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付勇

作品数:63 被引量:164H指数:7
供职机构: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兰州军区医药卫生科研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0篇医药卫生
  • 5篇生物学

主题

  • 18篇细胞
  • 16篇免疫
  • 15篇肝癌
  • 12篇酸酶
  • 12篇核酸
  • 12篇核糖
  • 12篇核糖核酸
  • 12篇核糖核酸酶
  • 11篇蛋白
  • 10篇抗肝癌
  • 10篇核酸酶
  • 9篇免疫毒素
  • 9篇肝细胞
  • 8篇肿瘤
  • 8篇病理
  • 7篇单链
  • 7篇重组免疫毒素
  • 6篇胃癌
  • 5篇预后
  • 5篇胃癌组织

机构

  • 38篇兰州军区乌鲁...
  • 30篇第四军医大学
  • 10篇第四军医大学...
  • 5篇石河子大学
  • 4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沈阳药科大学
  • 2篇山东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解放军第15...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解放军第30...
  • 1篇塔城地区人民...
  • 1篇开封市中心医...

作者

  • 63篇付勇
  • 25篇刘彦仿
  • 17篇邹赛英
  • 16篇赵君
  • 15篇杨守京
  • 13篇张培谊
  • 13篇苏雪梅
  • 10篇赵海华
  • 8篇李锴男
  • 7篇苏勤
  • 6篇张桂红
  • 6篇王玉兰
  • 6篇卢宁
  • 6篇唐新萍
  • 6篇高文华
  • 5篇周萍
  • 4篇岳新华
  • 4篇刘江伟
  • 3篇曾利洪
  • 3篇刘维永

传媒

  • 6篇西北国防医学...
  • 5篇现代生物医学...
  • 3篇肿瘤研究与临...
  • 3篇肿瘤防治杂志
  • 3篇临床军医杂志
  • 3篇医学研究生学...
  • 3篇现代肿瘤医学
  • 2篇生物技术通讯
  • 2篇诊断病理学杂...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临床与实验病...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细胞与分子免...
  • 2篇国外医学(生...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年份

  • 4篇2016
  • 7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6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1篇2006
  • 2篇2005
  • 10篇2004
  • 5篇2003
  • 2篇2002
  • 3篇2001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来源于中国青蛙的一种核糖核酸酶新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张桂红付勇刘彦仿
关键词:核糖核酸酶
EGFR、CEA、p5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8
2015年
目的:探讨EGFR、CEA和p5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90例胃癌组织中EGFR、CEA和p53的表达,分析EGFR、CEA和p53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对64例中晚期胃癌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结果:90例胃癌组织标本中EGFR、CEA和p5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6%、74.4%和53.3%。EGFR的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病理分期密切相关(P<0.05);CEA阳性表达与胃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p53蛋白表达与胃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病理分期密切相关(P<0.05)。EGFR、CEA的高表达与患者术后生存期<3年相关(均P<0.05)。EGFR的表达与CEA和p53均呈正相关(r=0.280,P=0.008;r=0.230,P=0.030)。单因素分析显示EGFR、CEA和p53均为影响中晚期胃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多因素分析表明EGFR和CEA是影响中晚期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联合检测EGFR、CEA和p5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有助于胃癌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
高文华付勇谷翠华卢宁
关键词:胃癌EGFRCEAP53
高寒环境实验兔骨骼肌火器伤组织病理学观察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高寒低温干燥自然条件下,火器伤病理组织学变化特点,为临床救治及预防冻-火器复合伤提供依据。方法:对一组实验兔,在-18℃~-22℃低温干燥自然条件下,用5.62 mm小口径手枪,距0.5cm射击双后肢,制做冻-火器复合伤模型;观察骨骼肌火器伤病理组织学改变及超微结构特征。结果:高寒低温干燥自然条件下冻-火器复合伤的病理改变,挫伤区组织以坏死为主,震动区以变性为主。提示高寒低温环境肌组织火器伤病理改变是火器与高寒低温共同引起损伤,高寒条件加剧损伤程度;而在创伤肌组织震荡区中,仍保存较多的肌性修复功能,呈现以肌巨细胞增生性为主的修复过程。结论:高寒干燥自然条件下早期脱离高寒环境,可以较好地减轻或预防冻-火器复合伤的程度。
张培谊付勇邹赛英唐新萍张东辉王玉兰赵海华
关键词:骨胳肌火器伤
抗肝癌hdsFv融合hEDN重组免疫毒素对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2005年
目的:探讨重组免疫毒素hdsFv-hEDN在大肠杆菌中的可溶性表达和纯化,观察其体外杀伤作用。方法:利用IPTG诱导hdsFv-hEDN免疫毒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诱导转化菌经超声碎菌、离心、N i-NTA Agarose亲合层析等步骤纯化,并通过SDS-PAGE和W estern-b lot进行分析及检测。采用MTT比色法观察其对人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IPTG诱导后,hdsFv-hEDN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可溶性表达,表达量为8%。表达产物纯化后,纯度达到基本均一。MTT结果表明,其对人肝癌细胞具有一定的杀伤作用。结论:本研究实现了hdsFv-hEDN重组免疫毒素在大肠杆菌中的可溶性表达及纯化,获得了具有一定杀伤作用的抗肝癌重组免疫毒素。
付勇苏雪梅刘彦仿杨守京赵君李锴男邹赛英
关键词:免疫毒素单链抗体
食管下段颗粒细胞瘤1例被引量:2
2006年
付勇岳新华张培谊王玉兰邹赛英
关键词:食管肿瘤颗粒细胞瘤病例报道
联合骶尾骨切除治疗盆腔异位胃囊肿一例
2008年
资料与方法 患者女性,28岁。因下腹部胀痛不适1个月,B超发现盆腔左侧囊性占位性病灶1周而于2006年8月7日入院。患者于1998年5月因肝包虫病行肝包虫内囊摘除术,2001年7月因盆腔包块在外院行剖腹探查术,术后病理检查:腹膜后中肾源性囊肿。患者此次入院除下腹部正中轻度压痛外,查体未发现其他异常。CT检查:
刘江伟张永久付勇邹赛英
关键词:盆腔异位切除治疗胃囊肿骶尾骨肝包虫内囊摘除术术后病理检查
低温环境下放射性与火器复合伤后细菌学改变的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观察低温环境下放射性与火器复合伤(下称放火器复合伤)后伤道及血液细菌学变化特点,为其临床救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30只新西兰大白兔制备低温放火器复合伤动物模型,分别于致伤后0、4、8、16、24、48 h进行实验动物体温变化动态观察,伤道及血液中的细菌定性培养及菌群种类分析。结果低温放火器复合伤动物体温伤后明显升高,伤后4 h平均体温达(39.47±0.39)℃,体温变化趋势非常显著。伤后4 h,伤道局部分泌物中细菌为表面菌群,伤后8 h检测到肠道菌群。血液中出现细菌的时间为伤后8 h,既有表面菌群,又有肠道菌群。结论低温放火器复合伤后体温升高明显,细菌感染较严重,细菌入血时间早,肠道细菌容易入血,处理应尽早清创,早期合理使用广谱抗生素。
付勇苏雪梅刘振祥张培谊赵海华邹赛英
关键词:低温环境火器复合伤细菌学体温变化新西兰大白兔
核糖核酸酶的抗肿瘤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03年
核糖核酸酶〔ribonuclease ,RNase〕是一类能够特异性切割RNA的酶 ,既有催化活性 ,又有细胞毒性。它们的生物学活性由激动剂和抑制剂所控制。迄今为止 ,已分离纯化出多种不同种类的RNase ,并对其结构和功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表明 ,其中BS RNase、Onconase和RC RNase等具有抗肿瘤作用 ,可作为细胞毒素进入肿瘤细胞 ,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因此RNase的研究为临床治疗肿瘤提供了新的前景 。
付勇
关键词:核糖核酸酶类血管生成因子抗肿瘤药
CD147和EGFR蛋白表达与胃癌转移和预后的关系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 探讨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CD147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3例胃癌和4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CD147和EGFR蛋白表达,并结合肿瘤的病理学行为和临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在胃癌组织中CD147和EGF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8% (49/63)和42.9%(27/63),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25.0%和0(x2 =27.851,P =0.000;x2=23.233,P=0.000).在胃癌组织中,CD147和EGFR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x2=5.992,P=0.014;x2=13.148,P =0.000)、TNM分期(x2=8.481,P=0.004;x2=14.589,P=0.000)、淋巴结转移(x2=5.270,P=0.022;x2 =20.261,P =0.000)和患者预后(x2=5.606,P =0.018;x2 =4.982,P=0.026)密切相关;CD147表达还与Ki-67增殖指数(x2=10.481,P=0.001)相关.CD147与EGFR的表达呈正相关(r=0.309,P=0.014).结论 CD147和EGFR表达与胃癌发生、转移和患者生存期密切相关,检测CD147和EGFR蛋白表达可作为判断胃癌预后的参考指标.
周萍付勇高文华卢宁
关键词:胃肿瘤预后表皮生长因子
抗肝癌hdsFv-hEDN重组免疫毒素对荷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2009年
目的:研究抗肝癌hdsFv-hEDN重组免疫毒素对荷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评价其作用为导向治疗药物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细胞接种于裸鼠皮下,建立荷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动物模型,随机分为hdsFv-hEDN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尾静脉注射hdsFv-hEDN和生理盐水,1次/日,共2周。比较各组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速度、肿瘤体积和重量,并计算肿瘤的抑制率。取各组裸鼠肿瘤组织,心,肺,肝,肾组织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结果:抗肝癌hdsFv-hEDN治疗组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抑制作用显著,肿瘤生长速度减慢,肿瘤体积从42.62±0.57mm3增加到74.28±2.59mm3、瘤重为155.82±14.43mg,而对照组肿瘤体积从41.94±0.91mm3增加到127.42±4.81mm3、瘤重为283.28±15.21mg,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肿瘤体积抑瘤率和瘤重抑瘤率分别达到41.59±0.02%和45.51±0.09%。组织学观察抗肝癌hdsFv-hEDN组肿瘤组织出现大片坏死,凋亡明显增加,心、肝、肺、肾等重要器官未见明显异常。结论:抗肝癌hdsFv-hEDN重组免疫毒素对荷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付勇苏雪梅刘彦仿赵君杨守京邹赛英
关键词:核糖核酸酶免疫毒素移植瘤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