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竞男 作品数:7 被引量:100 H指数:6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更多>>
合肥地区虫霉资源调查 被引量:7 2000年 1998年冬季和 1 999年夏季及冬季对合肥市郊部分地区蔬菜上虫霉流行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 ,经鉴定 ,冬季流行的病原菌为 6种虫霉 :新蚜虫疠霉 ( Pandora neoaphidis)、暗孢耳霉 ( Conidiobolusobscurus)、普朗肯虫霉 ( Entomophthora planchoniana)、安徽虫瘟霉 ( Zoophthora anhuiensis)、根虫瘟霉 ( Zoophthoraradicans)、布伦克虫疠霉 ( Pandora blunkii)。新蚜虫疠霉是绝对优势种。夏季流行的病原菌为库蚊虫霉( Entomophthora culicis) 。 孙杰 刘竞男 吴茜茜 王四宝 蔡如胜 黄勃杨树菇液体发酵工艺研究 被引量:7 2004年 以菌丝体生物量为测定指标,筛选出杨树菇液体培养的最适氮源为蚕蛹粉,最适碳源为可溶性淀粉;确定了杨树菇最佳液体培养基配方为:蚕蛹粉4%,可溶性淀粉3%,KH2PO40.1%,MgSO4·7H2O0.3%;适宜装液量32%,起始pH7.0,接种量15%,液体发酵周期7d。 刘竞男 王四宝 何兵 沈业寿 樊美珍关键词:杨树菇 发酵 柱状田头菇 两种虫生真菌酯酶同工酶酶谱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0 2002年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不同来源的 2 2株球孢白僵菌和 2 1株粉拟青霉酯酶同工酶的酶谱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由酯酶图谱可知同种不同菌株间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可作为菌株亲缘关系的可靠的遗传标记。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 ,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粉拟青霉不同菌株间亲缘关系的远近与寄主范围无任何相关性 ,与菌株来源地在某些菌株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王四宝 刘竞男 吴刚 李增智 樊美珍关键词:虫生真菌 酯酶同工酶 球孢白僵菌 粉拟青霉 亲缘关系 皖大别山区虫生真菌群落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26 2004年 选用物种丰富度 (S)、Shannon Wiener多样性指数 (H′)、Pielou均匀度 (E)和优势度曲线 (K dom inance)等指标 ,对安徽大别山区虫生真菌群落多样性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 ,群落的多样性指标能较客观地反映群落的结构状态 ,揭示各群落间的关系 .利用极点排序和系统聚类 ,可将安徽大别山区虫生真菌区系划分为 3个垂直生态类群 :温湿低山气候类型 (海拔 90 0m以下 )、凉湿中山气候类型 (海拔 90 0~ 12 0 0m)和寒湿山顶气候类型 (海拔 12 0 0m以上 ) . 王四宝 刘竞男 王成树 樊美珍 李增智关键词:虫生真菌 群落多样性 大别山地区虫生真菌群落结构与生态分布 被引量:33 2004年 本文对安徽大别山地区虫生真菌的群落结构和生态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在天堂寨和鹞落坪2个自然保护区共设样方278个,先后采集罹病标本1986个,共计50种,隶属于4目、4科、16属。优势种依次为粉拟青霉、细脚拟青霉、下垂虫草、球孢白僵菌和金龟子绿僵菌。在垂直分布上,种的丰度、多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都以海拔1100-1150m最高,随着海拔升高或降低,各多样性指标基本上表现递减的趋势。季节分布上,夏季是虫生真菌物种分布最丰富的季节,随着温度下降和雨量的减少,种的丰度和多度也明显下降。另外,该区虫生真菌群落呈现出明显的水平地带性分布规律。 王四宝 刘竞男 黄勃 樊美珍 李增智关键词:虫生真菌 群落结构 物种多样性 生态分布 N^+注入对甘草种子萌发和根发育效应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25 2004年 甘草种子注入25keV,剂量≤4.68×1016个/cm2N+对种子萌发的成活率和根发育表现为刺激效应,更高剂量的N+注入表现出"损伤—修复—损伤"的效应趋势,表明离子注入的能量沉积和动量传递效应产生的自由基伤害与质量沉积和电荷的中和效应对自由基的清除是一个动态反应过程。25keV,4.68×1016个/cm2N+注入能提高甘草种子萌发成活率,促进根发育,提高幼苗的耐旱特性,可用于沙漠植被甘草种子的前处理。 魏胜林 刘竞男 王陶 张婉 余增亮关键词:离子注入 甘草 种子萌发 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mosseae单寄主培养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3 2007年 By using transformed Ri T-DNA carrot roots as host, the monoxenic culture of Glomus mosseae was successfully established. Some morphological processes of germination, colonization and spore formation, as well as bi-directional movement of hyphal cytoplasm flow were observed in this system. 肖翔 王玉娟 刘竞男 王军 吴跃进 余增亮 吴李君关键词:丛枝菌根真菌 寄主 植物体内 矿质营养元素 碳水化合物 共生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