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建新

作品数:14 被引量:97H指数: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委组织部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足月
  • 5篇妊娠
  • 3篇羊水
  • 3篇羊水过少
  • 3篇剖宫产
  • 3篇剖宫产指征
  • 3篇助产
  • 3篇产妇
  • 3篇产钳
  • 3篇产钳助产
  • 2篇倒转术
  • 2篇妊娠结局分析
  • 2篇妊娠未足月
  • 2篇臀位
  • 2篇臀位外倒转术
  • 2篇剖宫产率
  • 2篇足月初产妇
  • 2篇外倒转术
  • 2篇未足月
  • 2篇结局分析

机构

  • 14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4篇周建新
  • 7篇阮焱
  • 6篇姜海利
  • 3篇路畅
  • 2篇王欣
  • 1篇王小新
  • 1篇王欣
  • 1篇张为远
  • 1篇李源
  • 1篇刘丽恒
  • 1篇邢宇

传媒

  • 3篇医学综述
  • 2篇中国临床医生...
  • 2篇中国医刊
  • 1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实用妇科...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妊娠未足月羊水过少17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妊娠未足月羊水过少发病的相关因素及静脉输液治疗羊水过少的疗效和围生儿结局。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171例妊娠未足月羊水过少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24例接受扩容治疗,配对选取同期羊水正常的初产妇124例为对照组,比较妊娠结局。结果羊水过少的患者中血糖异常占27.5%,胎儿生长受限占10%,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占4.6%,胎儿畸形占1.2%,轻度贫血占11.1%。各孕周组羊水过少的患者经静脉输液治疗后羊水量均增加(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糖异常是羊水过少最常见的并发症,羊水过少也与胎儿生长受限、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儿畸形及轻度贫血有关;静脉输液疗法治疗羊水过少是有效、可行的方法。
周建新王欣
关键词:羊水过少微循环
二孩政策实施前后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分析被引量:32
2018年
目的探讨二孩政策实施前后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趋势。方法分别选取2012年、2014年和2016年全年的住院分娩(≥28周)的孕产妇临床资料,根据我国实施二孩政策的时间分为非二孩政策组(2012年病例)、单独二孩政策组(2014年病例)和全面二孩政策组(2016年病例),比较三组间的剖宫产率和剖宫产指征的变化情况。结果二孩政策前后,剖宫产率呈下降趋势,非二孩政策组、单独二孩政策组和全面二孩政策组剖宫产率依次为47.8%、34.8%、32.5%。其中初产妇剖宫产率依次为46.3%、31.6%、27.6%,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经产妇组剖宫产率依次为61.2%、53.0%、45.5%,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非二孩政策组剖宫产指征前6位依次为胎儿窘迫、妊娠合并症、瘢痕子宫、胎位异常、头盆不称、社会因素,单独二孩政策组依次为瘢痕子宫、胎儿窘迫、妊娠合并症、胎位异常、头盆不称、双胎或多胎妊娠,全面二孩政策组依次为妊娠合并症、瘢痕子宫、胎儿窘迫、胎位异常、双胎或多胎妊娠、前置胎盘。实施二孩政策后以妊娠合并症、瘢痕子宫为剖宫产指征的构成比明显增多,以头盆不称、胎位异常、羊水过少、巨大儿和社会因素为剖宫产指征的构成比明显下降。三组间除前置胎盘差异无显著性,其余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二孩政策后,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通过加强孕期宣教和围产期管理,促进了阴道分娩率,有效降低了剖宫产率。
周建新阮焱
关键词:剖宫产率剖宫产指征
硬膜外镇痛对产钳助产分娩结局的影响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分析妊娠足月单胎初产妇产钳助产分娩的临床特征,探讨硬膜外镇痛对产钳助产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产房实施产钳助产分娩的706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实施硬膜外镇痛分为镇痛组(324例)和对照组(382例),对比观察两组分娩结局。结果①足月单胎初产妇中,产钳助产率为7.2%(706/9818),其中产后出血发生率33.6%(237/706),会阴Ⅲ~Ⅳ度裂伤发生率0.99%(7/706),新生儿窒息率4.4%(31/706)。②镇痛组中,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但两组的产后出血≥1000 mL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42)。③镇痛组中,胎儿窘迫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但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13)。结论妊娠足月单胎初产妇中,硬膜外镇痛的孕妇实施产钳助产分娩更容易发生产后出血,但不会增加严重产后出血≥1000 mL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姜海利周建新邢宇路畅
关键词:足月初产妇产钳助产硬膜外镇痛
胎膜早破早产的诊治进展被引量:9
2020年
胎膜早破早产是指妊娠37周前发生的胎膜破裂,它与早产的一系列并发症密切相关,容易导致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迟缓、新生儿感染以及产褥感染等常见并发症。胎膜早破早产的处理原则不同于足月胎膜早破,临床中多数病例,特别是34周前胎膜早破者,由于分娩孕周小,新生儿各器官发育不成熟,预后差,常需要延长孕周保胎治疗。然而,在胎膜早破早产的治疗中,即使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仍然容易发生感染性并发症。随着我国新生儿诊治水平的大幅提高,未来应权衡新生儿存活率与延长孕周的风险,合理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糖皮质激素促胎肺成熟,严密监测母胎感染性指标,适时终止妊娠,改善母婴结局。
姜海利周建新路畅张为远
关键词:胎膜早破早产宫内感染
3484例高龄孕妇妊娠结局分析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探讨高龄孕妇的妊娠特点和分娩方式及对围产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本院收治的高龄孕妇3484例(排除分娩孕周<28周和双胎妊娠的高龄孕妇)。按年龄分为A组(35~<38岁)、B组(38~40岁)、C组(>40岁)3组。比较3组的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娩方式和妊娠结局及围产儿预后。结果 (1)随着孕妇年龄的增加,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宫肌瘤发生率逐渐增加,3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随着年龄增加,产妇阴道分娩率呈下降趋势,剖宫产率和早产率明显增加,3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3)新生儿畸形发生率随孕妇年龄增加而逐渐升高,3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4)3组间的剖宫产指征,在胎儿窘迫、妊娠合并症、社会因素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瘢痕子宫、前置胎盘、头盆不称、漏斗骨盆、胎位异常、羊水过少、巨大儿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高龄产妇随着年龄增加,妊娠期糖尿病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逐渐增加,孕期需加强监测,及早干预治疗。高龄产妇的分娩方式要根据自身情况全面评估,制定个体化分娩方案,分娩时加强产妇及胎心的监护,合理掌握剖宫产的指征,确保母婴安全。
周建新阮焱
关键词:高龄孕妇剖宫产指征
“二胎政策”实施前后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分析
周建新阮焱
足月臀位外倒转术成功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2024年
目的:建立单胎足月臀位外倒转术成功的预测模型并进行内部验证。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行臀位外倒转术的485例单胎臀位孕妇的临床资料,按手术结局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外倒术成功的影响因素作为预测因子建立预测模型,应用R软件构建预测模型的列线图。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模型预测性能进行评估,并运用Bootstrap法进行内部验证。结果:经产、宫缩抑制剂使用、胎儿体重<2960g、羊水指数≥11.3cm、非前壁胎盘、脐绕颈<2周是外倒转术成功的独立有利因素,纳入上述6个因素作为预测因子,建立外倒转术成功的预测模型及列线图。该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4(95%CI为0.70~0.79),此时灵敏度为71.43%,特异度为67.38%。模型的内部验证结果提示其预测曲线与临床实际曲线一致性良好。结论:基于上述预测因子建立的足月臀位外倒转术成功的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可为临床医生进行临床咨询和选择外倒转术的适宜人群提供参考。
吴英周建新姜海利
关键词:臀位外倒转术
足月羊水过少经羊膜腔灌注治疗对母儿结局的影响被引量:16
2018年
目的探讨足月羊水过少经羊膜腔灌注治疗后的妊娠结局和围产儿预后。方法对252例足月羊水过少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选取88例接受羊膜腔灌注治疗后分娩为观察组,取同期羊水过少的产妇未接受羊膜腔灌注分娩164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和围产儿预后。结果观察组有60例阴道分娩,28例中转剖宫产手术,剖宫产率31.8%;对照组有46例阴道分娩,118例直接行剖宫产,剖宫产率72.0%,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剖宫产率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产后出血、产褥病率、总产程、胎儿窘迫、羊水粪染、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体重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①羊膜腔灌注治疗足月羊水过少是可行的,能够降低剖宫产率,促进自然分娩,有助于指导临床。②经羊膜腔灌注治疗足月羊水过少的患者,产前和产时过程中需加强监测,避免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周建新闫慧慧刘丽恒阮焱
关键词:羊膜腔灌注足月羊水过少
足月初产妇产钳助产的产程时限特征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分析实施产钳助产的妊娠足月初产妇产程时限特点以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单中心分娩的15194例产妇,37周后分娩13692例,其中产钳助产706例均为单胎初产妇。根据第二产程时间分组,≥2h例为观察组(n=132),<2h(n=574)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妊娠37周后,剖宫产率为30.7%(4204/13692),产钳助产率8.1%(767/9488)。产钳助产分娩中,产后出血率、会阴Ⅲ度裂伤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分别为34.7%(245/706)、0.2%(2/706)和4.7%(33/706),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时间分别为(10.41±5.48)、(1.10±0.90)和(11.61±5.73) h。观察组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为、总产程显著长于对照组[(13.00±5.99)vs(9.87±5.09) h、(2.68±0.48)vs(0.74±0.49) h、(15.81±6.01)vs(10.70±5.23) h,均P<0.05];观察组中,产后出血(>500mL)发生率48.5%(64/1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1%(173/574),而严重产后出血(≥1000、1500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增长、发生胎膜早破、新生儿体重增加、进行分娩镇痛是第二产程时间超过2h的危险因素。结论产钳助产分娩的产程时限并未明显延长,识别高危因素,控制第二产程时间可以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周建新王小新姜海利
妊娠期子宫假性动脉瘤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通过2例报道及文献复习探讨妊娠期子宫假性动脉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报道2例妊娠期子宫假性动脉瘤病例,并通过文献复习明确妊娠期子宫假性动脉瘤的诊治方法。结果 2例妊娠期子宫假性动脉瘤均因产前出血多(>1000ml)手术终止妊娠,其中1例术后行介入栓塞治疗。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妊娠期子宫假性动脉瘤具有诊断价值,可作为首选检查方法。妊娠期子宫假性动脉瘤属于罕见病症,易造成产前和产后出血,孕期应加强监测,手术终止妊娠和介入栓塞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措施。
周建新阮焱
关键词:出血妊娠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