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伟松

作品数:4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内蒙古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惯量
  • 3篇单神经元
  • 3篇转动惯量
  • 2篇伺服
  • 2篇伺服控制
  • 2篇伺服控制器
  • 2篇伺服控制器设...
  • 2篇控制器
  • 2篇控制器设计
  • 1篇单片
  • 1篇单片机
  • 1篇单神经元自适...
  • 1篇智能控制
  • 1篇神经元自适应
  • 1篇伺服控制系统
  • 1篇自动装弹机
  • 1篇自适
  • 1篇自适应
  • 1篇自适应控制
  • 1篇系统设计

机构

  • 4篇内蒙古科技大...

作者

  • 4篇刘伟松
  • 3篇李爱莲

传媒

  • 1篇电气时代
  • 1篇科技与企业
  • 1篇计算机测量与...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基于dsPIC30F6010的智能伺服控制器设计
2013年
采用经典的PID控制方法的伺服控制系统,在转动惯量变化后的控制效果不佳,必需通过重新整定控制参数,才可以达到到满意的控制效果;在建立含有转动惯量因素的控制对象模型,对伺服系统受转动惯量变化的影响进行分析;设计基于dsPIC30F6010A电机专用数字控制器的伺服系统,采用单神经元自适应PID控制算法,借助于Matlab分别对经典PID控制和单神经元自适应PID控制算法进行仿真。与经典PID控制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可确认单神经元PID控制算法可以有效解决系统转动惯量的变化带来的控制问题,能够实现对转动惯量变化的控制对象进行有效可靠的控制。
李爱莲刘伟松
关键词:转动惯量单神经元自适应
变惯量智能伺服控制器设计
2013年
自动装弹机发展到现在,它所需要装填的炮弹类型越来越多,从而给自动装弹机的控制带来一个问题:由于不同类型的炮弹在重量上具有明显的差异,这也意味着自动装弹机伺服控制系统的转动惯量出现了差异。而通常情况下,伺服系统一般选用经典PID控制方式来实现,并使用某一种炮弹进行参数整定;随后更换另外几种炮弹进行测试,而此时发现原先得到的PID参数的控制效果变坏:超调量过大、调节时间变长、稳态误差变大,甚至有时控制已经失稳了。经分析其原因为炮弹重量和质心的差异导致了系统的转动惯量也出现较大差异,而经典PID控制方式已不能适应转动惯量的变化。
李爱莲刘伟松
关键词:伺服控制系统控制器设计转动惯量自动装弹机PID参数
基于单片机的变惯量智能伺服控制系统设计被引量:1
2014年
针对军工企业装弹机装填炮弹种类增多的需求所导致的装弹机伺服控制系统转动惯量的变化,如仍采用经典PID控制方式,则会使系统性能下降,甚至失稳;为解决转动惯量的变化带来的控制问题,结合常规PID和神经网络技术设计了位置环的单神经元自适应PID控制算法,并进行了仿真研究;论文给出了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进行了系统软硬件的具体设计与工程实现;设计选用基于电机专用数字信号控制器dsPIC30F6010A为整个硬件系统的核心,系统采用电流环、速度环、位置环三闭环结构,由DSC主电路、IPM电路、外围电路、信号检测及保护等电路组成;硬件系统还具备过压保护、过流保护、漏电流检测等能够增强系统可靠性的功能;仿真结果表明,单神经元自适应PID控制能够很好的适应转动惯量的变化,改善了系统的动态性能;经现场试验,装弹机协调器适应多种弹种的切换(炮弹质量在30~45kg),定位精度小于土3mm,调节时间小于150ms。启动和停止时无超调现象,有效解决了军工实际问题。
李爱莲刘伟松
关键词:单片机单神经元自适应控制
基于dsPIC的装弹机协调器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论文以坦克自动装弹机协调器的控制系统为背景,要求根据打击目标的不同需要选取不同类型、不同重量、不同质心的弹种,即控制系统负载的转动惯量具有不固定的因素。控制系统如果采用经典PID控制方式,则在转动惯量出现变化后会造成系统...
刘伟松
关键词:转动惯量智能控制单神经元自适应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