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莲芳
- 作品数:26 被引量:106H指数:5
- 供职机构:上海医科大学上海医学院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尾核内阿片肽参与针刺镇痛
- 本工作应用脑内微量注射、推挽灌流、多管微电极离子微电泳以及免疫组化等技术进行研究,为尾核内阿片肽参与针刺镇痛提供实验证据。在慢性实验中,于家兔脑内埋藏套管作微量注射与灌流之用,以钾离子电泳作用于兔耳皮肤作为痛刺激,以引起...
- 何莲芳陆瑞良庄寿元张学贵潘小平李宽孍董惟强
- 关键词:针刺镇痛内阿片肽
- 文献传递
- 福尔马林致痛及针刺时大鼠中央灰质内c-fos的表达及其与前脑啡肽原mRNA的共存被引量:3
- 1996年
- 福尔马林致痛及针刺时大鼠中央灰质内c-fos的表达及其与前脑啡肽原mRNA的共存王妙珍,俞逸红,张菁,何莲芳(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神经生物学教研室200032)本室以往的工作表明伤害性刺激可引起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
- 王妙珍俞逸红张菁何莲芳
- 关键词:福尔马林C-FOS前脑啡肽原MRNA
- 伤害性刺激对伤害性血压反应的抑制及电针的增强效应——内阿片肽参与
- 本实验观察纳络酮对伤害性血压反应及电针抑制效应的影响以及伤害性刺激与腓深神经刺激(模拟电针)引起的脑脊液中亮啡肽样物质含量的变化,探讨:(1)伤害性刺激对伤害性血压反应的影响及其与内阿片肽能系统活动的可能联系;(2)在伤...
- 高丽竹何莲芳
- 关键词:伤害性刺激内阿片肽
- 文献传递
- 尾核内微量注入纳洛酮对电针镇痛作用的影响
- 1980年
- 尾核是针刺镇痛的一个中枢环节,动物实验及临床观察结果提示,针刺穴位,其感觉传入冲动可以到达尾核,促进其积极活动以参与镇痛过程,内啡肽与针刺镇痛有关。尾核内富含阿片受体及内啡肽,有资料说明,电针可能促进尾核内内啡肽释放。本文用专一性阿片受体阻断剂纳洛酮微量注入尾核。
- 何莲芳杜莅娜张学贵施振忠姜建伟
- 关键词:纳洛酮电针镇痛电针刺激尾核针刺镇痛注药
-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内注射甲啡肽抗血清及ICI_(174,864)对针刺镇痛及脊髓背角P物质的影响被引量:2
- 1994年
- 黄晓平杜俊辉何莲芳
- 关键词:脊髓背角P物质甲啡肽
- 电针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甲啡肽及脊髓背角P物质含量的变化被引量:2
- 1994年
- 黄晓平汤耀发何莲芳
- 关键词:PAG
- 福尔马林致痛时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β-内啡肽及脊髓背角P物质的含量变化
- 1992年
- 在大鼠后脚掌注射福尔马林,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计算机图象分析观察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内β-内啡肽样免疫阳性(β-EndLI)物质和脊髓背角P物质样免疫阳性(SPLI)物质含量在不同时程中的变化。结果显示,注射福尔马林后,PAG内β-EndLI物质的含量在30min时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脊髓背角SPLI物质的含量在15、30、60min时均显著增多。本文讨论了SPLI物质在脊髓背角的积聚与以阿片肽为中介的中枢镇痛系统的激潘的可能联系。
- 杜俊辉周敬修徐元鼎何莲芳
- 关键词:内啡肽中脑
- 大鼠中央灰质Fos蛋白与甲啡肽的共存被引量:8
- 1995年
-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福尔马林脚掌皮下注射和足三里穴电针后清醒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中快速反应基因c-fos在含甲啡肽神经元中的表达。实验中看到福尔马林注射组和电针刺激组动物的PAG内均有Fos样免疫阳性反应(FLI)标记神经元及FLI与甲啡肽样免疫阳性反应(MELI)双标记神经元,它们在PAG的腹侧腹外侧部分布较多,对照动物FLI标记神经元很少,共存现象极为少见。实验组与对照组神经无计数经统计处理差异非常显著。这一结果表明,福尔马林致痛和电针都能诱导PAG中含脑啡肽神经元内(c-fos的表达,提示伤害性刺激及针刺均可激活PAG的腹侧腹外侧部这一重要的中枢镇痛部位。神经元中FLI与MELI的并存提示PAG中Fos可能对前脑啡肽原基因表达有调控作用。
- 黄晓平周敬修何莲芳
- 关键词:甲啡肽基因灰质
- 大鼠排卵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释放过程中下丘脑前阿黑皮素基因表达和雌激素受体的水平被引量:8
- 1998年
- 在大鼠动情前期促黄体生成激素峰形成前后测定了血清雌、孕激素水平变化、下丘脑正中隆起促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含量及弓状核区雌、孕激素受体密度改变和弓状核前阿黑皮素mRNA水平变化。结果表明:动情前期14小时时血清雌激素水平开始升高(P<005),于16小时时达高峰。此时弓状核雌激素受体密度降低(P<005),孕激素受体密度增加(P<005),前阿黑皮素mRNA水平减少(P<005)。前阿黑皮素mRNA水平与血清雌激素及正中隆起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水平呈负相关(P值分别小于001及005),与弓状核雌激素受体密度变化呈正相关(P<001)。提示弓状核的前阿黑皮素mRNA水平在此过程中可能受雌激素及其受体调控,下丘脑β内啡肽合成减少可能参与了排卵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黄体生成激素峰的形成。
- 杨淑萍何莲芳俞瑾
- 关键词:排卵前雌激素受体下丘脑LHGNRH
- 电针对去卵巢大鼠肾上腺核仁组成区蛋白的影响被引量:32
- 1994年
- 用组织学定量分析方法观察了电针穴位后,去卵巢大鼠的肾上腺皮质内侧区细胞核仁组成区银染蛋白(AgNORs)数目明显增多,肾上腺体积和重量增加;阴道涂片出现雌激素样反应,上皮细胞成熟脱落。正常大鼠电针后未发现有相同的反应。本文结果提示,电针可能促进去卵巢大鼠肾上腺内侧区细胞的合成代谢,增加肾上腺源性雄激素的分泌,雄激素可在体内某些组织中转化为雌激素,对因切除卵巢所致的体内雌激素不足,起一定的代偿作用。
- 陈伯英季士珠高慧何莲芳
- 关键词:电针去卵巢肾上腺AGNOR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