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齐保垒

作品数:42 被引量:1,009H指数:14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0篇企业
  • 9篇会计
  • 7篇资本
  • 7篇资本市场
  • 7篇资本市场开放
  • 7篇财务
  • 6篇融资
  • 6篇实证
  • 6篇披露
  • 6篇内部控制
  • 6篇交易
  • 6篇交易制度
  • 5篇信息披露
  • 5篇实证研究
  • 5篇内部控制缺陷
  • 5篇财务报告
  • 4篇审计
  • 4篇自然实验
  • 4篇金融
  • 4篇金融危机

机构

  • 42篇西安交通大学
  • 8篇新疆大学
  • 3篇西北大学
  • 3篇香港城市大学
  • 3篇西安邮电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西南财经大学
  • 1篇青岛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石河子大学

作者

  • 42篇齐保垒
  • 19篇田高良
  • 6篇李留闯
  • 3篇韩洁
  • 2篇杨星
  • 2篇孙泽宇
  • 2篇刘晓禹
  • 2篇封华
  • 1篇于忠泊
  • 1篇冯建
  • 1篇陆正飞
  • 1篇张睿
  • 1篇程瑶
  • 1篇孙国茂
  • 1篇赵晶
  • 1篇孙文晶
  • 1篇王恺
  • 1篇朱沙沙
  • 1篇李鹏

传媒

  • 4篇管理科学
  • 3篇山西财经大学...
  • 3篇管理评论
  • 3篇财会月刊
  • 2篇南开管理评论
  • 2篇财贸研究
  • 2篇会计研究
  • 2篇当代财经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中央财经大学...
  • 1篇审计与经济研...
  • 1篇经济与管理研...
  • 1篇财经论丛
  • 1篇统计与决策
  • 1篇财经科学
  • 1篇管理世界
  • 1篇证券市场导报
  • 1篇管理工程学报
  • 1篇国际商务(对...
  • 1篇现代管理科学

年份

  • 6篇2024
  • 7篇2023
  • 4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4
  • 1篇2012
  • 5篇2011
  • 7篇2010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资本市场开放与高管在职消费——基于沪深港通交易制度的准自然实验被引量:28
2021年
资本市场变革如何促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是当前金融改革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作为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重要制度创新,沪深港通交易制度引起学界广泛关注。本文以高管在职消费为切入点,利用沪深港通这一外生政策研究了资本市场开放对标的公司高管在职消费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发现,沪深港通交易制度实施显著降低了标的公司高管在职消费水平。机制检验表明资本市场开放通过改善信息环境、提高货币薪酬激励效果以及促进股利支付等途径抑制高管在职消费。沪深港通交易制度对高管在职消费的外部治理效应亦存在持续性。本文不仅丰富了资本市场开放经济后果的研究文献,也拓展了在职消费影响因素的研究视角,亦为沪深港通交易制度的不断完善提供了有益借鉴。
孙泽宇齐保垒
关键词:资本市场开放
非正式制度的有限激励作用——基于地区信任环境对企业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被引量:30
2020年
以2010-2017年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非正式制度的角度研究了企业所在地的社会信任水平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信任环境通过增强企业的创新意愿和能力促进了创新绩效的提升,即企业所在地区的社会信任水平越高,企业的创新绩效就越好。进一步的研究显示:社会信任通过促进企业从事更多的实质性而非策略性创新活动,缓解了创新失衡;信任环境的改善,有助于企业将创新绩效转化为市场份额;在提升企业创新绩效方面,社会信任这一非正式制度显示出对法律制度的有效替代作用;随着企业的发展,社会信任对企业创新的激励作用逐渐减弱。
孙泽宇孙泽宇
关键词:社会信任非正式制度信息不对称
企业ESG表现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被引量:12
2023年
本文利用2010~2021年上市公司的股价同步性数据,选用华证ESG评级数据衡量企业ESG表现,研究企业ESG表现与股价同步性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ESG表现会影响股价同步性,更好的ESG表现会减少市场中的噪声,降低企业不确定性,从而提高股价同步性;在媒体报道情绪更乐观或环境规制更强的地区的企业中,ESG表现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会被减弱。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媒体、分析师和研报关注度较低的企业及非国有企业中,ESG表现对股价同步性的提升作用更加显著。本文丰富了企业ESG表现经济后果和股价同步性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进一步验证了非理性学派提出的噪声基础观。
齐保垒杨佳瑞刘晓燕
关键词:信息披露上市公司
注册制改革进程中市场信息中介机构行为研究——基于分析师和审计师视角
2024年
本文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对分析师和审计师这两大市场信息中介机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于非注册制上市公司,分析师对注册制上市公司的关注度更高、预测准确性更高、预测分歧度更低;注册制上市公司的审计收费更低,被出具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更高。进一步分析发现,注册制改革通过提升企业信息披露质量,进而对分析师和审计师行为产生正面影响,这种影响在行业竞争水平较高的公司中更为明显。此外,在法律环境较好的地区,注册制改革对中介机构追责力度更强,更能提升分析师预测准确性和降低分析师预测分歧度。研究结果证实了注册制改革对信息中介机构的积极影响,拓宽了有关注册制改革经济后果的研究边界。
田高良曹纳齐保垒苏洋
关键词:信息披露分析师审计师
股市传闻对证券分析师预测行为的影响研究被引量:4
2022年
股市传闻作为一类未经证实但却得以传播的信息,对于资本市场健康平稳运行产生不利影响。本文聚焦于证券分析师这一重要资本市场信息中介视角,系统考察了目标公司股市传闻情况对于分析师预测行为所产生的具体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发生传闻会降低分析师对其盈余预测的准确度,且发生传闻次数越多,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度越低。影响机制检验表明股市传闻主要通过增加信息筛选难度以及分散注意力的方式来负面影响分析师预测精度。相较利好传闻而言,利空传闻对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度的负面影响更明显。本文不仅拓展了股市传闻所引致经济后果以及分析师预测行为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文献与考察视角,也为切实管控中国股市传闻以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孙晶慧苏苒然齐保垒
资本市场开放与大股东掏空——基于沪深港通交易制度的经验证据被引量:18
2020年
以大股东侵占公司资产为代表的掏空行为在中国资本市场较为普遍,利用沪深港通交易制度这一外生事件,选取2011~2018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构造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考察资本市场开放对大股东掏空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结果发现:沪深港通交易制度显著抑制了标的公司大股东掏空,表现为掏空程度的显著降低;资本市场开放通过加强股权制衡、改善信息环境以及增加抛售压力等途径遏制了大股东掏空。可从加强股权制衡、优化股权结构等途径入手,形成股东间的监督制约,以遏制大股东的掏空行为。
孙泽宇齐保垒崔晓玉
关键词:资本市场开放大股东掏空
企业信息披露的绿色创新效应研究——基于环境、社会和治理的视角被引量:11
2024年
由健康、环境、社会发展等议题引致的社会责任要求正在重塑企业的经营理念。为探析企业践行环境、社会和治理(ESG)理念能否促进经济与环境的相容发展,以2011—2020年沪深两市A股企业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了ESG信息披露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ESG信息披露有利于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具体表现为提高企业绿色创新数量、提升企业绿色创新质量以及改善企业绿色创新结构。异质性分析发现,ESG信息披露的绿色创新效应在成长期企业、低碳试点城市企业、弱环境敏感型企业以及中国南方企业中更明显。机制检验表明,ESG信息披露主要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以及强化企业外部监督的途径来促进企业绿色创新。进一步研究还发现,ESG信息披露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具有信息披露的门槛效应,分维度的ESG信息披露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有所差异,ESG信息披露的绿色创新效应可以实现生态环保和经济绩效的双重价值。研究结论不仅有助于深化ESG在我国企业发展中的竞争优势,而且为促进企业绿色创新提供经验证据,也为加速实现“双碳”目标以及形成广泛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黄恒齐保垒
关键词:融资约束门槛效应
金融危机下公允价值存在的问题及其争论
使用公允价值计量金融工具在当前的金融危机中备受指责。本文通过讨论金融危机下公允价值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其争论来说明金融危机和公允价值会计的关系。我们认为公允价值不是引起当前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但它也决不仅仅只是充当金融危机爆...
齐保垒田高良
关键词:金融危机公允价值会计
文献传递
险中求胜还是只轮不返:风险承担对股价崩盘的影响被引量:15
2020年
作为重要的实体经济决策,风险承担本质上反映了企业管理者在投资决策时对项目风险与收益的权衡。从理论而言,风险承担可以带来更高的预期回报,进而促进股价增长。但不可否认的是,风险承担行为所伴随的不确定性也会提高企业的财务风险,加剧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继而引发管理者隐匿投资决策中的负面信息等机会主义行为,这正是股价崩盘的重要诱因。以风险承担的双刃剑属性为切入点,分别从其正面效应提出险中求胜假说,从其负面效应提出只轮不返假说,构建具有竞争性的理论分析框架,利用2003年至2015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的数据,运用SAS和Stata软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配对分析和工具变量回归分析,实证检验企业风险承担对股价崩盘的影响,并探讨二者关系的内在传导机制和外在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资本市场中,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与股价发生崩盘的可能性显著正相关,在替换风险承担测量方法、改变模型估计方式以及控制了内生性问题后,基本结果依然稳健。进一步研究发现,风险承担伴随的高额负债和大量资本支出是导致股价崩盘风险增加的具体方式;管理层为缓解风险承担带来的财务困境和代理冲突,对企业负面信息进行隐藏是二者间关系的内在传导机制;更稳健的会计政策、更好的公司治理、更透明的信息环境有助于缓解风险承担对股价崩盘的影响。将代理理论对风险承担行为的解释从其事前阶段拓展到事后阶段,既丰富了风险承担经济后果相关研究,也拓展了股价崩盘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对企业的重要启示是,虽然提高风险承担水平有助于企业长远发展和经济持续增长,但其负面效应也可能导致资本市场出现断崖式下跌。决策部门既要鼓励企业承担风险,对其可能导致的负面效应也应未雨绸缪,做好防范措施。
田高良封华赵晶齐保垒
关键词:机会主义行为
资本市场开放与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被引量:4
2022年
文章以2011-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借助沪深港通交易制度这一外生事件,实证检验了资本市场开放对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影响。研究发现:沪深港通交易制度增加了标的公司自愿性业绩预告的发布倾向和频率。截面分析表明,沪深港通交易制度对自愿性业绩预告的改善作用在公司信息环境较差以及权益资本成本较高的公司中更显著。研究不仅丰富了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也拓展了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经济后果的视角,亦为沪深港通交易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启示。
孙晶慧徐鑫磊齐保垒
关键词:资本市场开放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