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建国
- 作品数:16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外固定架合并后路LCP固定治疗经骶骨骨折的骨盆损伤
- 陈志荣黄建国庞龙谭希鹏
- 关键词:外固定架LCP骨盆骶骨骨折
-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
- 陈志荣金群华黄建国谭希鹏庞龙
- 急性腕三角软骨复合体损伤27例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对急性腕三角软骨复合体损伤行保守治疗的疗效进行评估分析。方法对27例该类患者给予制动、药物治疗、康复理疗等保守治疗措施,6周后依据Gartland与Werley临床功能评分评定疗效。结果 27例患者中优19例,良4例,可3例,差1例,总优良率为86.4%。结论腕三角软骨复合体急性损伤应尽早明确诊断,早期行保守治疗效果良好。
- 庞龙姚占川黄建国金群华
- 关键词:腕关节急性损伤保守治疗
- 手术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30例体会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和分析手术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的疗效。方法30例儿童,男17例,女13例,年龄2-14岁,平均7岁。按Bado分型:Ⅰ型(伸直型)16例,Ⅱ型(屈曲型)3例,Ⅲ型(内收型)9例,Ⅳ型(特殊型)2例。所有病人均采用尺骨截骨矫形术治疗,未行环状韧带重建。结果术后随访1-6年,平均4年,根据Brobergand Morrey评定标准,本组优30例,良5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90%。结论纠正尺骨短缩和成角畸形是维持桡骨头良好复位并防止再脱位的关键,环状韧带可以不重建。
- 周勤坡王铭春黄建国陈志荣
- 关键词:孟氏骨折环状韧带
- 下肢骨折并发静脉血栓性疾病临床分析
- 目的通过分析住院下肢骨折患者并发静脉血栓性疾病(venous thromboemlolismVTE)的相关临床资料,总结出下肢骨折患者并发VTE的发病特点及临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5-2011.05期间我...
- 庞龙凌坤陈志荣黄建国金群华
- 关键词:下肢骨折静脉血栓性疾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
- 文献传递
- PFP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 目的探讨PPP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0年n月至2012年6月采用PFP钢板治疗8例老年转子间骨折,男性3例,女性5例;年龄71一85岁,平均79岁。骨折按改良Evans分型:n型2例,nI型6例。...
- 陈志荣黄建国谭希鹏
- 关键词:转子间骨折钢板
- 文献传递
- 尺骨近端截骨延长锁定钢板固定治疗儿童陈旧孟氏骨折
- 目的:探讨儿童陈旧孟氏骨折的治疗方法。
方法:自2004年至2011年,医院收治16例陈旧孟氏骨折,男l2例,女4例。年龄4岁-12岁,平均8岁,左侧7例,右侧9例。按照Bado分型:Ⅰ型9例,Ⅱ型2例,Ⅲ型5...
- 陈志荣黄建国谭希鹏庞龙
- 关键词:陈旧孟氏骨折儿童患者
- 关节镜辅助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膝关节内骨折的疗效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究关节镜辅助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膝关节内骨折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骨三科接受手术治疗的膝关节内骨折患者。共纳入120例,其中行关节镜辅助复位内固定术者纳入观察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者纳入对照组,每组60例。随访至骨折完全愈合。采用t检验比较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即刻血清炎症指标、术后1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SF-36评分)、关节活动度(ROM)和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通过ROM计算优良率,行卡方检验。结果优良率观察组为98.3%,对照组为85.0%(2=6.982,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都短于对照组(t=12.619、23.351,均为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t=11.249,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SF-36评分、ROM、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SF-36评分t=25.10,ROM t=25.25,HSS评分t=12.25,均为P<0.05)。两组的术前CRP、IL-6、TNF-α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56、1.100、0.702,均为P>0.05);观察组CRP、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t=4.389、3.828、7.902,均为P<0.05),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t=11.345,P<0.05)。结论关节镜辅助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膝关节内骨折效果肯定,且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临床中可以选择性使用,但需严格把握适应症。
- 谭希鹏黄建国陈志荣郭浩辉
- 关键词:关节镜膝关节骨折骨折固定术
- 下肢骨折并发静脉血栓性疾病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通过分析住院下肢骨折患者并发静脉血栓性疾病(VTE)的相关临床资料,总结出下肢骨折患者并发VTE的发病特点及临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07例下肢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54例经B超、肺动脉CT造影(CTPA)检查明确并发静脉血栓性疾病,对以上患者进行临床及血液学等指标对比分析。结果男性患者202例,并发VTE 31例,发病率15.4%;女性患者105例,并发VTE 23例,VTE发病率21.9%。总VTE发病率17.6%。血栓组患者纤维蛋白原(FIB)在VTE发病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二聚体灵敏度61.6%,特异度85.3%。结论 VTE在下肢骨折患者中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尤其是在髋关节及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中。单纯以D-二聚体作为VTE诊断具有一定限制性,需结合临床表现及相关影像学检查进行临床诊断。FIB对诊断VTE有辅助作用。
- 庞龙凌坤陈志荣黄建国金群华
- 关键词:下肢骨折静脉血栓性疾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
- 改良Salter手术及改良贝氏石膏固定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临床研究
- 王自立赵浩宁陈军施建党金卫东乔永东丁惠强黄建国胡宁敏杨海波葛建忠
- 该项成果通过112个髋关节平均七年多的随访与对比研究,证实其改进的方法疗效明显优于经典Salter手术,可减少Salter手术的某些缺点与并发症的发生,为提高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手术提供了简单、易行、效果确切的治疗方法。其...
- 关键词:
- 关键词:髋关节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