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付璐露

作品数:12 被引量:70H指数:4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会议论文
  • 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地磁
  • 5篇古地磁
  • 4篇地球化
  • 4篇地球化学
  • 4篇中生代
  • 4篇晚中生代
  • 3篇地质意义
  • 3篇岩石
  • 3篇晚中生代以来
  • 3篇基性
  • 3篇基性岩
  • 3篇白垩世
  • 2篇东南
  • 2篇东南部
  • 2篇岩墙
  • 2篇岩墙群
  • 2篇岩石磁学
  • 2篇中国东南
  • 2篇中国东南部
  • 2篇三叠

机构

  • 12篇浙江大学
  • 2篇教育部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作者

  • 12篇付璐露
  • 9篇沈忠悦
  • 7篇唐立梅
  • 7篇董传万
  • 7篇程晓敢
  • 4篇陈汉林
  • 4篇杨树锋
  • 2篇荆显辉
  • 2篇贺丽
  • 1篇饶刚
  • 1篇李世琴
  • 1篇唐鹏程
  • 1篇汪新

传媒

  • 2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地质学报
  • 1篇地质科学
  • 1篇岩石学报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年份

  • 1篇2013
  • 5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海南岛白垩纪古地磁结果及其构造地质意义被引量:8
2010年
对海南岛地区白垩系鹿母湾组和报万组碎屑岩219个独立定向岩芯样品(29个采点)的岩石磁学和古地磁学研究表明,白垩纪的碎屑岩以赤铁矿为主要载磁矿物。逐步热退磁分析表明,绝大多数样品可分离出特征剩磁分量。综合前人的结果,获早白垩世特征剩磁方向D=6.5°,I=42.7°,κ=73.4,α95=8.2°;晚白垩世特征剩磁方向D=6.7°,I=44.7°,κ=125.5,α95=5.4°。其早白垩世古纬度24.8°(+6.2°/-5.8°),晚白垩世古纬度26.3°(+4.6°/-4.0°);均位于现在地理位置以北约5°~6°。与华南板块东南缘白垩纪的古地磁数据对比表明,晚白垩世海南地块仍是华南板块的一部分。海南岛白沙断裂东西两侧早白垩世古地磁数据的差异,表明存在一个北东向的构造走滑带,白沙断裂可能是华南沿海北东向构造带的南延部分。海南岛白垩纪古地磁结果也表明,相对印支地块,海南岛在早白垩世时发生了25°左右局部顺时针旋转。推测此局部旋转很可能与晚侏罗世—晚白垩世早期,印度洋开始第一次海底扩张,印度板块向北运动有关。
付璐露沈忠悦贺丽董传万程晓敢唐立梅杨树锋
关键词:白垩纪古地磁
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构造伸展作用——来自海南岛基性岩墙群的证据被引量:27
2010年
论文在系统地分析了海南岛文市、叉河、三亚地区的三处基性岩墙群的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岩墙群的来源和其反映的地球动力学背景。文市岩墙群形成于约101Ma,叉河和三亚岩墙群形成于约93Ma;主量元素化学特征显示它们属碱性系列,微量元素化学特征为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Sr、K、Rb、Ba、Th),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Sr-Nd同位素组分显示其源区具有EMⅡ特征。这两期岩墙群的存在,显示了海南岛地区在早白垩世晚期和晚白垩世早期存在两次构造伸展事件。海南岛90Ma左右的岩墙群与广东、福建同时代的岩墙群构成中国东南沿海90Ma广泛发育的、呈近北北东向展布的岩墙群带,它们具有相同成因机制,指示中国东南部在90Ma左右时经历了强烈区域性拉张作用;这些岩墙群虽来源于不同的地幔源区,但均与俯冲流体交代作用有关。
唐立梅陈汉林董传万沈忠悦程晓敢付璐露
关键词:锆石U-PB定年岩石地球化学基性岩墙群晚白垩世
海南岛中三叠世造山后伸展作用:双峰式侵入岩的年代学及地球化学制约被引量:17
2013年
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对海南岛兴隆双峰式侵入岩进行了岩石学、年代学、地球化学方面的研究,并初步探讨其构造意义.呈双峰式的辉绿岩体与花岗岩体分别由独立的基性岩浆和酸性岩浆形成,在两者接触之处发生了局部的岩浆机械混合;辉绿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238±2)Ma,花岗岩的为(234±2)Ma,两者形成于同一构造岩浆作用事件;侵入岩的Si2O含量呈双峰式,微量元素特征表明它们形成于造山后伸展环境,其Sr-Nd同位素组成具有EMⅡ型富集地幔特征,其源区可能受到了俯冲流体交代作用的影响.兴隆侵入岩的形成指示海南岛中三叠世处于造山后伸展的构造环境,其形成与岩石圈伸展减薄背景下玄武质岩浆的底侵作用有关.
唐立梅陈汉林董传万杨树锋沈忠悦程晓敢付璐露
关键词:中三叠世造山后
海南岛晚中生代以来古地磁结果及其构造地质意义
<正>海南岛中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对于探讨其与华南地块的关系非常重要。我们对海南岛中生代下白垩统的鹿母湾组和上白垩统的报万组红色砂岩(白沙盆地、定安盆地和琼海盆地)及新近系和更新统的玄武岩共509个定向岩芯样品进行了等温剩...
付璐露沈忠悦贺丽董传万程晓敢唐立梅杨树锋
文献传递
南天山库车坳陷吐孜玛扎剖面磁性地层学研究
位于南天山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西段的吐孜玛扎背斜,其北翼出露地层(即吐孜玛扎断层上盘)主要由库车组泥岩、砂岩及西域组砾岩组成,总厚度达1900m,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为经历区域剥蚀后沉积的地层被后续逆冲断层推覆至地表...
饶刚沈忠悦汪新唐鹏程裴仰文付璐露李世琴
塔西南乌鲁克恰提海相白垩系-古近系剖面磁组构特征
<正>塔西南位于天山南麓与昆仑山北麓两大山系的结合部位,地理位置特殊。受天山与昆仑山二者构造作用的影响,该地区样品的磁组构必然会有所反映,具有较好的研究价值。同时塔西南乌鲁克恰提地区白垩系-古近系海相沉积厚度最大,地层发...
付璐露沈忠悦王伟荆显辉
文献传递
海南岛北东向构造的存在:早白垩世古地磁证据
前人对海南岛地质主要强调了其东西向的构造带。海南的东西向构造自北往南可分为王五—文教构造带,昌江—琼海构造带,尖峰—吊罗构造带和九所—陵水构造带。汪啸风等认为海南东西向构造形迹规模较大,除少数可能形成于晋宁期和加里东期外...
付璐露沈忠悦董传万程晓敢唐立梅杨树锋荆显辉
中国东南部白垩世伸展构造作用——来自海南岛基性岩墙群的证据
基性岩墙群起源于地球深部,侵位于不同的地壳层次,是深源岩浆浅部侵位之产物,也是伸展构造的标志,具有重要的构造演化意义。对不同地区的基性岩墙群进行精确的定年可以限定构造演化的时空格局,对基性岩墙群元素地球化学的研究可以为上...
唐立梅陈汉林董传万沈忠悦程晓敢付璐露
关键词:地球化学基性岩墙群
塔里木盆地北部含油砂岩和不含油砂岩的磁性矿物特征
<正>油气进入使岩石的磁性增强已有不少的报道。然而,对塔里木盆地北部15口不含油的岩芯样品和5口含油岩芯油浸砂岩样品中800块标本的磁化率和天然剩磁测量,20个代表性样品的磁化率随温度变化(χ-T)曲线、剩磁强度随温度变...
付璐露沈忠悦袁明永荆显辉
文献传递
海南岛晚中生代以来古地磁结果及其构造意义
海南岛位于华南板块的最南端,处于欧亚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板块的交界部位,中生代以来具有复杂的地质构造演化历史。本文应用古地磁技术方法对海南岛晚中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进行了研究,为探讨印支半岛和华南陆块构造演化、亚洲东部大...
付璐露
关键词:中生代新生代古地磁岩石磁学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