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鹏程
- 作品数:41 被引量:176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优势病种临床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 补肾除湿方治疗早期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6
- 2020年
- 目的:观察补肾除湿方治疗早期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科门诊的早期膝骨关节炎(肝肾亏虚型)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5例。试验组采用补肾除湿方水煎剂口服,对照组采用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和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口服,疗程4周,入组后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评价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均可有效降低早期膝骨关节炎患者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P<0.01),且试验组在降低TNF-α水平上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WOMAC总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治疗结束后4周WOMAC总评分及疼痛和关节功能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除湿方可有效缓解早期膝骨关节炎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僵直,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 何名江张洪美单鹏程董国伟陈玲孙钢闫奇王秀均荆琳
- 关键词:肝肾亏虚膝骨关节炎白细胞介素-1Β
- 软骨下骨在骨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 很多实验证明软骨下骨在骨关节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软骨下骨硬化可能是骨关节炎发病的始发因素,但是关节软骨退变与软骨下骨硬化之间的因果关系至今仍不完全清楚。骨重塑异常导致的软骨下骨硬化,极大的减弱了软骨下骨吸收...
- 单鹏程曹永平
- 关键词:骨关节炎软骨退变软骨下骨骨重塑骨硬化
- 文献传递
- 低分子肝素应用时间对膝关节置换术后失血量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2年
- 目的研究人工表面膝关节置换术后不同时间开始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对患者术后失血量的影响,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取初次行双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2h组、6h组及12h组,每组20例,分别于术后2h、6h、12h开始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4500U,之后每天注射1次,共1周。分别记录所有患者术后48h伤口引流量、术后总异体输血量及术前、术后1周血红蛋白水平,记录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明确有无血栓形成。结果 (1)在伤口引流量、异体输血量及血红蛋白变化方面,2h组与6h组及12h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h组术后伤口引流量、异体输血量及血红蛋白变化均明显大于其余两组;而6h组与12h组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所有患者均未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仅12h组有2例患者出现下肢肌间静脉血栓。结论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2h、6h及12h开始抗凝治疗均能较好地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但术后2h开始抗凝会增加术后失血量,12h开始抗凝有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最好在术后6h开始进行抗凝治疗。
- 荆琳单鹏程张洪美闫奇
- 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
- 股骨髓外定位截骨减少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 目的:探讨股骨髓外定位截骨减少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出血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15.01—2016.12 行初次全膝置换的256 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采用股骨髓内定位技术截骨124 例,采用股骨髓外定位技术截骨13...
- 单鹏程何名江尹天荆琳田永川邸冬雪张洪美
- 人工髌股关节置换术治疗单纯髌股骨关节炎
- 目的 观察人工髌股关节置换术(patellofemoral arthroplasty,PFA)治疗髌股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自2013年8月~2015年3月,采用PFA治疗髌股关节骨关节炎10例13膝,男4例,女6例...
- 张洪美何名江单鹏程荆琳
- 关键词:髌股关节骨关节炎PFA
- PDCA循环在创伤骨科住院患者跌倒/坠床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法在创伤骨科住院患者跌倒/坠床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本院创伤骨科病房跌倒/坠床高风险住院患者13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将跌倒/坠床高风险患者依...
- 张洪美何名江荆琳单鹏程
- 关键词:PDCA风险管理
- 膝骨关节炎关节镜清理术并发症病因分析及对策
- 目的 探讨膝骨关节炎关节镜清理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转归及对策.方法 根据骨关节炎的诊断标准,膝骨关节炎患者行关节镜清理术从2008年2月至2013年8月共计698例, 男172例,女526例,年龄40-65岁,平均年龄5...
- 赵铁军单鹏程孙钢顾力军张淳张洪美
-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关节镜清理术并发症
- 膝骨关节炎患者软骨组织与血浆中miRNA表达变化及意义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观察膝骨关节炎患者软骨组织及血浆中miRNA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取2例因外伤导致膝关节软骨剥脱无法回植的正常关节股骨髁非负重区软骨组织、2例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原发膝骨关节炎股骨髁非负重区软骨组织以及15例正常志愿者及15例骨关节炎患者的血浆标本。用RT-PCR技术及Hi 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软骨组织miRNA表达,根据fold change>1且P<0.01,筛选骨关节炎致病基因;采用RT-PCR技术检测血浆中miRNA表达。结果软骨组织中检测的miRNA长度主要分布在22 nt,共筛选出5种基因:hsa-miR-378c、hsa-miR-1268a、hsa-miR-483-5p、hsa-miR-375、hsa-miR-1275,筛选出的miRNA在正常软骨中低表达,在骨关节炎软骨组织中高表达。筛选出的miRNA在原发膝骨关节炎患者及健康志愿者血浆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hsa-miR-378c、hsa-miR-1268a、hsa-miR-483-5p、hsa-miR-375和hsa-miR-1275在骨关节炎软骨组织中高表达,在血浆中表达无规律;以上5种miRNA可能为膝骨关节炎发病的潜在致病基因。
- 荆琳单鹏程张洪美王秀均
- 关键词:微小RNA软骨
- 机器人与遥感导航系统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对比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比较机器人辅助(robot-assisted,RA)与遥感导航(remote sensing navigation alignment,RSNA)系统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23年3月至2023年6月收治60例因重度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行初次单侧TKA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RSNA组和RA组,每组30例。RSNA组男5例,女25例;年龄56~81(66.33±7.16)岁;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为19.87~38.54(28.40±6.18)kg·m^(-2);病程5~36(18.20±8.98)个月;采用RSNA系统辅助进行定位截骨。RA组男7例,女23例;年龄55~82(67.83±8.61)岁;BMI为19.67~37.25(28.01±4.89)kg·m^(-2);病程3~33(17.93±9.20)个月;采用RA进行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2周隐性失血量、下肢血栓发生率。测量并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1周髋膝踝角(hip-knee-ankle angle,HKAA)、HKAA偏差、股骨远端外侧角(lateral distal femoral angle,LDFA)、胫骨近端内侧角(medial proximal tibial angle,MPTA)、胫骨平台后倾角(posterior tibial slope,PTS),并于术前及术后3、6个月采用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iarthritis Index,WOMAC)和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nee Society score,KSS)进行功能恢复情况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进行,术中无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术后伤口Ⅰ期愈合,随访时间为6个月。RSNA组手术时间、术后2周隐性失血量、切口长度分别为(94.35±5.75)min、(130.54±17.53)ml、(14.73±2.14)cm,RA组分别为(102.57±6.88)min、(146.33±19.47)ml、(16.78±2.32)cm,RSNA组优于RA组(P<0.05)。两组术后2周均未发生深静脉血栓,RSNA组5例发生肌间静脉血栓,RA组8例发生肌间静脉血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SNA组术前HKAA、LDFA、MPTA分别为(173.00±5.54)°、(86.96±3.45)°、(82.79±3.35)°,术后1周分别为(178.34±1.85)°、(89.92±0.42)°、(89.84±0.73)°;RA组术前HKAA、LDFA、MPTA分别为(173.31±6.48)°、
- 唐海张洪美单鹏程胡佩岩荆琳闫奇李园源汪欣月刘思冶何名江
- 关键词:机器人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
- 遥感导航系统在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应用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遥感导航定位(remote sensing navigation alignment,RSNA)系统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的精准性及其对术后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自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选取60例初次行单侧TKA的Kellgren-Lawrence(K-L)分级为Ⅲ-Ⅳ级的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RSNA组和传统手术组,每组30例。RSNA组男6例,女24例;年龄55~86(68.06±8.23)岁;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2.15~34.58(28.20±3.01)kg·m^(-2);病程2~60(18.80±14.80)个月;K-L分级Ⅲ级13例,Ⅳ级17例。传统手术组男8例,女22例;年龄57~85(67.26±6.32)岁;BMI为23.94~34.55(27.49±2.32)kg·m^(-2);病程3~60(21.30±16.44)个月;K-L分级Ⅲ级14例,Ⅳ级16例。分别于术前与术后3、6个月采用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iarthritis Index,WOMAC)和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nee Society score,KSS)评价患者功能恢复情况。术前测量下肢髋膝踝角(hip-knee-ankle angle,HKAA)、股骨远端外翻角(femoral valgus angle,FVA)和股骨远端屈曲角(distal fermoral flexion angle,DFFA)。术后1周测量HKAA、HKAA偏移角并计算下肢力线不良率、股骨假体外翻角(femur prosthesis valgus angle,FPVA)和股骨假体屈曲角(femoral prosthesis flexion angle,FPFA)。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进行,术中无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术后伤口Ⅰ期愈合。两组均获得6个月随访。两组术前WOMAC、KSS、HKAA、FVA及DFF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RSNA组力线不良率、HKAA、HKAA偏移角、FPVA偏移角、FPFA分别为6.7%、(178.74±1.56)°、(1.25±1.56)°、(1.84±0.16)°、(4.85±2.46)°,传统手术组分别为20.0%、(176.73±3.46)°、(3.27±3.46)°、(2.44±0.26)°、(6.60±1.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6个月WOMAC、KS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SNA系统可以降低TKA术后下肢力线不�
- 李园源何名江单鹏程胡佩岩荆琳闫奇唐海汪欣月刘思冶张洪美
-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