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成禹
- 作品数:25 被引量:107H指数:5
- 供职机构:长春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针刺治疗失眠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机制被引量:26
- 2021年
- 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可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调节系统网络,即神经-内分泌-免疫(NEI)网络。针刺治疗失眠是在NEI下发挥的综合作用。该综述基于近10年的国内外基础实验数据研究结果,将针刺治疗失眠的机制在神经、内分泌、免疫方面分别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总结出中枢神经递质、内分泌激素、免疫细胞因子在针刺效应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从NEI网络角度探讨针刺治疗该病的作用机制,以期为针刺治疗失眠的基础研究提供帮助与借鉴。
- 闫冰蒋海琳马天姝程雷王子元王中柯刘成禹王富春
- 关键词:针刺失眠神经-内分泌-免疫
- 浅谈新形势下辅导员对提高中医药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工作重心
- 随着近几年来国家乃至国际上对祖国医学的日益重视,全民养生保健意识的逐渐增加,作为中医药的应届毕业生在就业或自主创业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同时也面临着择业失误的严峻考验。作为中医药类高校的辅导员,针对当前医学生的就业创业问...
- 刘成禹李健睿陈邵涛
- 电针单穴与配伍腧穴治疗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
- 目的:观察电针单穴与配伍腧穴治疗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差异,为针刺治疗失眠的选穴处方提供科学依据,并为腧穴配伍优效性研究奠定基础.
方法:腧穴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2例原发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单穴组(30例)与腧穴配伍...
- 蒋海琳刘成禹王富春王洪峰
- 关键词:原发性失眠针刺治疗腧穴配伍
- 电针单穴与配伍腧穴治疗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5
- 2019年
- 目的:观察电针单穴与配伍腧穴治疗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差异,为针刺治疗失眠的选穴处方提供科学依据,并为腧穴配伍优效性研究奠定基础。方法:腧穴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2例原发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单穴组(30例)与腧穴配伍组(32例),单穴组取神门穴(双),腧穴配伍组取百会穴、神门穴(双)、三阴交穴(双),以阿森斯量表(AIS)为主观指标,脑电超慢涨落图(ET)为客观指标,采集治疗前、治疗后、随访期3个时间点的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IS评价结果:①单穴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入睡时间、夜间苏醒频次、比期望的时间早醒、总睡眠时间、总睡眠质量及总分的评分降低(P<0.05),随访期与治疗后相比,AIS各因子得分及总分皆无显著差异;②配伍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入睡时间、夜间苏醒频次、比期望的时间早醒、总睡眠时间、总睡眠质量、白天情绪、白天身体功能及总分的评分降低(P<0.05),随访期与治疗后相比,AIS各因子得分及总分皆无显著差异;③治疗后,配伍组与单穴组相比,入睡时间、夜间苏醒频次、总睡眠时间、总睡眠质量、白天情绪状态及身体功能的评分更低(P<0.05),随访期,配伍组与单穴组相比,入睡时间、夜间苏醒频次、总睡眠时间、总睡眠质量、白天情绪状态及身体功能的评分更低(P<0.05)。ET检测结果:①单穴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GABA、Glu升高(P<0.05),DA降低(P<0.05);②配伍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GABA、Glu升高(P<0.05),DA降低(P<0.05);③治疗后,配伍组与单穴组相比,5-HT含量更低(P<0.05)。总体临床疗效比较:单穴组总有效率为76.67%;配伍组总有效率为90.63%,两组有效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单穴与配伍腧穴治疗原发性失眠均有效,但腧穴配伍的临床疗效及远期疗效皆优于单穴。
- 蒋海琳刘成禹王富春王洪峰
- 关键词:原发性失眠腧穴配伍
- 不同频率捻转手法量效关系研究
- 目的:本研究是在综合古今医家捻转频率规律的基础上,固定其他针刺量学要素,通过红外热像仪测定针刺前后足三里穴位局部及经脉相关脏腑——胃的体表投影区皮肤温度变化,来确定不同频率捻转手法的量效关系,以确定捻转补泻手法的最佳操作...
- 刘成禹
- 关键词:捻转补泻量效关系足三里
- 文献传递
- 不同频率捻转手法针刺足三里穴对胃体表温度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0
- 2011年
- 目的:确定不同频率捻转手法的量效关系,以确定捻转补泻手法的最佳操作频率。方法:选择健康志愿者20人,采用自身对照,取双侧足三里穴,按手法频率不同分成7个手法组,用红外热像仪分别于不同时间段测得穴位局部及胃的体表投影区皮肤温度变化。结果:其中30次/min、60次/min表现为温度升高;120次/min1、50次/min及以上表现为温度降低,其中以60次/min升温效果最为明显,120次/min降温的效果最明显,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双侧足三里,对胃的体表投影区局部皮肤、穴位局部皮肤温度有明显调节作用。60次/min操作"补"的效果最好,而120次/min"泻"的效果最好。
- 李铁刘成禹严兴科董国娟高颖徐晓红李健睿林祥军王富春
- 关键词:捻转补泻量效关系足三里
- 基于数据挖掘的穴位贴敷治疗痛经取穴与用药规律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用药与取穴规律。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及Pubmed、Cochrane library、the Web of Science、Embase中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文献,检索时间自建库到2022年2月15日。使用Microsoft Excel 2016、SPSS Statistics 25.0、SPSS Modeler 18.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聚类分析及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纳入70篇文献,包括81味药物和24个穴位。频次统计显示,使用频次前5位的药物为延胡索、肉桂、细辛、当归及川芎,药味以辛、甘、苦居多,药性以温、热为主。使用频次前5位的穴位为关元、神阙、中极、三阴交及子宫,以任脉腧穴为主。聚类分析发现,高频药物与腧穴均可聚成5类,可作为贴敷药物与腧穴处方辨证使用。关联规则显示,高频药物得出关联规则16条,核心处方为延胡索、当归、细辛、肉桂、吴茱萸、川芎;选穴得出关联规则29条,核心处方为神阙、关元、三阴交、子宫、气海、中极。结论: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选穴以局部配穴为主,配合远端取穴;用药以活血药、温里药、理气药及补血药为主。用药与选穴规律体现了调理冲任胞宫气血、标本兼顾的治疗原则。
- 刘武蒋海琳刘成禹赵晋莹赵雪玮王富春于波余全要
- 关键词:原发性痛经穴位贴敷用药规律选穴数据挖掘
- 论杨继洲交经针法技术被引量:5
- 2010年
- 明代医家杨继洲的交经针法,主要指五脏交经、隔角交经、通关交经以及关节交经4种交经针法。技术关键:一是正确选择穴位;二是恰当使用针刺手法。在选取针刺部位方面,主要以五行相生相克为理论基础,并以大关节为划分取穴部位及针感传导部位的主要人体标志。手法操作方面,除基本的针刺补泻手法外,主要采用飞经走气4法以增强针感。
- 刘成禹王富春
- 古典针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现状
- 2019年
- 通过文献检索出关于古典针法治疗肩周炎的相关文献186篇,其中使用频率前五位的古典针法是巨刺、合谷刺、齐刺、苍龟探穴、缪刺。为了解古典针法在治疗肩周炎的最新研究进展,对上述五种刺法种高质量文献进行总结,以期对古典针法治疗肩周炎的现状深入了解,指导临床。
- 孙玮辰高姗刘成禹王富春
- 关键词:肩周炎
- 针灸治疗原发性失眠的研究进展
- 2022年
- 原发性失眠是临床常见且严重影响健康的疾病之一,西医对其尚未有较好的治疗方案,中医对原发性失眠的治疗有着悠久的历史,且方案多样,疗效确切。临床针刺治疗原发性失眠的选穴理论多种多样,本文通过对近五年关于针刺治疗原发性失眠相关文献的总结分析,归纳出临床常见选穴指导理论,以期为临床针刺治疗原发性失眠的用穴理论提供依据,也为临床医者提供参考。
- 程雷王子元刘成禹
- 关键词:原发性失眠针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