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园园 作品数:17 被引量:111 H指数:8 供职机构: 安徽中医药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黄连解毒汤乙酸乙酯提取物抑制白念珠菌菌丝的形成 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探讨黄连解毒汤乙酸乙酯提取物(ethyl acetate extract of Huanglian Jiedu decoction,EAHD)对白念珠菌菌丝形成的影响。方法:以0,78,312,1 250 mg·L-1EAHD干预白念珠菌6 h,采用倒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及扫描电镜分别观察白念珠菌菌丝形态;固体培养基上观测菌落形态;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白念珠菌菌丝形成相关基因HWP1,ALS3,UME6,SUN41,CSH1,Ca PDE2的表达量。结果:312,1 250 mg·L-1EAHD可显著抑制白念珠菌菌丝的形成及菌落的形态;qRT-PCR检测显示1 250 mg·L-1EAHD使HWP1,ALS3,UME6,CSH1表达分别下调4.13,3.64,2.46,2.75倍,SUN41表达上调7.26倍,Ca PDE2表达无变化。结论:EAHD可能通过抑制HWP1,ALS3,UME6,CSH1等相关基因的表达来抑制白念珠菌菌丝的形成。 汪天明 严园园 施高翔 夏丹 邵菁 汪长中关键词:白念珠菌 菌丝 穿心莲内酯联合氟康唑抗耐药白假丝酵母菌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穿心莲内酯联合氟康唑抗耐药白假丝酵母菌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微量稀释法检测穿心莲内酯(AG)及联合氟康唑(FLC)对耐药白假丝酵母菌的MIC;采用罗丹明6G(Rh 6G)检测AG对耐药白假丝酵母菌CDR外排功能的影响;利用罗丹明123评估AG对耐药白假丝酵母菌MDR外排功能的影响;采用二氢罗丹明检测AG单用及联合FLC对耐药白假丝酵母菌活性氧(ROS)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AG联合FLC对耐药白假丝酵母菌外排泵相关基因CDR1、CDR2和MDR1表达的影响。结果 AG联合FLC抗耐药白假丝酵母菌呈相加作用;AG对CDR外排功能无影响;AG可抑制MDR外排功能;AG联合FLC能显著提高耐药白假丝酵母菌细胞ROS水平;AG与FLC联合作用于耐药白假丝酵母菌可下调CDR1和MDR1的表达量,上调CDR2的表达量。结论 AG联合FLC抗耐药白假丝酵母菌具有相加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外排泵及相关基因表达,提高胞内ROS水平有关。 施高翔 严园园 邵菁 陆克乔 张梦翔 汪天明 汪长中关键词:穿心莲内酯 氟康唑 ROS 外排泵 黄连解毒汤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白念珠菌毒力因子的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黄连解毒汤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白念珠菌毒力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极性溶剂萃取黄连解毒汤,检测抗白念珠菌活性;采用XTT法、平板计数法检测黄连解毒汤乙酸乙酯提取物(ethyl acetate extract of... 严园园关键词:白念珠菌 菌丝 文献传递 穿心莲内酯衍生物炎琥宁对大鼠体内白念珠菌生物膜的影响 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穿心莲内酯(AG)衍生物炎琥宁(YHN)对大鼠体内白念珠菌生物膜的影响。方法:构建白念珠菌生物膜大鼠皮下导管模型,采用YHN(40,20,10,5,2.5 mg·kg-1)腹腔注射治疗,设氟康唑(FLC)阳性对照组(80 mg·kg-1),7d后计数导管的菌落形成单位(CFU),XTT代谢法评估YHN对体外白念珠菌生物膜的影响;扫描电镜(SEM)观察YHN干预大鼠体内生物膜的形态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白念珠菌黏附相关基因ALS1,ALS3,HWP1,EAP1和MP65的表达量。结果:YHN组导管片上CFU明显少于空白组;XTT代谢活性也显示YHN组低于空白组,且呈剂量依赖性;扫描电镜照片显示YHN能显著减少白念珠菌对大鼠体内导管的黏附;qRT-PCR结果显示,YHN可下调ALS1,ALS3,HWP1,EAP1和MP65的表达量。结论:YHN能抑制大鼠体内白念珠菌生物膜。 施高翔 严园园 邵菁 张梦翔 陆克乔 汪天明 汪长中关键词:穿心莲内酯 白念珠菌 生物膜 穿心莲内酯对白念珠菌生物膜分散的影响 被引量:12 2014年 随着真菌感染日渐增多,白念珠菌的防治成为当前抗真菌感染的重点。该研究拟探讨中药单体穿心莲内酯(AG)对白念珠菌生物膜分散的影响。实验以微孔板结合医用导管片构建白念珠菌生物膜模型,分别通过XTT减低法和平板法发现1 000,500,250 mg·L^(-1)AG能不同程度的影响白念珠菌生物膜分散细胞的活性;以扫描电镜观察导管片残余生物膜形态结构,发现1 000,500,250 mg·L^(-1)AG能剂量依赖性的诱导白念珠菌生物膜的分散,且分散出的细胞以酵母相为主;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发现AG使HSP90表达上调,使UME6和PES1表达下调。该研究表明AG能一定程度的诱导白念珠菌生物膜分散。 施高翔 严园园 邵菁 陆克乔 张梦翔 汪天明 汪长中关键词:穿心莲内酯 白念珠菌 生物膜 龙胆泻肝汤不同提取部位对白念珠菌生物膜的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16 2014年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提取物体外对白念珠菌生物膜形成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XTT法和微量稀释法筛选龙胆泻肝汤各提取部位的抗菌活性并检测各提取物对白念珠菌生物膜的抑制作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其黏附相关基因ALS1和菌丝形成基因SUN41的表达量。结果:龙胆泻肝汤用石油醚、水、正丁醇、甲醇及乙酸乙酯提取部位对白念珠菌浮游菌的MIC分别为>1 000,>1 000,>1 000,125,125 mg·L-1;对白念珠菌生物膜的SMIC50分别为>1 000,>1 000,>1 000,500,500 mg·L-1;SMIC80分别为>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 mg·L-1;1 000 mg·L-1的乙酸乙酯提取物能明显抑制黏附相关基因ALS1和菌丝形成基因SUN41的表达。结论:龙胆泻肝汤抗白念珠菌生物膜的活性部位为乙酸乙酯提取部位。 俞丽华 陆克乔 施高翔 严园园 何亮 邵菁 汪天明 汪长中关键词:龙胆泻肝汤 白念珠菌 生物膜 穿心莲内酯对白假丝酵母菌氟康唑耐药株黏附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中药有效成分穿心莲内酯(Andrographolide,AG)对白假丝酵母菌黏附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XTT减低法分别评价AG对白假丝酵母菌早期黏附的影响;倒置显微镜观察该药对生物膜形成的早期形态学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其黏附相关基因ALS3、EAP1、ALS1的表达量。结果 AG对白假丝酵母菌2 h的早期黏附的干预作用较明显;qRT-PCR结果表明AG可显著抑制ALS3、EAP1的表达,但对ALS1的表达具有促进作用。结论 AG可能通过抑制白假丝酵母菌某些黏附基因的表达而抑制其早期黏附。 严园园 施高翔 邵菁 汪天明 汪长中关键词:穿心莲内酯 穿心莲内酯对白念珠菌群感效应及相关毒力基因的影响 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研究穿心莲内酯(andrographolide,AG)对白念珠菌群感效应(quorum sensing,QS)及相关毒力基因的影响。方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AG干预白念珠菌不同时间后法尼醇和酪醇的含量变化;qRT-PCR检测QS调节的相关毒力基因CHK1,PBS2,HOG1的表达。结果:白念珠菌生长2 h时法尼醇和酪醇分泌量较少,AG作用后变化不明显;12 h后分泌量最高,24 h回落。不同浓度AG干预后,法尼醇含量降低,酪醇升高,呈现剂量依赖性,其中1 000 mg·L-1AG效果均最明显。qRT-PCR结果显示,1 000 mg·L-1AG在2,12,24 h时分别使CHK1下调2.375,3.330,4.043倍;PBS2下调2.010,4.210,4.760倍;HOG1变化不明显。结论:AG可抑制法尼醇的分泌及促进酪醇的分泌,下调QS相关的毒力基因CHK1,PBS2的表达。 严园园 施高翔 邵菁 陆克乔 张梦翔 汪天明 王斌 汪长中关键词:穿心莲内酯 白念珠菌 酪醇 姜黄素对5种非白念珠菌菌丝及生物膜形成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5种非白念珠菌菌丝及生物膜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测定姜黄素对热带念珠菌Candidatropicalis、光滑念珠菌C.glabrata、近平滑念珠菌C.parapsilokis、克柔念珠菌C.Krusei、季也蒙念珠菌C.guilliermondii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以及抑制50%生物膜浓度(SMIC50),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姜黄素对非白念珠菌菌落形态的影响,利用倒置显微镜与扫描电镜分别观察姜黄素对非白念珠菌菌丝形成以及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结果姜黄素对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季也蒙念珠菌的MIC分别为64、128、256、256、128μg/m L;SMIC50分别为512、512、>512、>512、512μg/m L;倒置显微镜与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姜黄素对5种非白念珠菌菌丝以及生物膜的形成均有抑制作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姜黄素能抑制这5种非白念株菌在固体培养基上菌落周边菌丝的形成。结论姜黄素对5种非白念珠菌菌丝及生物膜的形成具有抑制作用。 张梦翔 施高翔 严园园 陆克乔 邵菁 汪天明 汪长中关键词:姜黄素 菌丝 光滑念珠菌 近平滑念珠菌 克柔念珠菌 黄连解毒汤醋酸乙酯提取物对白色念珠菌毒力因子的作用 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黄连解毒汤醋酸乙酯提取物(ethyl acetate extract of Huanglianjiedu Decoction,EAHJD)对白色念珠菌毒力因子的作用。方法分别采用卵黄培养基法检测磷脂酶(PL)活力、牛奶平板法检测天冬氨酸蛋白酶(Sap)活力、橄榄油乳化法检测脂肪酶(Lip)活力;水-烃两项测定实验检测细胞表面疏水性(CSH);RT-PCR法检测毒力因子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 EAHJD对PL的活力无影响;1 250μg/m L EAHJD可显著抑制Sap与Lip的活力,312μg/m L EAHJD效果次之;EAHJD对CSH呈现剂量依赖性抑制,CSH1分别下调了7.69、3.57、2.95倍;分泌型酶相关基因在EAHJD作用下呈现不同倍数的变化,其中PLC1、Sap2、Sap3、Sap9、Lip3、Lip4、Lip6下调,PLB1、PLC2、Sap10、Lip5无明显变化。结论 EAHJD可抑制白色念珠菌毒力因子的活力。 汪天明 严园园 夏丹 施高翔 邵菁 汪长中关键词:黄连解毒汤 白色念珠菌 毒力因子 磷脂酶 天冬氨酸蛋白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