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秀华

作品数:6 被引量:83H指数:4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重点科学建设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巨桉
  • 5篇凋落
  • 5篇凋落叶
  • 5篇凋落叶分解
  • 5篇落叶分解
  • 4篇菊苣
  • 4篇化感
  • 3篇光合特性
  • 2篇生长及光合特...
  • 2篇化感物质
  • 2篇化感作用
  • 1篇幼苗
  • 1篇幼苗生长
  • 1篇生理生态
  • 1篇生理生态特性
  • 1篇生态特性
  • 1篇农林复合系统
  • 1篇林草复合
  • 1篇苗生长
  • 1篇牧草

机构

  • 6篇四川农业大学
  • 2篇济南园林开发...
  • 1篇广元市林业和...
  • 1篇洪雅县林场

作者

  • 6篇吴秀华
  • 5篇陈洪
  • 5篇胡庭兴
  • 3篇曾凡明
  • 3篇胡红玲
  • 2篇泮永祥
  • 2篇杨万勤
  • 2篇李彬
  • 2篇米小华
  • 1篇涂利华
  • 1篇弓平
  • 1篇李羿桥
  • 1篇尹丽
  • 1篇段晓宇
  • 1篇姜清成

传媒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草业学报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巨桉根系分解对菊苣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巨桉是我国退耕还林过程中采用的重要速生树种之一,被广泛用于人工造林。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巨桉根系分解初期对菊苣幼苗生长和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试验设置A1(50 g/盆)、A2(100 g/盆)和对照(CK)3个根系水平,将各处理的根系分别与10 kg土壤混合后装盆,播种菊苣。待A2处理植株的第3片真叶完全展开后测定菊苣光合生理指标及相关生长指标。结果表明:在巨桉根系分解初期,明显抑制了菊苣高生长、根生长、生物量积累、叶面积扩展及光合色素的合成,且随着根系添加量的增加抑制作用加大;菊苣叶片胞间CO2浓度(Ci)增加,而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均显著低于对照;随土壤中根系含量的增加,除CO2补偿点(CCP)呈增加趋势外,其他光响应和CO2响应的特征参数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并与对照差异显著;各生长指标除与胞间CO2浓度呈现出负相关外,与其它光合特征参数、光合色素以及相应的响应曲线参数之间均呈现出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通过GC-MS检测表明,巨桉根系中含有2,6-二叔丁基对甲酚、N-甲基苯乙胺等多种具有化感潜力化学物质,在其分解过程中,这些化感物质逐步释放并作用于受体植物,抑制其光合色素合成和光合作用,降低其环境适应能力,从而抑制菊苣的生长。
吴秀华泮永祥胡庭兴段晓宇赵敏胡红玲陈洪曾凡明
关键词:巨桉菊苣化感化感物质光合作用
巨桉凋落叶分解初期对菊苣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4
2013年
采用盆栽试验,于2010年3—5月在四川农业大学教学科研园区内研究了巨桉凋落叶分解初期对受体植物菊苣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试验设置CK(0 g.pot-1)、A1(30 g.pot-1)、A2(60 g.pot-1)和A3(90 g.pot-1)4个凋落叶施用水平,将各处理的凋落叶分别与12 kg土壤混合后装盆,播种菊苣,分别在播种30、45、60和75 d测定菊苣生长指标,待凋落叶量的最高处理组A3植株第3片真叶完全展开后,测定菊苣叶片的光合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在各测定时间下,不同巨桉凋落叶施用水平的菊苣生物量积累和叶面积增长受到显著抑制;在凋落叶分解初期,菊苣幼苗叶片光合色素合成受到明显抑制,且随着凋落叶施用量增加抑制作用加大,各处理幼苗的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午休双峰型曲线,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趋势与净光合速率相同,日光合总量表现为CK>A1>A2>A3.经GC-MS定期检测,凋落叶中有33种小分子化合物随着凋落叶的分解而逐步释放,以具有化感作用的萜类物质为主.
吴秀华李羿桥胡庭兴陈保军杨永贵陈洪胡红玲
关键词:巨桉凋落叶菊苣化感物质
巨桉凋落叶分解对菊苣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被引量:47
2012年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巨桉凋落叶分解初期对菊苣幼苗生长和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试验设置A1(30g·pot-1)、A2(60g·pot-1)、A3(90g·pot-1)和对照(CK)4个凋落叶水平,将各处理的凋落叶分别与12kg土壤混合后装盆,播种菊苣.待A3处理植株的第3片真叶完全展开后测定菊苣光合生理指标及相关生长指标.结果表明:巨桉凋落叶分解初期明显抑制了菊苣生物量积累、叶面积的增加及光合色素的合成,且随着凋落叶施入量的增加抑制作用加大;菊苣叶片胞间CO2浓度增加,而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随土壤中凋落叶含量的增加,除CO2补偿点呈增加趋势外,其他光响应和CO2响应的特征参数都呈明显下降趋势,并与对照差异显著.巨桉凋落叶分解过程中,其化感物质逐步释放并作用于受体植物,抑制其光合色素合成和光合作用,降低其环境适应能力,从而抑制菊苣的生长.
吴秀华胡庭兴杨万勤陈洪胡红玲涂利华泮永祥曾凡明
关键词:巨桉凋落叶菊苣农林复合系统
巨桉凋落叶分解初期对老芒麦幼苗生长和抗性生理的影响被引量:33
2011年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巨桉凋落叶分解初期对受体植物老芒麦幼苗生长和抗性生理的影响。试验设对照(CK)和4种凋落叶处理,分别将0(CK),25,50,100,150g巨桉凋落叶与8kg土壤混合,播种老芒麦。在播种后30,40,50和90d测定老芒麦株高、生物量和几种抗性生理指标。结果表明,1)凋落叶在施入土壤90d内,显著抑制了老芒麦幼苗的高生长和生物量;2)在低凋落叶量、短时间处理下,老芒麦幼苗叶片SOD与CAT活性有所升高,但处理量增大或处理时间延长时,2种酶的活性降低,且各处理POD在90d内始终受到显著抑制;3)各处理老芒麦叶片MDA含量在50d内均大于CK,且随处理量增大呈渐增的趋势,90d时各处理MDA含量均小于CK;4)各处理老芒麦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在各测定时间均显著高于CK,可溶性蛋白含量则均显著低于CK;5)巨桉凋落叶在土壤中的作用强度随分解时间延长呈先强后弱的变化规律,高凋落叶量处理的化感效应比低凋落叶量处理快且强,各凋落叶处理对老芒麦的化感综合抑制效应表现为:150g>50~100g>25g。综合各项指标可以看出,巨桉凋落叶在土壤中分解初期对老芒麦幼苗产生了强烈的化感作用。
陈洪胡庭兴杨万勤吴秀华尹丽李彬米小华曾凡明弓平
关键词:老芒麦化感作用抗性生理
巨桉凋落叶分解初期对菊苣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巨桉凋落叶分解初期对受体植物菊苣(Cichorium intybus)幼苗生长、光合及抗性生理特性的影响。本实验设置A0(CK,0g·pot-1)、A1(30g·pot-1) A2(60g·pot-1...
吴秀华
关键词:巨桉凋落叶化感作用菊苣
文献传递
巨桉凋落叶分解对牧草生长和光合特性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8
2014年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巨桉凋落叶(0、50、100、150g凋落叶分别与8kg土壤混合)在分解过程中对牧草老芒麦和红三叶生长和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以及几种土壤酶活性的动态响应。结果显示:(1)两种牧草的草层高和生物量均随土壤中凋落叶剂量增大而减小,草层高受抑制的程度随分解时间延长而先强后弱。(2)凋落叶处理促进了老芒麦的净光合速率(Pn),使其对光和CO2的适应范围增大,表观量子效率(AQY)(50g处理除外)和羧化速率(CE)升高,对红三叶的光适应范围也有促进作用,并在低剂量(50g)下提升其Pn、AQY和CE,但降低其CO2适应范围;两种牧草暗呼吸速率(Ra)或光呼吸速率(Rp)几乎在各凋落叶处理下均高于CK。(3)红三叶的生长和光合生理受到的化感综合效应(平均0.317)小于老芒麦(平均0.380),表现出更强的抗性。(4)凋落叶在分解到20~60d时明显促进了土壤磷酸酶活性,在20~40d时明显促进了蔗糖酶活性,之后促进作用减弱,并与两种受体草层高受抑制作用的动态变化趋势一致;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受影响的程度较小。研究认为,巨桉凋落叶分解,通过释放化感物质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受体,尽管受体可能通过提高对光和CO。的利用能力来应对化感胁迫,但其呼吸消耗增大,生长始终表现为受到抑制。
陈洪米小华胡庭兴姜清成吴秀华李彬赵敏
关键词:巨桉凋落叶光合生理林草复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