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正松
- 作品数:55 被引量:862H指数:13
- 供职机构:安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天文地球水利工程更多>>
- 大学生旅游客源市场开发实例分析被引量:3
- 2009年
- 在校大学生是旅游客源市场的一个重要细分市场,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本文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河南安阳市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分析他们的出游方式、时段、目的地等特征,对其进行相关分析,并探讨了如何进一步开发大学生旅游客源市场。
- 莫君慧于正松
- 关键词:大学生旅游客源市场
- 高强度能源开发区河流径流量演变及其减流成因——以窟野河为例被引量:13
- 2014年
- 运用数理统计、Morlet小波分析、累积距平分析、Yamamoto、Mann-Kendall秩相关系数等方法研究了窟野河年平均径流量及其主周期和突变点变化情况,并通过模拟天然径流量求解了人类活动因子对河流径流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1950-2011年窟野河径流量呈波动下降趋势,存在丰枯位相交替的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径流变化的主周期依次为14,31,7,22年,径流量突变发生在1979年,1998年或1999年前后;2)窟野河天然径流量模拟结果显示,1985年以来窟野河人为活动影响程度的平均值明显高于1974-1985年的平均值,且1985年以来年平均径流量明显减少,说明高强度能源开发是导致窟野河减流的重要原因;3)窟野河流域气温、降水量的突变时间发生在1991年,其与径流量突变时间的不一致性再次证实了人类活动特别是大规模能源开发和地下水开采是导致窟野河减流的主要人文因子.
- 刘晓琼刘彦随李同昇于正松芮旸
- 关键词:径流量变化小波分析
- 中国旅游商品的现状分析与开发对策被引量:12
- 2007年
- 旅游商品发展是旅游业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旅游业发展较晚,旅游商品在旅游业的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还较低,这严重的影响了国家和地区旅游业的整体发展。所以,发展旅游商品成为国家和地区全面发展旅游业的关键所在。
- 于正松田广增
- 关键词:旅游商品
- 市域空间开发功能区的形成机理研究——以西安市未央区为例
- 2011年
- 目的探寻空间功能区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传统区划方法与空间分析技术结合的方法,在ARCGIS等软件的支持下进行空间功能区的划分。结果研究区空间功能区分布上具有"点"与"轴"共存、各组团职能特色明显、空间组合层次变化明显等特点。结论自然条件、发展基础、空间近邻效应、集聚与扩散作用和区域政策等因素对空间功能区的形成影响明显。
- 李献波李同升于正松
- 远程耦合视角下国际大豆贸易网络的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被引量:7
- 2023年
- 基于1995—2020年6个时间断面的国际大豆贸易关系矩阵,从远程耦合视角出发,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法识别大豆贸易远程耦合系统及其贸易流向与强度,分析国际大豆贸易网络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国际大豆贸易的远程耦合联系愈加广泛,但整体处于弱联结状态,网络凝聚性、连通性不断提高,具有一定的小世界结构特性;(2)大豆发送系统集中于少数美洲国家,大豆接收系统数量众多,主要分布于东半球,印度、南非等发展中国家作为贸易中介点外溢效应显著;以中国、巴西、美国为绝对核心,国际大豆贸易网络呈现明显的极化结构;(3)大豆贸易凝聚子群在空间上呈现出由碎片化小片区集合向地缘性大片区集聚的结构演变;(4)地理距离、制造业发展水平、大豆生产面积是大豆贸易网络演化的核心驱动因素,大豆生产面积对贸易量正向影响显著,地理距离对贸易关系负向作用明显,但在加权网中地理距离影响为正,意味着存在互补性的远距离系统之间耦合作用更强;(5)部分贸易国的大豆扩张面积与森林减少面积之间存在正向关系,尤其在巴西、巴拉圭、玻利维亚等南美洲出口国表现突出,大豆贸易将资源环境压力由众多亚欧进口国向少数南美出口国转移。
- 叶玮怡马恩朴廖柳文于正松
- 关键词:社会网络分析影响因素
- 基于“点-轴系统”理论的都市农业发展与规划研究——以西安秦岭北麓为例被引量:6
- 2013年
- 探讨点轴系统理论在都市农业规划中的运用,并以西安秦岭北麓都市农业核心区为例进行验证。构建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评价体系,以乡镇为单元进行都市农业发展水平定量测算,基于点轴系统理论,以重要交通线、河流等廊道为轴线,以都市农业发展中的科技和市场服务中心、休闲农业中心及重点农业科技园区作为点进行规划。提出了滦镇都市农业服务中心等8个一级节点,西安现代农业科技展示中心等16个二级节点,环山路沿线一级发展轴线,浐河、灞河等6条二级发展轴线。点轴系统理论对中小尺度上都市农业空间优化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于正松李同昇龙冬平刘晓琼
- 关键词:都市农业农业科技园区农业规划
- 基于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周至县猕猴桃产业发展模式探究被引量:2
- 2013年
- 在实地考察调研的基础上,梳理相关文献,并运用数理统计、比较研究等方法,对周至县猕猴桃产业发展的模式进行了有益探索,提出了周至县猕猴桃产业发展模式应是基于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以循环经济为基础的生态种植模式,扩优稳适的因地制宜型布局模式,行业协会协同的组织管理模式和以龙头企业引领的出口订单农业模式。以有效推进周至猕猴桃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申请,以达到增强产区总体实力及竞争优势的目的,并为陕西省果业发展提供新思路。
- 刘晓琼李同昇孟欢欢于正松芮旸
- 关键词: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猕猴桃产业
- 高强度能源开发区气候变化的人文驱动力分析及对策研究——以陕西省榆林市为例被引量:7
- 2014年
- 榆林市地处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区,是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和能源战略西移的核心区。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人类扰动等的强烈影响,榆林市气候变化中增温少雨现象较明显,加剧了区域水资源瓶颈的制约和脆弱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增加了区域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非稳性和敏感性,进而危及到区域能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采用数理统计、对比分析等方法,利用区域气象资料、能源开发系列数据,深入分析了1986年前后榆林市气候变化的人文驱动力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并基于研究结果和地方实际,提出了适应和减缓气候暖干化的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水资源优化配置等应对策略。研究结果可为榆林市及同类地区的优化发展提供参考。
- 刘晓琼刘彦随李同昇于正松
- 关键词:生态脆弱区气候变化
- 河南省乡村旅游地的空间分布规律及驱动力研究——以休闲农庄和魅力乡村为例被引量:9
- 2018年
- 选取河南省18个城市224个乡村旅游地作为研究对象,利用ArcGIS10.1空间分析平台,采用集中化指数、经济—地理联系率、人口—地理联系率等指标,探讨其空间分布规律及驱动力.结果表明:从均衡度来看,河南省乡村旅游地分布比较均匀且各市均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从空间分布来看,乡村旅游地主要集中在中部、北部和西部,形成以市区边缘旅游带、山地景区旅游带、过渡区旅游带以及小规模旅游带等4个旅游地带.影响空间分布的驱动力主要有自然驱动力和人文驱动力,其中自然驱动力包括地貌、地形、河流等因素,而人文驱动力则包括经济、人口、交通、政策、高级别景区的辐射等.通过整合旅游资源、打造精品线路、加强品牌建设等方面,有利于实现河南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 焦士兴连玉珍王安周张建伟于正松赵荣钦李中轩
- 关键词:驱动力乡村旅游地
- 传统工艺产业规模演变及空间演化机理——以河南省禹州神垕镇钧瓷产业为例被引量:4
- 2016年
- 传统工艺产业规模演变与空间演化机制探析是保护和传承的重要前提。以河南省禹州神垕镇钧瓷产业自唐代以来的发展历程为对象,引入路径依赖与蝴蝶效应理论,构建解释传统工艺产业规模演变的分析框架。研究结果表明:偶发事件所引致的蝴蝶效应比技术进步对其规模演进影响更大,进而形成的路径依赖多是非效率选择的,空间演变的主要动力是政策安排和技术进步。正式制度安排对其技术进步与集群形成有重要推动作用,但应注意其影响的两面性,减少对"地方性"特征的冲击。
- 于正松李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