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萍
- 作品数:37 被引量:96H指数:5
- 供职机构:山西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卫生厅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山西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全血细胞减少125例病因分析
- 2004年
- 目的 :旨在探讨 12 5例全血细胞减少的病因。方法 :对 1999年至 2 0 0 3年住院治疗的 12 5例全血细胞减少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血细胞减少的原因既有血液系统疾病 ,也有非血液系统疾病。结论 :对于非血液系统疾病引起的全血细胞减少 ,临床医师应予以足够重视。
- 刘晓萍侯文艳
- 关键词:全血细胞减少病因血液系统疾病
-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的神经系统损害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总结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韦格纳肉芽肿病(WG)和Churg—Strauss综合征(CSS)患者的神经系统损害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2006年住院治疗的104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患者,其中MPA58例,WG31例,CSS15例。总结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神经系统损害特点。结果患者诊断时平均年龄:MPA为50.7岁,WG为47.5岁,CSS为41.7岁。MPA组和WG组男女比例相似.但CSS组男性多见。MPA、WG和CSS组中分别有25例(43%),16例(52%)和13例(87%)出现周同或中枢神经损害.三组均以周围神经损害多见,但WG的颅神经受累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合并神经损害和无神经损害的患者血管炎活动指数(BVAC)在三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均进行了ANCA检测,MPA组中44例(16%)阳性,WG组中24例(77%)阳性,CSS组中4例(27%)阳性。结论神经系统损害是ANCA相关性血管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风湿病医生应重视神经损害的诊断和及时治疗。
- 张文周国庆刘晓萍田新平
- 关键词:显微镜下多血管炎韦格纳肉芽肿病神经系统损害
- 风湿病表现突出的血液系统肿瘤15例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提高对以风湿病症状为突出表现的血液系统肿瘤的认识,以减少该类疾病的漏诊。方法总结15例以风湿病症状为突出表现,拟诊风湿性疾病,但最终确诊为血液系统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结果15例患者中,有多种风湿病表现,发热占66.7%(10/15),皮疹占40%(6/15),关节炎占20%(3/15),拟诊风湿病中以血管炎居多[6例(40%)],成年人斯蒂尔(Still)病3例,淀粉样变、皮肌炎、风湿性多肌痛、脂膜炎各1例,未分类2例。所患血液系统肿瘤中以淋巴瘤居多[9例(60%)],白血病3例,多发性骨髓瘤3例。结论血液系统肿瘤可出现风湿病表现,对于风湿病难以解释的临床表现、常规治疗效果差者,要警惕血液系统肿瘤的可能。
- 刘晓萍冯玫
- 关键词:血液肿瘤风湿性疾病
- 免疫球蛋白G4相关性疾病多脏器受累一例并文献复习
- 2016年
- 诊治要点:IgGfRD是一种以血清学IgG4升高、IgG+浆细胞组织浸润伴纤维硬化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率低。可多器官、多系统同时或不同时受累,早期临床表现无特征性,因此需全面评估病情.
- 王洁房丽华刘晓萍
- 关键词:自身免疫疾病免疫球蛋白G
- 干燥综合征患者继发血液系统改变的临床研究
- 房丽华任如枫刘晓萍
- 红细胞生成素受体在白血病细胞表达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 冯玫张乃红任如枫李玉翠常进高鸿鹏李卫民刘洁房丽华王银娥段朝霞刘晓萍许民梁红萍张建伟
- 技术说明:采用EPOR和TfR联合检测的方法指导rhEPO的临床应用,进一步提高了肿瘤相关性贫血的治疗,同时,对疗效的判断也有很好的价值;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的方法测定白血病细胞CD71在rhEPO干预前后细胞周期的变化情...
- 关键词:
- 关键词:红细胞生成素白血病
- D-二聚体检测在强直性脊柱炎中的临床意义
- 任如枫房丽华刘晓萍
- 高压氧联合糖皮质激素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自身抗体及14-3-3η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 2019年
-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s,R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病主要以对称性关节滑膜炎症为病理表现[1].临床上表现出对称性关节肿疼、关节僵硬等症状,严重情况下出现关节畸形等.因此,该病有较高的致残率,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有研究表明,RA导致患者残疾的主要原因是骨质的破坏,而炎症因子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2].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s)在改善炎症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通过与GCs受体结合调控炎症因子的转录,抑制炎症因子的合成[3].同时GCs可以减少淋巴细胞代谢前体的合成,抑制免疫系统功能.有研究显示,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在减轻血清炎症因子、抑制免疫反应等方面作用显著[4].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HBO联合GCs对RA患者自身抗体及14-3-3η蛋白表达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刘晓萍房丽华
- 关键词:关节畸形糖皮质激素自身抗体高压氧关节僵硬免疫系统功能
- 老年类风湿关节炎及其合并骨关节炎临床特点比较分析被引量:11
- 2019年
- 目的比较老年类风湿关节炎(EORA)及其合并OA的临床表现、超声影像学表现和治疗效果评价。方法将88例发病年龄≥60岁的RA患者根据是否同时合并OA分为单纯EORA组(36例例)和EORA+OA组(52例),分析比较2组患者一般情况、关节受累分布、关节超声表现、治疗前后病情活动度评分。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或t检验、Mean-Whitney U检验。结果2组患者性别比及ES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ORA+OA组患者发病年龄[(68±4)岁]大于单纯EORA组患者[(65±4)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65,P=0.001);EORA+OA组患者病程时间、BMI大于单纯EORA组患者。2组患者关节受累多见于肩、腕、掌指关节(MCP)2、MCP3、近端指间关节(PIP)2、PIP3、PIP4、膝关节(34.7%~86.5%)。EORA+OA组中同时出现RA和OA表现的关节与单纯EORA组出现RA表现的关节部位比较,MCP2[36.5%(38/104),70.8%(51/72);χ^2=20.02,P<0.01]、MCP3[33.7%(35/104),59.7%(43/72);χ^2=11.72,P=0.001]、MCP4[4.8%(5/104),22.2%(16/72);χ^2=12.28,P<0.01]、PIP2[69.2%(72/104),83.3%(60/72);χ^2=4.51,P=0.034]、PIP3[53.8%(56/104),70.8%(51/72);χ^2=5.15,P=0.023]百分比均低(P<0.05);MCP1、远端指间关节(DIP)2、DIP3、DIP4、膝关节百分比均高(P<0.05)。2组患者关节超声检查比较,EORA+OA组患者腕关节滑膜厚度[(4.2±0.5)mm]和膝关节滑膜厚度[(7.7±0.8)mm]较单纯EORA组患者均明显增厚[(3.2±0.9)mm;(6.3±0.8)mm,t=-5.82,P<0.01;t=-7.22,P<0.01];EORA+OA组患者腕关节滑膜血管翳血流2级+3级所占比例(70.0%)及膝关节滑膜血管翳血流2级+3级所占比例(70.9%)较单纯EORA组腕关节和膝关节滑膜血管翳血流2级+3级所占比例(51.9%;52.3%)均增大,2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4,P=0.031;χ^2=4.43,P=0.035)。2组患者入院时DAS28-3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皮质激素强化治疗2周和12周后,单纯EORA组DAS28-3评分[3.62(2.88,4.03)分;2.35(2.26,2.62)分]较EORA+OA组[5.01(4.68,5.26)分;3.38(
- 王洁房丽华刘晓萍李丽娜崔潞萍张成强李瑞聂婷婷
- 关键词:老年人骨关节炎
- 抗可提取性核抗原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表现和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9
- 2019年
- 目的探讨抗可提取性核抗原(ENAs)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疾病活动指数的相关性。方法共纳入201例SLE患者(女性192例),记录其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和抗ENAs等实验室检查结果,使用SLE活动指数(SLEDAI)和英岛狼疮评定组评定表(BILAG)2种评估方法评价疾病活动度。结果抗SSA抗体与头痛(r=0.26,P=0.04)、视物模糊(r=0.31,P=0.02)、皮疹(r=0.39,P=0.01)、脱发(r=0.23,P=0.04)、口腔溃疡(r=0.37,P=0.04)和SLEDAI(r=0.27,P=0.03)呈正相关,与C3呈负相关(r=-0.29,P=0.003);抗SSA抗体与抗SSB抗体呈正相关(r=0.69,P<0.01),但与抗dsDNA、抗RNP和抗Sm抗体无相关性。抗SSB抗体与头痛(r=0.34,P=0.02)、视物模糊(r=0.27,P=0.04)、SLEDAI(r=0.36,P=0.02)和BILAG血管炎评分(r=0.23,P=0.03)呈正相关,与C3(r=-0.27,P=0.007)呈负相关;抗SSB抗体与抗RNP抗体或抗Sm抗体无相关性。抗Sm抗体与疾病病程(r=0.16,P=0.001)、肾炎(r=0.32,P=0.02)、尿蛋白定量(24 h)(r=0,23,P=0.004)、SLEDAI(r=0.37,P=0.004)和BILAG肾脏评分(r=0.31,P=0.01)呈正相关,并且与发病年龄(r=-0.31,P=0.02)、白细胞(r=-0.35,P=0.01)和C4(r=-0.23,P=0.04)呈负相关。抗RNP抗体与雷诺现象(r=0.32,P=0.04)、抗dsDNA抗体(r=0.46,P=0.007)和BILAG皮肤黏膜评分(r=0.33,P=0.01)呈正相关,与白细胞(r=-0.27,P=0.03)呈负相关。在多变量分析中,抗SSA抗体与头痛、视物模糊和C3仍相关,抗SSB抗体与C3和头痛仍相关。抗Sm抗体与疾病病程和总SLEDAI评分相关,而抗RNP抗体仅与BILAG黏膜皮肤评分相关。结论抗ENAs抗体与SLE的临床表现相关,并与疾病活动度相关,提示检测抗ENAs不仅可以反映SLE患者的临床表现,且其在疾病活动的评估方面起重要作用。
- 张成强房丽华刘晓萍聂婷婷李瑞崔璐萍王洁
- 关键词:疾病活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