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古风宝

作品数:4 被引量:50H指数:2
供职机构:青海省地质调查院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构造相
  • 2篇大地构造相
  • 1篇地层
  • 1篇地层层序
  • 1篇地质
  • 1篇地质特征
  • 1篇造山带
  • 1篇三叠
  • 1篇三叠系
  • 1篇山带
  • 1篇上二叠统
  • 1篇特提斯
  • 1篇盆地
  • 1篇青藏
  • 1篇青藏高原
  • 1篇孢粉
  • 1篇孢粉组合
  • 1篇留洋
  • 1篇古特提斯
  • 1篇二叠统

机构

  • 4篇青海省地质调...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南...
  • 1篇湖北省十堰市...

作者

  • 4篇古风宝
  • 3篇张雪亭
  • 2篇王瑾
  • 2篇张森琦
  • 1篇张显廷
  • 1篇欧阳舒
  • 1篇王培俭
  • 1篇刘锋
  • 1篇丁西岐
  • 1篇俞建
  • 1篇王秉璋
  • 1篇罗伟

传媒

  • 1篇地层学杂志
  • 1篇地质通报
  • 1篇“九五”全国...
  • 1篇“九五”全国...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05
  • 2篇200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昆秦结合部造山带大地构造相划分及特征
本文将昆秦接合部造山带大地构造相划分为造山带核部混杂相类、造山带上部漂浮体前陆滑脱相类、造山带后陆走滑-褶冲相类和后造山叠加相类等4个相类、9个相和28个亚相。根据各相类间分划性运动界面及运动系统、内部主导构造变形体制、...
张森琦张雪亭古风宝王瑾
关键词:大地构造相
文献传递
青海上二叠统—三叠系石关组和巴颜喀拉山群地层层序及其孢粉组合被引量:3
2020年
2000年《中国地层典》将巴颜喀拉山群划分为下、中、上三个亚群(统),但未建组。本文回顾了青海省三叠系巴颜喀拉山群的研究历史和现状,在前人地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此群的地层分布和层序做了系统归纳、整理、补充和修正,明确了前人命名剖面并增补选层型。经数十年的研究,现已查明青海三叠系三个统(亚群)在北带、中带和南带的发育、分布情况,以下三叠统为主,中—上三叠统少量出现或断续分布。本文在巴颜喀拉山下亚群建立池塘组和昌马河组,中亚群建立甘德组,上亚群建立达日组,并分别指定它们的正层型、副层型及参考剖面。玛沁县昌马河地区三叠系产双壳类、菊石或珊瑚等化石,可作为区域地层对比的重要参考。主要根据孢粉组合,将原池塘群、布青山群和浩斗杂阔尔群都归于巴颜喀拉山群下亚群:新建的池塘组产出Lundbladispora-Cycadopites-Veryhachium孢粉组合,昌马河组产出Limatulasporites-Cycadopites-Tubermonocolpites-Micrhystridium组合。巴颜喀拉山群之下为乐平统(上二叠统)石关群,含有[虫筳]Palaeofusulina和腕足类Squamularia waagenii等海相动物化石,以及Klausipollenites schaubergerii-Jugasporites delasausei孢粉组合。本文建立石关组,将这套地层归入其中,并指定层型和参考剖面。
冀六祥彭辉平欧阳舒罗伟古风宝刘锋
关键词:三叠系上二叠统孢粉
巴颜喀拉残留洋盆的沉积特征被引量:48
2005年
巴颜喀拉盆地垂向沉积序列表明:盆地于早古生代被动陆缘的浅海基础上裂陷、拉开,泥盆纪贯通,早石炭世洋盆扩展为成熟大洋,晚石炭世洋盆北部开始消减、南部继续扩张,晚二叠世—中三叠世进入残留洋阶段,晚三叠世转化为周缘前陆盆地,三叠纪末完全闭合,盆地自形成到消亡为一个连续的沉积和地质构造演化过程。其主体由早中三叠世深海沉积、典型浊积岩复理石和晚三叠世浅海复理石、风暴岩沉积、海相磨拉石构成,北部零星出露了中二叠世海山型沉积,昆南结合带以北有早中三叠世岛弧沉积。以盆地为中心具有向南北两侧陆块双向相背俯冲的极性特点,东西两端的碰撞造山不迟于晚二叠世。总体反映了古特提斯晚二叠世—中三叠世的残留洋盆性质和主洋域之所在。
张雪亭王秉璋俞建王培俭丁西岐古风宝张显廷
关键词:盆地古特提斯青藏高原
昆秦结合部造山带大地构造相划分及特征
该文将昆秦接合部造山带大地构造相划分为造山带核部混杂相类、造山带上部漂浮体前陆滑脱相类、造山带后陆走滑-褶冲相类和后造山叠加相类等4个相类、9个相和28个亚相。根据各相类间分划性运动界面及运动系统、内部主导构造变形体制、...
张森琦张雪亭古风宝王瑾
关键词:造山带地质特征大地构造相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