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永波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文系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文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篇艺术
  • 2篇议论
  • 2篇幽默
  • 2篇审丑
  • 2篇围城
  • 2篇讽刺
  • 2篇讽刺幽默
  • 2篇《围城》
  • 1篇代词
  • 1篇艺术世界
  • 1篇艺术形式
  • 1篇人称代词
  • 1篇诸侯
  • 1篇自称词
  • 1篇左传
  • 1篇外交
  • 1篇文化批判
  • 1篇《左传》
  • 1篇本义

机构

  • 3篇延边大学

作者

  • 3篇何永波
  • 1篇董淑华

传媒

  • 2篇延边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4
  • 1篇2002
  • 1篇199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审丑:《围城》的艺术世界
本文以美学审丑的角度,论述丑在《围城》中的地位,意在指出人类的生存困境和精神危机。文章从审丑与《围城》、《围城》的审丑艺术、审丑的价值取向三个主要层面详尽了钱钟书先生在《围城》中的审丑艺术世界。 ...
何永波
关键词:审丑讽刺幽默议论文化批判
文献传递
“寡人”探微被引量:1
1998年
词的本义或古义是词的本质特征,决定着词的使用特点和多方面的特点。古汉语文字学主要依靠字形来推断词的本义。然而汉字保留下的字型有限,因此借助于历史文献来推断词的本义是发现词的本义的另一种手段。本文意在以先秦时的典范文学作品《左传》为语料,分析“寡人”的使用特点,而该词在《左传》中某种高频率的使用特征恰好反映了该词较古时期的词义特点,同时借以再认识汉以后儒家学者对某些词义注疏的准确性。
董淑华何永波
关键词:《左传》诸侯外交人称代词自称词
试论《围城》的审丑艺术形式被引量:2
2004年
钱钟书在《围城》中运用讽刺幽默的艺术形式、比喻的修辞手法以及"画外音"般议论的表达方式,使《围城》中的丑在艺术中产生了强烈的美感,从而完成了对丑恶的审视和批判。
何永波
关键词:《围城》讽刺幽默议论审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