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佐泉

作品数:10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湛江师范学院法政学院历史系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文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历史地理
  • 1篇文学

主题

  • 1篇源流
  • 1篇源流考
  • 1篇战争
  • 1篇十九路军
  • 1篇丝绸之路
  • 1篇全面抗战
  • 1篇族属
  • 1篇顽固
  • 1篇顽固派
  • 1篇文学
  • 1篇黎昔非
  • 1篇名将
  • 1篇抗日
  • 1篇抗日名将
  • 1篇抗日战争
  • 1篇抗战
  • 1篇客家
  • 1篇客家源流
  • 1篇海上丝绸之路
  • 1篇海洋文学

机构

  • 5篇湛江师范学院

作者

  • 5篇刘佐泉

传媒

  • 2篇湛江师范学院...
  • 1篇江汉论坛
  • 1篇广东史志.视...

年份

  • 2篇2008
  • 2篇2005
  • 1篇200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高凉冯氏族属辨析被引量:1
2005年
高凉冼氏与冯氏联姻,导致民族融合,形成"俚蛮汉化",走"民族团结"或"文化融合"的路子。冯氏似非汉人。《新唐书》卷一一零为《诸夷蕃将传》,将冯盎与阿史那社尔、契必艹何力、黑齿常之等同列。《旧唐书·冯盎》则谓"累代为本部大首领"。可知冯氏亦高凉溪洞蛮酋之一,与中原冯氏未必有关。再结合隋代杨素谓冯盎的"蛮夷"以及冯盎族人子献"击铜鼓"的事象,冯氏家族至冯盎时,已有"奴婢万余人,所居地方二千里"的"南越首领"。冼冯联婚后,先是俚、蛮融合,在唐宋以后融合于汉族,并一直生息繁衍至今日。
刘佐泉
抗日名将张炎
2008年
张炎将军,是最初举起抗日义旗的十九路军名将之一。他曾经奋战于“一·二八”淞沪战场,给日寇以重创。“七·七”全面抗战爆发后,他先后两次在广东南路,与中国共产党密切合作,动员人民,武装保家卫国,最后死在国民党顽固派的屠刀之下。建国50多年来,
陈保民刘佐泉
关键词:抗日战争十九路军全面抗战保家卫国顽固派
台湾地区客家源流考
台湾著名学者连横曾强调说过:"台湾之人,中国之人也,而又闽、粤之族也。闽、粤之族"者,即闽南人和客家人也。东移台湾的客家人,即来自福建省汀州府属的永定、上杭、长汀、宁化、武平等县,广东省嘉应州属的镇平...
刘佐泉
关键词:客家源流传承机制
只因“师恩”误平生——黎昔非与胡适关系探释被引量:7
2005年
《黎昔非与独立评论》一书的出版,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史料,引起了热烈的讨论,黎昔非与胡适的关系即为其一。虽然黎昔非为《独立评论》的创刊、发展、壮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牺牲了个人的学术追求乃至生命,但作为老师的胡适并没有给他应有的回报,这与胡适对待同为他的学生的吴晗、罗尔纲等人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刘佐泉
关键词:黎昔非《独立评论》
雷州文化的历史及特征与“海上丝绸之路”被引量:7
2002年
“海上丝绸之路”肇始于雷州半岛等地古越人文化和南越、西汉的外贸方略,而“海上丝绸之路”又为雷州文化的产生创造了条件。但雷州文化又未能真正承继“海上丝绸之路”的远涉鲸波、开拓进取之精神,局限于“兴渔盐之利,行舟楫之便”,未能走向以海为商的发展道路,以致民性保守,“惰向外志向,乏进取毅力”。在谁拥有海洋谁就拥有世界的当今,真正继承和发扬“海上丝绸之路”的精神,应是发展雷州文化的应有之义、必由之路。
刘佐泉
关键词:海洋文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