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建军

作品数:15 被引量:54H指数:3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农业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艺术
  • 4篇文化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7篇艺术
  • 6篇当代艺术
  • 4篇文化
  • 3篇中国当代艺术
  • 2篇叙事
  • 2篇文化策略
  • 2篇文化自觉
  • 2篇美术
  • 1篇稻作
  • 1篇叙事模式
  • 1篇遗迹
  • 1篇艺术表达
  • 1篇艺术创作
  • 1篇艺术史
  • 1篇艺术展
  • 1篇意境
  • 1篇造物
  • 1篇哲学家
  • 1篇设计学
  • 1篇实验教学

机构

  • 15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中国民航大学

作者

  • 15篇任建军
  • 3篇肖丰
  • 2篇覃琴
  • 1篇陈晓娟
  • 1篇蔡敏
  • 1篇李佳
  • 1篇马浩然
  • 1篇吴青
  • 1篇岳中生
  • 1篇高尚

传媒

  • 3篇华中师范大学...
  • 3篇天津美术学院...
  • 3篇实验室科学
  • 1篇南京艺术学院...
  • 1篇中国出版
  • 1篇湖北第二师范...
  • 1篇美育研究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18
  • 2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4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意境”与“意派”的比较看传统批评话语的当代转型
2010年
近代以来的批评常用词"意境"发自于古典诗学,当代艺术批评新语词"意派"则是针对当代抽象艺术,两者虽"各执一词",但都是传统批评话语经历现代性发展之后的产物。本文从语言学和批评学两个角度将二者作一个比较,借此透视当代艺术批评理论"重回传统"的趋势,探索传统批评话语在当代转型的途径。
陈晓娟任建军蔡敏
关键词:意境
美术专业实验室资源整合的探索被引量:13
2011年
该文着力探讨如何使实验室在满足和方便教学的同时,又符合所在大学统一的实验室管理体制。文章主要从实验室队伍建设方面的人力资源整合以及设备使用和实验室开放方面的教学资源整合两方面深入展开分析。
任建军覃琴
关键词:资源整合
中国方式:从文化策略到文化自觉的当代艺术实践
所谓“中国方式”(China Style),广义上是指文化的交流方式,是人们基于中国文化的现实处境,应对国际多元文化潮流,思考中国当代文化应以何种形态参与国际交流时引发的一个概念和范畴。狭义上是指艺术的表达方式,指具有中...
任建军
关键词:当代艺术艺术创作文化策略
文献传递
无妄之境——对马浩然作品的解读
2015年
马浩然一个时期的绘画是以自我设限与自我否定的态度表达对人的生存状态、社会环境等问题的关注,有关现实的各种"旧闻"被处理成似曾相识的现场情境。审视这些画面,异化的图景似乎都貌似规整却又出乎情理之外,没有视觉的冲动,没有乌托邦式的柔情。它是一种赤裸裸的关于恶的现实表征,是人性中缺乏怜悯与生命舒张的现实感受。
任建军
关键词:疏离感冷暴力
香港巴塞尔艺术展见略——图像视觉的衰微
<正>所谓"见略",取"见闻略记"之意。首届香港巴塞尔艺术展(Art Basel Hong Kong)于2013年5月23日至26日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有超过245间世界顶级艺廊参展(香港本地有26家艺廊参展),展出超过...
任建军陈晓娟
文献传递
新造物:以生物为媒介的实验艺术被引量:3
2015年
用于艺术家创作的有机物质,如细菌、细胞株、有机分子、体液和组织、人体标本、活体动物等,都可算作生物媒介。生物媒介艺术是以生物的活性状态为媒介,表达某种生命意识以及与人类命运攸关的哲学思考。随着生物媒介与生物学、化学、医学、实验心理学等学科以及高科技设备相结合,扩展使用到诸如装置艺术、新媒体艺术、行为艺术等当代艺术类型中,生物媒介艺术呈现出更加复杂的局面,同时,它也凭借着其独特的表现力和永无平息的争议性,引来无数的关注。
任建军李佳肖丰
关键词:实验艺术
中国方式:中国当代艺术一个现实的文化策略被引量:13
2006年
中国方式的艺术扮演着中国当代文化的“国际主义”的先锋角色,并且以自身的方式为文化交流搭建了一个现实性的平台。它意在唤醒中国传统文化的心智,进行现代性的转型,并以他者能够“读懂”且感兴趣(中国概念)的方式呈现。“中国方式”承载了中国当代文化价值观,使“他者”重新认识中国——一个开放的、现代的、有历史沉淀和当代智慧的中国新文化形象。
肖丰任建军
关键词:文化策略当代艺术
“中国方式”的文化自觉及其叙事模式被引量:1
2016年
新时期以来,受西方后现代主义观念的影响,中国当代艺术参照西方当代艺术的观念和表现形式,塑造着自身的当代文化形象,在参与国际文化交流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传达自身文化的价值和意义,表现为对传统文化的回望、自觉与重构,并视之为中国当代文化的建构及其发展的内在诉求,形成了特有的叙事模式。
吴青任建军
关键词:文化自觉当代艺术
当代艺术图像叙事的转向——以肖丰《中国魅影》系列为例证的检视
2015年
今天,大多数的当代艺术作品是图像式的表达,作者无须在作品中承担"何为艺术"的问题,也无须过于炫技,其作品的意义不在于图像本身的可视情节,而是把图像作为视觉中介,引发对现实的思考,刺激观者对日常无意识事物的关注,从而获得思想和理解力的解放。肖丰的油画作品《中国魅影》系列,在同一作品中呈现出两种图式,本文归结为"图像资源的借用与转换"和"图像视觉的参照与检视"。这两种模式恰巧代表了中国当代艺术发展进程中的两种典型的图像叙事经验。
任建军高尚岳中生
关键词:图像叙事图像转向中国当代艺术
看与被看的视觉逻辑——关于中国当代艺术史的写作范式与问题探讨
2018年
中国当代艺术经历了三十年的发展,如何书写它的历史已成为当下学界热切关心的话题。艺术批评家率先出版了诸多不同时代分期的"中国当代艺术史",但这些著作在那些视名家名作、风格流派及黑格尔美学原则为写作要义的学院艺术史家来看,则史味阙如。本文从文本批评的角度,梳理其中以"史"为名的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的著作,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的写作范式,以参与到对中国当代艺术史书写热潮的讨论中。
任建军马浩然
关键词:当代艺术集体表象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