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传鹏

作品数:15 被引量:137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石油与天然气...
  • 7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油气
  • 4篇盆地
  • 3篇油田
  • 3篇储层
  • 2篇低渗
  • 2篇油藏
  • 2篇油气资源
  • 2篇源岩
  • 2篇三工河组
  • 2篇剩余油
  • 2篇烃源
  • 2篇烃源岩
  • 2篇准噶尔盆地
  • 2篇采收率
  • 2篇沉积相
  • 1篇低渗储层
  • 1篇低渗透
  • 1篇低渗透油藏
  • 1篇底水
  • 1篇底水油藏

机构

  • 9篇中国科学院
  • 9篇中国石油化工...
  • 4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石化胜利...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成都地质矿产...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15篇刘传鹏
  • 3篇林承焰
  • 3篇赵玉华
  • 3篇张交东
  • 2篇熊敏
  • 2篇李晓清
  • 2篇刘成斋
  • 2篇陈林
  • 1篇张世鑫
  • 1篇张敏
  • 1篇黄松
  • 1篇任凤楼
  • 1篇张立宽
  • 1篇罗良
  • 1篇林会喜
  • 1篇刘德良
  • 1篇王登稳
  • 1篇邵运堂
  • 1篇赵永强
  • 1篇宋传春

传媒

  • 3篇油气地质与采...
  • 2篇沉积与特提斯...
  • 1篇现代地质
  • 1篇中国地质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断块油气田
  • 1篇石油物探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年份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00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合肥盆地近地表结构调查和地震激发方式选择被引量:4
2008年
合肥盆地地震勘探程度低,激发条件复杂。为查清近地表地质结构,合理地选择激发方式,在分析以往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野外露头地质调查、岩石物性测试和地质浅钻等方法,对近地表的岩石厚度和物性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将盆地划分为平原区、丘陵区、河流区和基岩区4种类型。通过对不同近地表地质结构地区的激发试验,分别选取了适合各类地区的激发参数和激发方式。实际应用表明,利用该方法可以获得品质较好的地震资料。在一条跨越各类近地表结构地区的地震测线上,不同地震剖面段的反射特征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刘成斋刘传鹏张世鑫张交东蒋雪峰
关键词:合肥盆地地震数据采集
准噶尔盆地中部1区块侏罗系三工河组毯砂成岩演化及其物性演化分析被引量:10
2013年
通过储层镜下观察分析,研究准中1区块三工河组二段毯砂储层的微观特征;根据自生矿物之间的交代关系及矿物的溶解—充填等现象,分析各成岩作用发生的先后顺序;结合油气充注史研究,建立储层成岩演化序列与油气充注的耦合关系,分析主成藏期毯砂的物性及其输导能力.结果表明:该毯砂受成岩作用改造强烈,现今储层物性整体以低孔低渗为主,孔隙类型主要为次生溶蚀孔,储层经历多期溶解、多期胶结的过程,并伴随多期油气充注;在主成藏期,毯砂埋藏较浅,处于成岩早期,物性较好,可成为较好的横向输导层,在油源断层较少的情况下,与各级断层一起构成断—毯式输导体系,使油气得以大范围输导.
陈林许涛张立宽刘传鹏缪灏
关键词:成岩演化准噶尔盆地腹部三工河组油气充注
蒙古国东戈壁盆地宗巴音凹陷油气资源评价被引量:5
2009年
宗巴音凹陷是蒙古国东戈壁盆地的主要生油凹陷,由于国际原油价格的持续走高,近期在宗巴音凹陷内的勘探开发异常活跃。随着钻井工作量的增加及地质研究的深入,宗巴音凹陷油气资源的基础状况越来越受到关注。综合运用各种地质资料,首次采用盆地模拟的方法对宗巴音凹陷的油气资源量进行了评价。宗巴音凹陷下宗巴音组下段"特殊岩性段"为很好的烃源岩,下宗巴音组中、上段烃源岩为中等烃源岩,查干组及上宗巴音组烃源岩为中等—差烃源岩。宗巴音凹陷石油资源总量为8814×104~11017.5×104t,天然气资源量为17.3×108~27.6×108m3;上宗巴音组沉积期是主要生烃高峰期,中央带南段与西北斜坡带是主要的油气源区。
刘传鹏查明李晓清林承焰樊德华
关键词:烃源岩资源评价盆地模拟资源量
采用配套技术挖掘油田长关井潜力被引量:11
2002年
小断块油田进入开发中后期后 ,大量的油水井因各种原因而长期关停。采用综合配套技术挖掘长关井的潜力 ,可以改善油田开发效果。对临盘油田长关井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和分类 ,从中优选出潜力井 ,实施了配套扶井技术 ,使其重新恢复了生产。扶长关井措施成功率达 89.1%。
熊敏刘传鹏郭友莲武泰荣赵永强
关键词:小断块油田油水井潜力层
郯庐断裂南段走滑和伸展断裂的深部结构及位置关系被引量:24
2010年
郯庐断裂带是亚洲东部著名的断裂活动带,经过多年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但涉及断裂带内部精细结构、走滑与伸展断裂体系的研究成果较少.本文以其中的嘉山庐江段为对象,依据高精度大地电磁(EMAP)和人工地震剖面及航磁异常资料,剖析了断裂带内部精细结构,明确了伸展和走滑断裂体系组成和平面位置,认为该段由多条主干断裂组成,具有断裂属性横向分区的特征:以池河太湖断裂为界,东侧主要发育池河—太湖(隐伏)、嘉山—庐江和古河—散兵等断裂,组成正花状构造样式,主要呈现压剪性走滑活动特征;西侧主要发育五河—合肥、石门山和池河—太湖(浅部)等断裂,呈现半地堑结构,其中2条断裂往南伸入合肥盆地而消失,只有池河—太湖断裂继续南延为合肥盆地的东部边界,主要呈现伸展活动特征.本文提出的断裂带横向分区等认识,既融合了前人有关"裂谷论"和"平移论"的重要成果,又弥合了二者的认识分歧,为今后精细研究郯庐断裂带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张交东杨长春刘成斋刘德良杨晓勇刘传鹏黄松任凤楼
关键词:郯庐断裂带深部结构
蒙古国东戈壁盆地万利特凹陷石油地质新认识被引量:2
2009年
万利特凹陷是蒙古国东戈壁盆地的一个规模较大的凹陷,此前,因勘探程度低,凹陷内部的地层层序和构造层不清楚,含油气远景不被看好。通过近期在凹陷内的一口深探钻井,对该凹陷的石油地质情况有了新的认识:万利特凹陷与二连盆地、宗巴音凹陷具有相同的地层层序,凹陷的主体沉积为下白垩统陆相沉积,与邻近的宗巴音凹陷一样,具有较好的含油气远景。
刘传鹏李晓清杨慧臣
关键词:地层层序烃源岩储层
我国海相油气生成物质聚集特征与分布规律被引量:2
2009年
从海相油气形成的生烃物质、储烃物质和封烃物质3个方面,阐述这些物质的聚集特征和分布规律。海相生烃物质的分布与古构造、古沉积环境、古气候、古海洋等变化密切相关,其发育层位总是出现于大地构造格局、沉积盆地性质发生重大变革的转换期,在产出层位上与全球性缺氧事件紧密联系;海相储烃物质的分布主要受沉积、成岩、构造3种作用的控制,优质储集层的分布通常与二级海平面变化的低水位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后期密切相关;海相封烃物质的分布与海相区域烃源层的分布基本一致,但它的类型要比区域烃源层丰富。
丘东洲赵玉华刘传鹏王登稳
关键词:海相油气
山前带地质及油气成藏特征探讨被引量:2
2013年
山前带包括前陆褶皱冲断带和前陆盆地靠近造山带部分,其油气资源极为丰富。根据前陆盆地的形成机制分类,将山前带划分为弧后前陆型山前带、周缘前陆型山前带和再生前陆型山前带。参考叠合盆地的分类方案,将山前带划分成正反转山前带和继承前陆型山前带。再生前陆型山前带和继承前陆型山前带仅在中国中西部地区发育。山前带的油气成藏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前前陆期沉积的页岩作为优质的烃源岩,前陆期砂岩和前前陆期碳酸盐岩是油气成藏良好的储集层,而泥岩、膏盐层、盐岩层等是优质的盖层,断层是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前陆褶皱冲断带以构造圈闭为主,前陆盆地则以构造-地层圈闭为主。
刘传鹏罗良漆家福于洪洲
关键词:山前带油气成藏
准噶尔盆地莫西庄地区三工河组二段储层微观特征及有效储层控制因素被引量:10
2013年
通过普通薄片和铸体薄片观察、孔隙显微图像分析、扫描电镜和阴极发光等测试手段,研究了莫西庄地区三工河组二段储层岩石学、孔隙类型和成岩作用等微观特征,分析了低渗储层的形成原因和相对优质储层的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砂岩以成分成熟度较低的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含少量岩屑砂岩,软岩屑塑性变形强烈或假杂基化,对储层物性和含油性影响大;砂岩孔隙类型主要为次生溶蚀孔,其次为剩余原生粒间孔;强烈的压实作用、方解石和高岭石胶结作用是导致储层低渗的主要原因。优质储层表现为粗粒、低含量软岩屑-弱方解石和高岭石胶结-强溶蚀作用的微观特征。优质储层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包括软岩屑含量、晚期溶蚀作用和有利的沉积相带,河道砂体旋回中、下部储层是有效储层发育的有利部位。
刘传鹏
关键词:低渗储层成岩作用主控因素
水平井技术在临2块馆二段底水油藏开发调整中的应用被引量:23
2002年
随着油田开发技术的进步 ,水平井开采技术日臻完善 ,在生产中获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特别是对底水油藏、垂直裂缝油藏、稠油和低渗透油藏。临盘油田临 2块馆二段是典型底水油藏 ,直井开发 2 0多年后已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 ,开发调整效果较差 ,底水锥进严重 ,含水上升快。在充分研究该油藏开发特征和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基础上 ,共设计了 8口水平井 ,投产后效果很好 ,初产高 ,含水低 ,大大提高了断块的采油速率 ,采收率也由 34.7%提高到 45 .4% ,平均每口井增加可采储量 3.5× 10 4 t ,相当于直井的 3倍多。图 1参 2 (熊敏摘 )
熊敏刘传鹏邵运堂
关键词:水平井技术底水油藏底水锥进剩余油采油强度采收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