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勇
-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儿童重症化脓性脑膜炎预后不良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探讨化脓性脑膜炎重症患儿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以期为临床医师及时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9年4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收治的42例重症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Glasgow临床结局评分将42例患儿分为预后良好组(n=29)和预后不良组(n=13),比较两组患儿的一般情况、临床症状体征以及相关实验室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儿重症化脓性脑膜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42例患儿中预后良好29例(69.04%),预后不良13例(30.96%),后者包含死亡患儿4例(9.52%)以及遗留不同程度功能障碍患儿9例(21.44%)。单因素分析显示预后不良组中昏迷(Glasgow昏迷评分<8分)、肌张力异常、反复抽搐和脑脊液葡萄糖(<1.5 mmol/L)等因素与预后良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昏迷(Glasgow昏迷评分<8分)、反复抽搐、脑脊液葡萄糖<1.5 mmol/L是儿童重症化脓性脑膜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昏迷、反复抽搐、脑脊液葡萄糖<1.5 mmol/L是儿童重症化脓性脑膜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儿童重症科医师应密切关注相应指标,尽早采取有效措施干预。
- 金珍珍黄坤吕勇潘家华
- 关键词:化脓性脑膜炎重症预后
- 纤维支气管镜在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合并重症肺炎中的治疗价值被引量:7
- 2022年
-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在救治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术后并发重症肺炎治疗中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allo-HSCT术后并发重症肺炎的22例患儿采用机械通气、纤支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术(BAL)、肺泡灌洗液(BALF)培养及病原微生物DNA高通量宏基因测序(二代测序)等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变化、炎症因子(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变化及灌洗液二代测序病原学检测结果分析。结果BALF二代测序的有致病意义病原体阳性检出率为90.7%(39/43);治疗后患儿动脉血气分析中,氧分压及氧合指数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二氧化碳分压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治疗后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结论将纤支镜治疗用于儿童allo-HSCT术后合并重症肺炎的治疗中,可快速改善动脉血气指标、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升病原体检出率并指导抗感染治疗方向,有利于缩短病程并促进患儿康复。
- 唐华兵周浩泉吕勇王雪松
-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重症肺炎儿童
- 新生儿胃壁肌层缺损1例
- 2021年
- 1病例资料患儿,男性,日龄5 d,因“纳差2 d、反应差1 d”于2020年10月8日收入我院。患儿系胎龄41+4周,第2胎第2产,顺产出生,出生体质量3300克,出生时无窒息缺氧病史,羊水清、量正常,Apgar评分1分钟8分、5分钟10分。患儿出生后为母乳喂养,出生2天内有呕吐现象,约每天3次,初期吐出清水样物质及不消化奶液、无咖啡色样物及胆汁,后吐出黄绿色物质;入院前2天出现吃奶差,未再呕吐,皮肤黄染较前逐渐加重,外院皮测胆红素18.3 mg/dL,入院当天反应差,无青紫,无抽搐,无尖叫,大便仍为胎便,小便量可。母亲年龄29岁,血型为O型RhD阳性;父亲血型不详;家族无特殊疾病史。
- 张雪潘家华陈燕王雪松吕勇朱宇飞王亮
- 关键词:新生儿胃壁肌层缺损感染性休克
- 几种低维硫化物纳米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 低维纳米材料具有奇特的光学、电学、磁学、力学以及催化等物理性质,为纳米器件的开发研制奠定了物质基础,因而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广大关注。低维硫化物半导体纳米材料更是由于在催化、传感、光学、磁学和电池等领域巨大的应用前景,很长...
- 吕勇
- 文献传递
- 基于肺部超声评分的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预测模型的构建
- 2025年
- 目的基于部超声评分(Lung ultrasound score,LUS)联合炎症指标构建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RMPP)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6月-2024年1月在上海市儿童医院呼吸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及界首市人民医院儿科住院的肺炎支原体肺炎病历数据,根据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RMPP组和非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组(non-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n-RMPP)组。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RMPP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采用受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对模型预测效能进行验证。结果共纳入876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其中RMPP组498例,n-RMPP组378例。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US评分(OR=1.276,95%CI 1.196~1.362)、C-反应蛋白(CRP)(OR=1.098,95%CI 1.062~1.119)、D-二聚体(D-D)(OR=2.683,95%CI 1.923~3.742)、乳酸脱氢酶(LDH)(OR=1.015,95%CI 1.013~1.018)是儿童RMPP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显示肺部超声评分或各炎症指标单独预测RMPP均有较好预测价值,联合预测效能最佳,ROC曲线下面积为0.969(95%CI 0.958~0.979),敏感度97.4%,特异度84.7%。结论基于LUS联合炎症指标的回归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为临床诊断儿童RMPP提供很好的依据。便于儿科医生早期识别及干预,改善RMPP的危险结局。
- 李登峰黄家虎李廷俊吕勇金珍珍连少峰
- 关键词:儿童炎症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