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洁

作品数:4 被引量:53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部南方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酸雨
  • 3篇小麦
  • 2篇蛋白质
  • 2篇模拟酸雨
  • 2篇花后
  • 2篇光合作用
  • 1篇蛋白质组分
  • 1篇淀粉
  • 1篇淀粉含量
  • 1篇叶绿
  • 1篇叶绿素
  • 1篇叶绿素荧光
  • 1篇叶绿素荧光参...
  • 1篇叶片
  • 1篇荧光参数
  • 1篇幼苗
  • 1篇酸度
  • 1篇缺磷
  • 1篇缺磷胁迫
  • 1篇籽粒

机构

  • 4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作者

  • 4篇黄洁
  • 3篇孙其松
  • 3篇周琴
  • 3篇江海东
  • 2篇吴晓静
  • 1篇张丽光
  • 1篇王玉国
  • 1篇解丽丽
  • 1篇郭俊
  • 1篇原向阳
  • 1篇王宏富
  • 1篇聂萌恩
  • 1篇姜东
  • 1篇郭平毅

传媒

  • 2篇生态学报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核农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缺磷胁迫下草甘膦对抗草甘膦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被引量:29
2014年
为探明缺磷胁迫下草甘膦对抗草甘膦大豆幼苗叶片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采用溶液培养方法,在大豆长出真叶时进行缺磷胁迫,第二复叶完全展开时进行草甘膦处理,5d后测定各生理指标。结果表明:相对于正常供磷条件的清水处理,缺磷胁迫下4.98 mL/L草甘膦处理的大豆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最大荧光(F m)、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 v/F m)、PSⅡ的有效量子产量[Y(Ⅱ)]、PSⅡ非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Y(NO)]、最大电子传递速率(ETR max)和半饱和光强(I k)均呈下降趋势。而气孔限制值(Ls)、叶绿素a(Chl a)、叶绿素b(Chl b)、叶绿素a/b(Chl a/b)、类胡萝卜素(Car)、总叶绿素(Chl)含量和PSⅡ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Y(NPQ)]均呈升高趋势。说明缺磷胁迫和喷施草甘膦显著降低了抗草甘膦大豆的光合速率。缺磷引起的气孔因素可能是导致大豆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而光合速率的下降导致其PSⅡ反应中心的开放程度降低,活性减弱,参与CO2固定的电子较少,光化学效率较低。
原向阳郭平毅黄洁张丽光郭俊解丽丽聂萌恩王玉国王宏富
关键词:缺磷胁迫草甘膦抗草甘膦大豆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参数
不同酸度酸雨对小麦花后氮硫代谢和籽粒蛋白组分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酸雨是中国重要的环境问题,为研究酸雨对小麦籽粒品质的可能影响,以小麦品种扬麦15和汶农17为材料开展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酸度(pH2.5、p H4.0和p H5.6)酸雨对小麦花后氮硫代谢关键酶活性和籽粒蛋白质含量及组分的影响。结果显示:酸雨处理抑制叶片硝酸还原酶(NR)活性,提高了扬麦15整个灌浆期及汶农17灌浆中后期叶片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促进了叶片蛋白的降解,降低了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不同酸度酸雨提高了成熟期籽粒中蛋白质含量,酸度越强,增加幅度越大,籽粒中各蛋白组分含量和大部分氨基酸含量也有明显提高。酸雨提高了扬麦15叶片丝氨酸乙酰转移酶(SAT)和O-乙酰丝氨酸硫裂解酶(OAS-TL)活性,但对汶农17硫代谢关键酶活性影响较小,酸雨处理还提高了籽粒中二硫键和含硫氨基酸含量。可见酸雨对小麦氮硫代谢有不同程度影响,进而影响了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和组成,酸度越强影响越大,但不同品种对酸雨响应有一定差异。
孙其松黄洁吴晓静江海东周琴
关键词:酸雨花后小麦蛋白质组分
模拟酸雨对小麦产量及籽粒蛋白质和淀粉含量及组分的影响被引量:11
2013年
以宁麦13和徐麦31两种小麦(Triticum aestivum)品种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pH值酸雨对小麦产量和籽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酸雨抑制了小麦的生长,减少了生物量的积累。pH值2.0酸雨处理后宁麦13的单穗粒数和单茎产量分别较对照下降了48.6%和56.7%,徐麦31则分别下降了31.2%和39.7%,差异显著。小麦籽粒主要营养成分对酸雨胁迫响应不同,酸雨处理提高了籽粒氨基酸、蛋白质含量,pH值2.0酸雨处理后,宁麦13和徐麦31小麦籽粒中氨基酸含量分别比对照高36.6%和30.9%,总蛋白含量分别比对照高20.6%和15.1%,均与对照差异显著。而小麦可溶性糖、淀粉和脂肪含量较对照降低,且总体表现为酸度增强变化幅度增大。不同蛋白组分也对酸雨胁迫反应不同,酸雨处理提高了籽粒中清蛋白和球蛋白含量,而降低了谷蛋白含量和谷/醇。pH值2.0的酸雨处理后,宁麦13和徐麦31的清蛋白含量较对照分别增加了13.1%和23.9%,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酸雨胁迫降低了总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宁麦13和徐麦31的pH值2.0酸雨处理总淀粉含量分别较对照下降了11.8%和20.2%,与对照差异显著,但对直链淀粉含量影响不明显。可见酸雨不仅影响小麦的产量,而且对品质也有明显影响。酸雨处理尽管提高了籽粒总蛋白含量,但降低了谷蛋白和谷/醇,降低了其加工品质。
卞雅姣黄洁孙其松姜东江海东周琴
关键词:酸雨小麦蛋白质淀粉
花后不同时期模拟酸雨对小麦叶片光合作用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被引量:9
2015年
为了探索喷施酸雨后不同敏感型小麦品种的生理特性,以2个小麦品种(宁麦15、济宁12)为材料,分别于花后不同时期喷施酸雨,研究期间模拟酸雨对小麦光合作用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酸雨处理后的各时期,小麦品种宁麦15旗叶SOD、APX活性下降,POD活性上升,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上升,H2O2先下降后来大幅上升,MDA含量上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下降,并且酸雨处理使灌浆高峰提前出现(T3除外),地上部干重、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下降。酸雨处理停止后仍具有明显后效,表现为花后0-4d〉15-19d〉5-9d处理。酸雨处理后,小麦品种济宁12 SOD、POD、APX活性升高,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下降,H2O2含量上升,MDA含量下降,叶绿素含量上升,光合速率下降,但酸雨停止一段时间后有明显补偿效应,使灌浆中后期仍保持较高的灌浆速率,地上部干重上升,产量和千粒重升高(T2除外)。后效表现为花后0-4d〉15-19d〉5-9d处理。所以,不同品种对酸雨胁迫敏感性不同,表现为酸雨对宁麦15伤害更严重,且以花后0-4d喷施酸雨后效影响持续时间最长、最严重。研究揭示了酸雨胁迫下不同敏感型小麦品种的生理差异,为小麦逆境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黄洁孙其松吴晓静江海东周琴
关键词:小麦花后抗氧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