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洋

作品数:32 被引量:135H指数:7
供职机构:广东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山市华南现代中药城(健康医药产业基地)专项发展资金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5篇化学工程
  • 4篇文化科学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农业科学
  • 3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1篇色谱
  • 11篇色谱法
  • 10篇液相色谱
  • 10篇液相色谱法
  • 10篇相色谱
  • 10篇高效液相
  • 10篇高效液相色谱
  • 10篇高效液相色谱...
  • 6篇黄酮
  • 5篇正交
  • 5篇绿原
  • 5篇绿原酸
  • 5篇金钮扣
  • 4篇正交试验
  • 4篇总黄酮
  • 3篇正交设计
  • 3篇正交设计法
  • 3篇内酯
  • 3篇紫外
  • 3篇紫外-可见分...

机构

  • 32篇广东药学院
  • 2篇广东益和堂制...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深圳市药品检...

作者

  • 32篇何洋
  • 9篇刘意
  • 7篇周洪波
  • 7篇宋凤兰
  • 6篇房志坚
  • 5篇何琳
  • 5篇孙悦
  • 4篇李慧珊
  • 4篇李萍
  • 3篇曾桂先
  • 2篇易运红
  • 2篇陈思华
  • 2篇黄娟萍
  • 2篇林育如
  • 2篇黄敬聪
  • 2篇曹演威
  • 2篇沈海辉
  • 1篇朱静
  • 1篇祝宝福
  • 1篇叶奕芬

传媒

  • 9篇广东化工
  • 5篇广州化工
  • 3篇华西药学杂志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海峡药学
  • 2篇沈阳药科大学...
  • 2篇中药材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辽宁化工
  • 1篇广东药学院学...
  • 1篇化工中间体
  • 1篇现代中药研究...
  • 1篇今日药学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3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6篇2011
  • 4篇2010
  • 8篇2009
  • 1篇2008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绿原酸稳定性研究被引量:12
2009年
研究绿原酸(AC)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条件下50%乙醇溶液中AC的含量,比较含量变化。影响CA稳定性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氧化剂、温度、日光;氧化剂使CA的不稳定性增加;在pH=3的条件下,氧化剂对CA含量影响明显变小,CA的含量在4天内仍大于90%。
刘意曾桂先宋凤兰何洋
关键词:绿原酸稳定性高效液相色谱法
正交设计法优选火炭母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利用正交设计法优选火炭母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以芦丁为对照,硝酸铝为显色剂,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510 nm处测定总黄酮的含量。采用L9(34)正交实验设计,以火炭母中总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4个因素对提取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为70%,料液比1∶40,提取时间为1.5 h,提取温度95℃。结论优选工艺简单、易行、经试验重复性好,为进一步的工艺开发提供了较好的参考价值。
严慧如黄丹丹何静娜何洋
关键词:火炭母总黄酮
三豆饮抗氧化活性的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研究三豆饮水煎液不同部位(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的抗氧化能力大小,探讨隔夜变性的原因。方法分别用还原能力测定法、DPPH自由基清除法、羟自由基清除法来评价各部位抗氧化性大小,并对隔夜样品进行测定。结果正丁醇部位抗氧化活性最高,其次是乙酸乙酯部位;隔夜放置后的样品抗氧化性均比当天样品低,可能是"隔夜变性"的原因。结论三豆饮的抗氧化性可能是药效原因之一,文章可为三豆饮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
容月庆沈海辉何洋刘桂联孙悦
关键词:抗氧化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三豆饮抗氧化活性的研究Ⅱ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测定三豆饮随煎煮时间的延长,水煎液中黄酮、多糖含量以及抗氧化性的变化,以分析其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Al(NO3)3比色法测定黄酮的含量;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并根据Fenton反应,测定三豆饮抗氧化能力随煎煮时间的变化。结果:随煎煮时间延长,三豆饮水煎液中黄酮含量先增后减,多糖含量递增,抗氧化性递增。结论:三豆饮起抗氧化作用的主要贡献可能是多糖。
沈海辉容月庆何洋杨泽君李思敏孙悦
关键词:黄酮多糖抗氧化性
金钮扣的薄层色谱鉴别及其绿原酸的测定
2012年
目的薄层鉴别金钮扣药材并测定其中绿原酸的含量。方法采用TLC法定性鉴别,HPLC法测定绿原酸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鉴别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供试品显相同的黄绿色荧光斑点。绿原酸1~60μg·mL-1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6%,RSD=0.71%。结论所用方法准确可靠、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可有效控制金钮扣药材的质量。
何洋刘建雄周洪波李萍李慧珊房志坚
关键词:金钮扣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绿原酸
车前草药材的质量标准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对车前草药材质量标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车前草进行定性鉴别,展开剂为乙酸乙酯-石油醚(30~60℃)-甲酸(10∶15∶1,V/V),显色剂为1%氯化铝乙醇溶液;采用HPLC法测定车前草药材中木犀草素的含量,色谱柱为Alltech Apollo C18(4.6 mm×250.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溶液(55∶45,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49 nm,柱温为35℃。[结果]薄层色谱鉴别中,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品、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示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木犀草素在1.05~21.00μg/ml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9.60%,RSD值为1.70%。[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可有效控制车前草药材的质量。
何洋黄敬聪叶奕芬李慧珊李萍孙悦
关键词:车前草薄层色谱法HPLC木犀草素
竹壳葫芦茶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竹壳葫芦荼质量标准. 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竹壳葫芦茶中的救必应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竹壳葫芦茶中的槲皮素进行含量测定. 结果:TLC结果显示竹壳葫芦荼在与...
何琳宋凤兰何洋林育如陈思华
关键词:救必应槲皮素
文献传递
正交设计法优选金钮扣中总皂苷的提取工艺研究
2013年
用正交设计法优选了金钮扣中总皂苷的提取工艺:以齐墩果酸为对照,香草醛-高氯酸法显色,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550 nm处测定总皂苷含量,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不同因素和水平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60%乙醇,50倍量,回流提取3次,1.5 h/次。结论该工艺简单易行,重复性好,对进一步的工艺开发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何洋周洪波房志坚
关键词:金钮扣总皂苷正交试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HPLC法同时测定金钮扣中芦丁和异槲皮苷的含量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金钮扣中芦丁和异槲皮苷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Agela Promosil C_(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质量分数为0.2%的磷酸溶液(体积比为15:85),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60 nm,柱温为35℃。结果芦丁和异槲皮苷的质量浓度分别在0.032~1.920 mg·L^(-1)(r=0.999 5)和0.800~48.000 mg·L^(-1)(r=0.999 5)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2%和99.7%,RSD分别为1.0%和1.5%。结论本方法可作为金钮扣的质量控制方法之一。
何洋周洪波刘建雄李慧珊李萍房志坚
关键词:金钮扣芦丁异槲皮苷高效液相色谱法
金钮扣的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研究金钮扣的化学成分。方法以95%乙醇提取,应用硅胶、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法进行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金钮扣95%乙醇提取物的氯仿和乙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Ⅰ)、水杨酸(Ⅱ)、异香草酸(Ⅲ)、金色酰胺醇酯(Ⅳ)、N-反式阿魏酸酪酰胺(Ⅴ)、N-反式-对-香豆酰基酪胺(Ⅵ)、N-反式-对-香豆酰基章鱼胺(Ⅶ)、绿原酸(Ⅷ)、(25S)-螺甾烷-5-烯-3β-醇-3-O-[β-D-吡喃葡萄糖基-(1→6)-O-β-D-吡喃葡萄糖苷](Ⅸ)。结论化合物Ⅱ、Ⅲ、Ⅳ、Ⅷ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周洪波王峰何洋汤建平房志坚
关键词:茄科金钮扣化学成分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