周开宇
- 作品数:122 被引量:295H指数:10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川崎病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抵抗评分系统研究进展被引量:11
- 2017年
- 自使用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川崎病以来,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损伤发生率显著下降。但是,10%~20%患儿对首次IVIG治疗发生抵抗,并且这些患儿较IVIG治疗敏感患儿具有更显著冠状动脉损伤趋势。目前已有部分研究对川崎病IVIG抵抗进行系统评分,旨在早期预估川崎病患儿IVIG抵抗,并指导临床治疗。笔者拟就IVIG抵抗评分系统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吴美王川华益民周开宇
- 关键词: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
- 心血管整体评分及Tei-指数联合指导经胎盘转运地高辛治疗胎儿心动过速伴心力衰竭
- 背景胎儿心律失常占妊娠数的1~2%,多数是胎儿心脏发育中的良性过程,常呈短暂性或孤立性发作,预后良好。但是对于持续性胎儿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如果没有及时给予相应治疗,就可能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水肿、胎儿或新生儿死亡,存活...
- 周开宇华益民刘瀚旻朱琦周容邢爱耘杨森
- 文献传递
- 大数据时代的儿科学研究——整合、优化、挑战与机遇被引量:4
- 2014年
- 一系列来自于信息技术及生命科学研究的突破,正在引领医疗行业及生物医学产业发生重大的变革,这些变革使得患者、医生和生物制药等相关个体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1]。大数据(big data)存储与分析技术的应用,正是推动这场变革的因素之一[2,3]。大数据分析使得相关研究者能充分的获取患者的基因组信息及相关医疗信息,并通过互联网信息装置实现储存、转移、读取、分析和再利用[4]。因此越来越多患病群体的基因及相关生物学信息被记录,从而引发生物信息知识爆发,促使医学及生命科学研究人员从经典的特定人群抽样研究方式逐步转变,未来相关研究对象则可能无限接近于'总体'[5]。
- 李一飞周开宇华益民母得志
- 关键词:儿科学基因组信息生物制药生物信息分析技术基因组学
- 儿童介入封堵膜周型室间隔缺损术后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中长期随访研究
- 王川周开宇段泓宇李一飞石晓青王晓琴华益民
- 胎儿心律失常衍变及转归临床研究
- 目的 探讨胎儿心律失常的临床衍变及转归情况,提供临床工作参考.方法 纳入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我院)经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的胎儿心律失常病例,定期监测胎儿心律失常衍变,随访至观察终点(...
- 周开宇华益民王川李一飞朱琦周容
- 胎羊宫内心脏介入手术后孕羊早产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研究胎羊宫内心脏介入手术后孕羊早产相关因素。方法对8只怀孕波尔山羊实施胎羊宫内心脏介入手术。术中监测孕羊心率、血糖、血压及血气值,于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48h分别检测孕羊血浆雌二醇(E2)、孕酮(P)、儿茶酚胺、白细胞介素等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胎羊宫内心脏介入手术过程中孕羊心率、血压及血气值稳定,血糖略有增高。手术结束时刻孕羊血E2、E2/P、儿茶酚胺水平较术前增高俨〈0.05);术后48h,足月产组孕羊血E2、E2/P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早产组孕羊血E2仍水平持续在较高水平。孕羊血白细胞介素.6在手术结束时点较术前增高俨〈0.05);术后48h,足月产组孕羊血白细胞介紊6明显下降,早产组孕羊血白细胞介素.6水平无明显降低。结论胎羊宫内心脏介入术中孕羊雌孕激素、儿茶酚胺、炎性细胞因子等指标的变化可能是术后孕羊早产的相关因素。
- 杨森华益民周开宇郑植郭楠朱琦王一斌石晓青黄楠
- 关键词:早产孕羊胎羊
- 严重肺动脉瓣狭窄产前产后一体化干预临床研究
- 目的探讨产前-产后一体化干预在严重肺动脉瓣狭窄三级预防中的作用。方法纳入实施介入手术时年龄≤60天的严重肺动脉瓣狭窄患儿21例,其中我院产前诊断者7例,院外转诊14例。产前诊断者,经一体化干预小组共同会诊制定干预方案,进...
- 周开宇华益民朱琦周容母得志王一斌石晓青
- 不完全性川崎病的临床特征、早期诊断及治疗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不完全性川崎病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为临床医生识别和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4年3月在我医院住院治疗的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者临床资料,对174例不完全性川崎病(incomplete Kawasaki disease,i KD)及317例完全性川崎病(complete Kawasaki disease,c KD)的性别、发病年龄、临床表现、急性期实验室检查、IVIG(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治疗及冠状动脉损伤(coronary artery lesions,CALs)进行比较。结果 1i KD与c KD患者性别及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i KD患者皮疹、双眼球结膜充血、口唇黏膜充血、草莓舌、四肢端硬肿、颈淋巴结肿大的发生率明显低于c KD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i KD与c KD患者的WBC、Hct、ESR、AST、ALT、PA、HDL、无菌性脓尿实验室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i KD诊断时间较c KD略晚,二者的CALs发生率、对IVIG反应及发热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 KD临床表现阳性率比c KD明显降低,但WBC、ESR、ALT、PA、HDL、无菌性脓尿等实验室炎性反应指标的明显变化有助于i KD早期诊断。若能在发热后10d得到及时诊断和IVIG治疗,i KD患者的CALs发生率可明显降低。
- 余莉王一斌乔莉娜华益民朱琦石晓青周开宇刘瀚旻
- 关键词:不完全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儿童
- HDAC5协同YY-1在胎儿心力衰竭与成人心力衰竭中对α-肌球蛋白重链的不同调控机制研究
- 李一飞华益民周开宇王川朱琦
- 儿童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早期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心电图相关指标的变化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观察单纯室间隔缺损(VSD)患儿介入封堵术后早期发生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患儿的心电图变化。方法纳入21例行膜周部VSD介入封堵且术后早期出现CLBBB的患儿,同时以性别、年龄及封堵器大小进行1:1配对,纳入同时期术后未合并任何心律失常的单纯膜周部VSD的患儿21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组间及组内术前、术后1 d、术后3 d、术后5 d、术后30 d心电图左室电压、QT间期、心率校正的QT间期(QTc)、QT离散度(QTd)、心率校正的QT离散度(QTcd)、JT离散度(JTd)和心率校正的JT离散度(JTcd)的变化。结果两组患儿左室电压、JTcd随手术时间的变化而变化(P<0.05);左室电压及QTd变化存在时间因素与分组因素的交互效应(P<0.05);CLBBB组与对照组的JTc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LBBB组与对照组的左室电压在术后3 d和术后5 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SD患儿介入封堵术后有无CLBBB者早期心电图指标左室电压和JTcd有差异,其中JTcd可能对预测术后早期CLBBB的发生有参考作用。
- 魏丽卢永义华益民周开宇叶强华王川王晓严淞刘菊芳
-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左束支传导阻滞心电图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