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姝
- 作品数:7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210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特殊病原体感染13例分析
- 2008年
- 叶盛开陈丽刘宇鹏刘丽娟高俊峰梅波朱爽张艳刘姝
- 一起暴发肺炎支原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分析被引量:2
- 2007年
- 张齐武刘峻峰王延伟刘姝郑洪柱
-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军人呼吸道感染
- 361株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机制分析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分析和推测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机制,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收集近两年呼吸道标本铜绿假单胞菌药敏资料,并根据监测药物耐药表型,推测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结果本院361株铜绿假单胞菌中,外排系统过度表达导致耐药最常见,占25.8%;其次,为产AmpC酶,占23.3%。产ESBLs、产金属β内酰胺酶耐药分别占13.0%和11.1%。膜孔蛋白缺失和产青霉素酶等2种耐药机制最低。结论外排系统过度表达和产AmpC酶是本院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机制。
- 张齐武牛淼刘姝王延伟
- 关键词:Β内酰胺类抗生素铜绿假单胞菌呼吸道标本产AMPC酶金属Β内酰胺酶
- B超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确诊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1例
- 2009年
- 张齐武黎志国刘姝左中
- 关键词: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细针穿刺活检B超引导确诊扑热息痛体温下降
- 361株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体外药敏试验分析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分析门诊及住院患者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结果,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采用液体稀释法检测2006年1月1日至2008年2月1日解放军第210医院从呼吸道标本中分离的361株铜绿假单胞菌对19种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依据NCCLS/CLSI推荐标准分析药敏结果。结果361株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敏感率最高,达84.2%;其次为亚胺培南,敏感率80.1%;第3位为环丙沙星,敏感率67.9%。美罗培南耐药率仅14.1%,但中介率25.5%。抗假单胞菌广谱青霉素、三代头孢菌素、四代头孢菌素及β-内酰胺/β-内酰胺酶抑制剂耐药率较高。72株亚胺培南中介、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敏感率达81.9%。结论亚胺培南、环丙沙星等抗菌药可经验性地用于本院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最好与阿米卡星联用。亚胺培南不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敏感率相对较高,但治疗难度大。
- 张齐武牛淼刘姝王延伟
- 关键词:假单胞菌铜绿微生物敏感性试验抗菌药
- 2006~2007年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药敏变化趋势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分析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结果及药敏变化趋势,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收集并分析2006-2007年呼吸道标本铜绿假单胞菌药敏资料。结果2006年本院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药物敏感率排在前3位的抗菌药依次为阿米卡星(82.2%)、亚胺培南(66.7%)、美罗培南(58.9%)。2007年变为亚胺培南(85.9%)、阿米卡星(83.9%)、氨曲南(76.4%)。其它敏感性较好的抗菌药物有:环丙沙星(72.9%),头孢吡肟(69.3%),头孢他啶(64.3%)。药物中介率前3位依次为美罗培南(28.1%)、头孢哌酮/舒巴坦(26.1%)、左氧氟沙星(20.6%)。结论近两年亚胺培南、氨曲南、环丙沙星、头孢吡肟等抗菌药物敏感性显著增加,为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提供了更多药物选择。阿米卡星对铜绿假单胞菌敏感性稳定在较好水平。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等少数药物敏感性发生了显著下降。
- 张齐武牛淼刘姝王延伟
-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呼吸道标本药敏结果抗菌药物敏感性阿米卡星
- 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药敏试验结果及耐药规律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了解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敏感情况及耐药规律。方法收集并分析361株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药敏资料,并探讨其耐药规律。结果本院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最敏感,敏感率达82.2%。其次为奈替米星,敏感率46.3%。庆大霉素和妥布霉素的耐药率约60%。对4种抗生素同时敏感菌株为115株,占总数的31.9%,同时耐药菌株49株,占13.6%。对阿米卡星敏感而对其它3种抗生素耐药菌株79株,占21.9%。对阿米卡星和奈替米星敏感,而对另两种抗生素耐药菌株为41株,占11.4%。结论阿米卡星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中对铜绿假单胞菌最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对4种抗生素存在不同程度交叉耐药,妥布霉素与庆大霉素交叉耐药更严重。
- 张齐武牛淼刘姝王延伟
- 关键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铜绿假单胞菌药敏试验呼吸道阿米卡星奈替米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