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源发

作品数:90 被引量:315H指数:11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7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48篇理学
  • 35篇化学工程
  • 5篇农业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7篇活性
  • 25篇生物活性
  • 16篇席夫碱
  • 16篇氨基
  • 13篇三唑
  • 13篇活性研究
  • 13篇除草
  • 12篇甲基
  • 12篇除草剂
  • 11篇生物活性研究
  • 11篇1,2,4-...
  • 9篇催化
  • 8篇杀菌活性
  • 8篇化合物
  • 7篇衍生物
  • 7篇中间体
  • 7篇吡唑
  • 7篇间体
  • 6篇杀菌剂
  • 6篇嘧啶

机构

  • 90篇西北大学
  • 5篇陕西能源职业...
  • 4篇西安建筑科技...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西安植物园
  • 2篇陕西省石油化...
  • 1篇西北有色金属...
  • 1篇武汉大学
  • 1篇华北工学院
  • 1篇广西民族师范...

作者

  • 90篇刘源发
  • 79篇孙晓红
  • 32篇陈邦
  • 14篇贾婴琦
  • 12篇马海霞
  • 11篇王慧芳
  • 11篇陶燕
  • 9篇靳如意
  • 7篇李稳宏
  • 7篇常建华
  • 6篇白燕
  • 6篇杨清翠
  • 6篇王科忍
  • 5篇杨建武
  • 5篇谢斌
  • 4篇李淑娟
  • 4篇曾振芳
  • 4篇高润利
  • 4篇孙国锋
  • 4篇陆文婷

传媒

  • 24篇西北大学学报...
  • 18篇化学工程
  • 9篇高等学校化学...
  • 9篇化学通报
  • 6篇化学学报
  • 4篇应用化工
  • 4篇有机化学
  • 2篇合成化学
  • 2篇农药
  • 2篇陕西能源职业...
  • 1篇化学研究与应...
  • 1篇应用化学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色谱
  • 1篇精细化工
  • 1篇化学与生物工...
  • 1篇西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4
  • 5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7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 5篇2006
  • 6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4篇2001
  • 3篇2000
  • 8篇1999
  • 1篇1998
9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甲基-3,5-二苯基吡唑啉在氯化铜催化下的氧化脱氢反应(Ⅱ)——计量反应与氧分子的作用阶段
1985年
我们在合成1-甲基-3,5-二苯基吡唑(MDPP)的过程中,发现氯化铜、氯化钴等化合物对1-甲基-3,5-二苯基吡唑啉(H_(2)MDPP)的氧化脱氢反应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1]),对以氯化铜为催化剂的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获得了反应过程中形成铜(Ⅱ)H_(2)MDPP、铜(Ⅱ)MDPP和铜(Ⅱ)H_(2)MDPP分子氧配合物的证据^([2])。另外,在催化氧化反应体系中曾检测到一价铜,这显然是氯化铜的还原产物,故本文对氯化铜与H_(2)MDPP的计量反应及在催化反应中氧分子参与作用的阶段进行了研究。
杨韵娜刘源发徐家业
关键词:氯化铜氧分子MDP分子氧氯化钴
4-[2-(4,6-二甲氧基嘧啶基)]-3-硫代脲酸苯酯合成工艺及生物活性研究
2012年
采用二步反应考察了4-[2-(4,6-二甲氧基嘧啶基)]-3-硫代脲酸苯酯合成的最优反应条件,通过氢谱(1H NMR)、红外光谱(IR)、元素分析和熔点测定,对所合成的产物进行结构分析。采用离体含毒介质法,对合成产物进行杀菌毒力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0.1 mol氯甲酸苯酯和0.2 mol硫氰酸钾,在乙酸乙酯中50℃反应2 h,滤去生成的氯化钾,加入4,6-二甲氧基嘧啶-2-胺0.08 mol,在60℃下反应4 h,产品总得率不低于75%。产品对植物病害菌有良好的抑制和杀灭作用。
陈邦苟小峰刘源发孙晓红
关键词:合成工艺活性研究
嘧啶胍的合成及生物活性被引量:1
2013年
以嘧啶为起始原料,酸化后和单氰胺反应生成五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嘧啶胍。通过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1H NMR)、元素分析和熔点测定确定了各化合物的结构,研究了化合物对小麦赤霉病、烟草赤星病、西瓜枯萎病、马铃薯干腐病4种植物病原菌的生物活性,得到毒力回归方程及相关性系数、EC50和EC95值;还对小麦和萝卜生长调节的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和植物生长调节活性。
谢斌孙晓红刘源发陈邦马海霞
关键词:嘧啶生物活性
3-氨基-二氢噻吩-2-酮类Schiff碱的合成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研究合成新生物活性化合物。方法DL-高半胱氨酸硫内酯(3-氨基-二氢噻吩-2-酮)盐酸盐与取代苯甲醛反应,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得到3-氨基-二氢噻吩-2-酮类Schiff碱,新化合物结构进行了IR,1H NMR和元素分析。结果合成了6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Schiff碱类化合物。结论本文报道的合成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易于进行的优点。
李淑娟孙晓红刘源发陈邦陶燕
烷基三唑硫酮席夫碱的合成和生物活性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为进一步研究三唑席夫碱化合物的合成与性质,以自制的5-烷基-4-氨基-1,2,4-三唑-3-硫酮与对甲氧基苯乙酮和取代芳醛为原料,在冰醋酸催化下,回流反应0.5 h,合成了1,2,4-三唑硫酮席夫碱化合物,其结构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IR)和核磁共振(1H NMR)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在IR图谱中,目标产物在波数1 587—1 603 cm-l处出现席夫碱亚胺结构CHN的特征吸收峰;在1H NMR中,席夫碱亚胺结构CHN的质子化学位移δ在10.5附近出现,NC—CH3结构中H的化学位移在2.4左右。研究了化合物对烟草赤星病、马铃薯干腐病、小麦赤霉病、番茄早疫病、西瓜枯萎病5种植物病原菌的生物活性,得到毒力回归方程及相关系数,计算EC50和EC95值,结果表明它们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含有吸电子取代基的席夫碱杀菌效果比给电子取代基的好。
陆文婷孙晓红刘源发陈邦靳如意
关键词:席夫碱生物活性
1—甲基—3,5—二苯基—吡唑的低温热容和热力学性质被引量:3
2001年
通过精密自动绝热热量计测量了自己合成并提纯的1-甲基-3,5-二苯基-吡唑在78~370 K温区的摩尔热容.实验结果表明,这个化合物有一个固-液熔化相变,其熔化温度、摩尔熔化焓以及摩尔熔化熵分别为: (332.903±0.152) K,(17463.48±21.81) J*mol-1和(52.55±0.06) J*mol-1*K-1.通过分步熔化法得到样品的纯度和绝对纯样品的熔点分别为:0.9954(摩尔分数)和333.115 K.在热容测量的基础上计算出了该物质每隔5 K的热力学函数值.用DSC技术对该物质的固液熔化过程作了进一步研究,结果与热容实验相一致.
邸友莹孙晓红刘源发谭志诚孟霜鹤高胜利屈松生
关键词:绝热量热法低温热容中间体中间体
肌肉醇磷酸盐的晶体结构分析及量子化学计算
2018年
自制肌肉醇磷酸盐,其结构经1H NMR、IR和元素分析确证,并测定了肌肉醇磷酸盐的晶体结构。其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晶胞参数为:a=1. 01401(14) nm,b=1. 0912(15) nm,c=1. 7645(2)nm,α=90. 00°,β=103. 923(2)°,γ=90. 00°,V=1. 9036(5) nm^3,Dc=1. 501g·cm-3,Z=8,F(000)=912,μ=0. 288mm-1。对其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获得了优化构型,并对其分子前沿轨道、Mulliken电荷分布进行了分析,为肌肉醇磷酸盐的结构和性能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张亚洲孙晓红谢斌刘源发任国瑜马海霞
关键词:晶体结构量子化学计算
3,3-二甲基-2-氧代丁酸合成工艺开发研究被引量:1
2000年
对以二氯片呐酮为起始原料 ,经水解、氧化制备 3,3-二甲基 - 2 -氧代丁酸的合成工艺及影响收率的主要因素 ,即氯片呐酮加料方式、高锰酸钾的用量等进行了试验研究 ,使两步反应收率均达到 90 %以上。此合成工艺产品收率高、纯度高 ,操作方便 ,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孙晓红范代娣刘源发
关键词:二甲基羟基丁酸除草剂中间体
3-氨基-二氢噻吩-2-酮类Schiff碱的合成和生物活性研究被引量:17
2007年
通过3-氨基-二氢噻吩-2-酮(DL-高半胱氨酸硫内酯)盐酸盐与取代苯甲醛反应,得到3-氨基-二氢噻吩-2-酮类Schiff碱.合成了9个化合物,其中7个为首次报道的新Schiff碱类化合物.化合物结构经IR,1HNMR和元素分析证实,并对这些化合物进行了室内毒力测试,结果表明此类化合物具有很好的杀菌、抑菌活性.
孙晓红李淑娟刘源发陈邦贾婴琦陶燕
关键词:SCHIFF碱生物活性
4-氨基-1,2,4-三唑-3-酮席夫碱合成及毒性被引量:12
2002年
以自制的4-氨基-1,2,4-三唑-3-酮为原料,分别与取代的芳香醛反应,采用已有的合成方法设计合成了8个席夫碱类化合物,所有化合物通过1HNMR,IR,元素分析和熔点测试,确定了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初步测定了它们在不同浓度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测试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孙国锋孙晓红陈邦高润利刘源发
关键词:毒性杀菌活性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