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磊
- 作品数:4 被引量:24H指数:2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清髓过氧化物酶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有关
- 2010年
- 目的:研究髓过氧化物酶(MPO)与慢性心力衰竭(CHF)及CHF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连续人院的74名NYHAⅡ~Ⅳ级的CHF患者及55名作为对照的非CHF患者,采用ELISA法测量其血清MPO浓度。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血清MPO水平与CHF及其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在调整了混杂因素后,CHF患者血清MPO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16±5)μg/Lm.(9±4)μg/L,P〈0.01],并随着NYHA分级的增加而升高(r=0.34,P〈0.01)。结论:血清MPO浓度在CHF患者中升高,并且与CHF严重程度相关。
- 王宇楠毕亚艳王越红吴磊
- 关键词:髓过氧化物酶心力衰竭
- 急性心肌梗死生化指标及症状与梗死部位的关系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生化指标及症状与心肌梗死部位的相互关系.方法 选取曾经入我院的150例AMI患者.根据心电图表现将其分为两组:前壁梗死组和下壁梗死组.观察指标为:①临床症状分析:根据其病例资料回顾性地进行胸痛、恶心、呕吐症状分析;②实验室检查指标:采用半定量免疫法测定血清肌钙蛋白I(TnI),生化分析仪测定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③分析每组症状与实验室指标发生与变化情况,并进行两组比较.结果 150例AMI患者中,前壁、下壁梗死组分别为58例(38.7%)、92例(61.3%).血清TnI、CK、CK-MB峰值在前壁、下壁梗死组分别为189.7/76.4(ng/mL)、1890/976(U/L)、146.3/101.5(ng/mL),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胸痛、恶心、呕吐症状在前壁、下壁梗死组中分别为56/88例(97%/96%)、32/58例(55%/63%)、14/29例(24%/32%),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前壁梗死组患者的TnI、CK、CK-MB峰值明显高于下壁梗死组患者,而胸痛、恶心、呕吐症状与心肌梗死部位无关.
- 王越红王宇楠侯天华苏文亭赵宇石铭宇吴磊李为民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生化指标症状梗死部位
- 瑞舒伐他汀钙对低密度脂蛋白与高密度脂蛋白比值和脂蛋白a干预效果的研究被引量:17
- 2010年
- 目的:评价药物瑞舒伐他汀钙对低密度脂蛋白与高密度脂蛋白比值(LDL-C/HDL-C)和脂蛋白a[Lp(a)]的干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以辛伐他汀为对照,采用随机平行组间对照研究的方法,将筛选合格的受试者随机分配为A组40例、B组40例(A=瑞舒伐他汀10mg,B=辛伐他汀20mg)连续8周。分别于受试后的第4周和第8周随访。观察调脂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数据统计。结果: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组在治疗第4周、第8周LDL-C/HDL-C均有显著下降(P<0.05),瑞舒伐他汀治疗效果均优于辛伐他汀。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4周时Lp(a)水平均有下降,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8周时,瑞舒伐他汀组Lp(a)明显下降,且效果优于辛伐他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显著降低LDL-C/HDL-C和Lp(a)的水平,且有良好安全性。
- 毕亚艳苏文亭吴磊
-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钙辛伐他汀冠状动脉疾病
- 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无症状心房颤动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分析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中无症状房颤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经24h动态心电图监测确诊的持续性房颤患者82例,观察症状的有无及发生比例。经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3个月后复查24h动态心电图监测,观察症状的变化情况。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持续性房颤症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82例患者中34例(42%)无症状房颤发作,48例有症状房颤发作。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3个月后,48例有症状患者中31例症状完全消失,其中4例转复为窦性心律,27例为无症状房颤发作。34例无症状患者中,5例转复为窦性心律,24例仍为无症状房颤发作。持续性房颤中有症状和无症状患者年龄,瓣膜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症状与瓣膜病呈正相关(b=1.959,P=0.001),与年龄呈负相关(b=-0.837,P=0.032)。结论持续性房颤患者中无症状房颤的发生率较高。抗心律失常药物既可减少房颤发作,又可减少房颤症状。高龄和非瓣膜病房颤患者易发生无症状房颤。
- 毕亚艳吴磊朴晶燕黄永麟
- 关键词:持续性心房颤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