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学钧
- 作品数:19 被引量:52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共安徽省委党校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网络社会中道德原则的演变被引量:21
- 2000年
- 严学钧
- 关键词:网络社会道德原则利己主义集体主义
- 关于职业流动的道德思考被引量:1
- 1988年
- 劳动力流动包括变动职业与不改变职业两种形式,前者即职业流动,其内涵概指一个职业群体进入另一职业群体这种劳动力职业和工种分布的演变。 职业流动是我国80年代正在发生的社会变迁的一个重要侧面。对于文化传统、职业结构、职业心理及与之适应的职业规范呈稳定态的社会。
- 严学钧
- 关键词:职业人格社会变迁从业者职业心理职业伦理
- 公平、正义与和谐社会被引量:8
- 2005年
- 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出发探索公平问题,需要关注这样几个基本问题:一是现代公平正义主要特征是什么,二是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何以可能,三是促进我国社会公平应当坚持的原则。因为公平正义是一个并非可以由我国传统政治或道德文化足证的现代问题,在中国和谐社会实践中定向作用取决于制度结构的现有条件。结合这样两个方面,才能为构建中国社会公平价值体系提供可靠的逻辑起点和实践进路。
- 严学钧
- 关键词:公平正义和谐社会底线公平
- 法律与道德关系中的背反与调适被引量:4
- 2004年
- 当代社会道德变迁的一个重要促变因素来自于法制建设的不断加强。法制对道德的影响不仅有保证和促进的方面,也存在某些负面因素:在法律与道德关系中存在局部的背反与冲突。通过对“背反现象”的分析与调适,不仅对于未来社会道德价值取向和伦理设计方向,而且对使法制产生预期的良好社会效果的问题,均可产生有益启示,从而推进和完善法制与德治的结合。
- 严学钧
- 关键词:法律道德
- 毛泽东和孙中山的知行观比较
- 1993年
- (一)在知、行范畴上,孙中山超过了封建社会哲学家的眼界但仍明显表现出民族资产阶级局限性,毛泽东在清算中国历史上包括孙中山在内的关于知行范畴遗产过程中完成了孙中山不能完成的使命,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改造了知行范畴,把它发展到一个崭新阶段。
- 严学钧
- 关键词:知行观《实践论》救国救民知难行易
- 目的中立与程序公平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中立”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价值主张,其主要含义是国家对诸“优良生活观念”保持中立,并由此拓展出世界观中立、制度中立、道德中立多重向度。从积极方面看,“目的中立”有利于保护公平竞争、培养公民理性、扩大政治认同;从消极方面看,则助长放任自流、个人主义及道德亏欠。其实,抽象地谈论“中立”并无实际意义,在何种范围内保持中立取决于实践过程及其效果。
- 严学钧
- 关键词:程序公平
- 应得正义与分配公平被引量:4
- 2007年
- 作为一种古老的正义观,应得正义在社会分配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为各种分配理论提供正当、合理性道义基础,它往往是与人们如何看待应得相关的。在初次分配中讨论应得,通常以贡献为主要依据;在再分配范围中申言应得,主要用在反对与限制某些不平等。分配正义总是处在应得原则与平等补偿之间。
- 严学钧
- 关键词:资格分配公平
- 诚实守信道德意蕴的现代转换及当代构建被引量:1
- 2003年
- 诚信的精神价值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内在超越,表现为现代诚信的社会性、价值中立性和理性特征。同时,诚信从规范到德性、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转换将推动民族精神现代化、产生新的公民德性。探索诚信道德的现代性、厘清诚信精神传统与现代的界限,不仅有助于人们对诚信规范的理性把握,而且为重建诚信提供科学依据。
- 严学钧
- 关键词:诚信现代社会公民道德建设上层建筑
- 公共性:社会整合的价值关切被引量:2
- 2008年
- 面对转型社会中的市场失序、价值失序,开展社会整合势属必然。由于"政府导控型"的社会整合在公共治理中起重要作用,所以提高社会整合力以建设和谐社会,就需要扩大公共性。这一要求从目的角度提出来,要求促使公共利益最大化;从原则角度提出来,应当以公共性为取向对合理化的整合行动进行矫正;从过程看,社会整合应当依靠民主程序、诉诸公众意见和集体意志。
- 严学钧
- 关键词:公共性价值共享资源整合社会整合
- 责任关怀的浮现与道德空间的应许之地被引量:2
- 2014年
- 尽管"集体诸善"价值序列中自由、自主选择貌似获得天然合理性,但其公共性不足、逃避义务局限随"个人主义的绽放"渐次暴露,因而需在权利的排他性与包容性之间作出某种调停。"对自由课以责任"开启善观念的审思,在自由与责任之间,责任及其公共善的诉求具有不可置疑的优先性。鉴于现代性中矛盾性、不确定性及公共选择中"集体虚弱",需要重建政治与道德的联系。共同善的危机与共契责任的浮现促使"社会自律"的来临,指引我们的"道德之手"借助于事实性与规范、亲近性与相异性的张力而获得生长,它所担当之沉重足以压倒自我主体的内在性与封闭性,通过延伸责任的边界使之包容外在、相异的存在者。
- 严学钧
- 关键词:公共善责任关怀道德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