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苏明

作品数:31 被引量:154H指数:7
供职机构:无锡市手外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皮瓣
  • 15篇外科
  • 14篇缺损
  • 11篇显微外科
  • 6篇手术
  • 6篇皮肤缺损
  • 6篇外科手术
  • 6篇显微外科手术
  • 6篇拇指
  • 5篇外科皮瓣
  • 5篇穿支
  • 4篇再植
  • 4篇软组织
  • 4篇软组织缺损
  • 4篇手部
  • 4篇四肢
  • 4篇皮瓣修复
  • 4篇组织缺损
  • 3篇大隐静脉
  • 3篇岛状

机构

  • 30篇无锡市手外科...
  • 2篇复旦大学
  • 2篇无锡市疾病预...
  • 1篇无锡市第九人...

作者

  • 31篇魏苏明
  • 25篇张全荣
  • 20篇芮永军
  • 17篇薛明宇
  • 17篇张志海
  • 12篇钱俊
  • 10篇陆征峰
  • 10篇杨凯
  • 9篇寿奎水
  • 9篇施海峰
  • 8篇吴权
  • 3篇李海峰
  • 2篇刘宇舟
  • 2篇林洁
  • 2篇许亚军
  • 1篇陈政
  • 1篇邱扬
  • 1篇梁友信
  • 1篇姚国兴
  • 1篇金克峙

传媒

  • 7篇实用手外科杂...
  • 4篇中华显微外科...
  • 3篇中国矫形外科...
  • 3篇中华手外科杂...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华劳动卫生...
  • 1篇交通医学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第十七次全国...
  • 1篇第五届全国创...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4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股前外侧筋膜瓣在四肢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应用
薛明宇张全荣魏苏明杨凯钱俊张志海
不同构制手指转位再造不同程度的拇指缺损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不同构制的手指转位再造不同程度拇指缺损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1997年4月~2013年11月对21例Ⅲ~Ⅴ度不同类型拇指缺损采用示指转位再造拇指8例9指,示指残端转位2例,环指中远节转位再造拇指Ⅲ~Ⅳ度缺损5例,示指带掌指关节、部分掌骨转位再造拇指,以第2掌骨基底作为支掌点形成与远端第2掌骨重叠为夹角,产生新形成虎口并皮瓣移植修复新形成的虎口皮肤缺损,重建拇指Ⅵ度缺损6例。术后行康复训练治疗。[结果]21例22指再造指加6块皮瓣移植全部成功,拇指血供正常。术后随访6个月~3年。拇指掌指关节屈曲后可与所有手指对指,虎口开大5~9 cm,接近于健侧拇指;Ⅵ度拇指缺损再造后其原示指的PIP关节等同于正常拇指的MP关节功能、原示指的MP关节僵直等同于第一掌骨。所有拇指感觉经过感觉再训练恢复正常,两点分辨觉同健侧。可以完成日常生活和参加原工作。[结论]通过显微外科的方法将不同程度的拇指缺损采用不同手指转位再造拇指,恢复拇指的外形和功能,是一种可行的途径。
张全荣芮永军施海峰张志海薛明宇魏苏明钱俊
关键词:拇指显微外科手术
冠状位相邻掌骨固定法治疗掌骨骨折15例报道
2009年
目的报道应用相邻掌骨克氏针冠状位固定的方法治疗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开放直视下解剖复位,距骨折远近端0.5—1.0cm处冠状住各打入2枚克氏针直至穿透相邻掌骨,用以固定骨折的掌骨11例,闭合或撬拨复位同法打入克氏针固定相邻掌骨骨折4例。术后均用石膏托或腕掌支具外固定2—4周后去除外固定行功能锻炼。结果随访3—6月,15例骨折均获愈合,3—4个月骨愈合11例,5—6个月骨愈合4例,掌指关节活动正常14例,欠伸20。1例。骨折愈合及功能优良率100%。结论相邻掌骨克氏针固定治疗2—5掌骨骨折是一种方法简便、疗效满意、费用低廉的好方法。
陆征峰寿奎水张全荣魏苏明
关键词:冠状位骨折掌骨
急性职业性手外伤的病例交叉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用病例交叉研究方法探讨急性职业性手外伤的瞬时危险因素。方法对166例急性职业性手外伤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别用配对间隔和日常频率2种方法计算各危险因素的危险度。结果配对间隔研究无法计算OR值,但设备(工具)异常、非日常工作任务、操作方式改变和注意力不集中主要出现在伤害阶段。日常频率分析发现,设备(工具)异常和匆忙的RR值和95%可信区间下限均大于1;而加班和戴手套的RR值虽然大于1,但95%可信区间下限均小于1;非日常工作任务、操作方式改变、身体不适或生病、注意力不集中无法计算RR值。结论设备(工具)异常和匆忙作业是导致手外伤发生的危险因素。手外伤的预防措施应着重于控制各种瞬时危险因素。
林洁芮永军魏苏明姚国兴金克峙梁友信
关键词:手损伤职业卫生
不同构制的皮瓣一期修复多指背皮肤缺损
张全荣芮永军薛明宇钱俊张志海吴权魏苏明
指背筋膜瓣或筋膜蒂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 报道8例14指应用指背筋膜瓣或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指背筋膜瓣方法修复3例3指,指背筋膜蒂岛状皮瓣移植5例11指,皮瓣面积:2.0 cm×2.0 cm~4.0 cm×3.0 cm.结果 术后皮瓣全部成活,皮瓣质地及外形好,患指伸指功能得到重建,功能恢复满意,供区功能基本无影响.结论 指背筋膜瓣或筋膜蒂岛状皮瓣是修复手指指背皮肤缺损的较好方法.
张全荣芮永军薛明宇陈政钱俊张志海吴权魏苏明杨凯
关键词:指损伤显微外科手术
四肢主干血管缺损的治疗体会
张全荣芮永军薛明宇杨凯张志海钱俊吴权魏苏明
关键词:四肢血管缺损大隐静脉
改良[足母]甲联合皮瓣修复拇指脱套伤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 探讨改良[足母]甲瓣与第2趾胫侧联合皮瓣修复全拇指脱套伤临床意义.方法 1999年4月-2016年3月,釆用改良[足母]甲皮瓣修复拇指背侧和部分掌侧与第2趾胫侧皮瓣修复拇指掌侧软组织缺损,形成一个血管蒂的联合皮瓣修复拇指套状撕脱伤.并对足部皮瓣切取后的行走功能进行随访.结果临床应用11例拇指全部成活,受区伤口Ⅰ期愈合.术后随访8个月~3年.拇指指甲生长良好,外形接近正常,掌指关节屈伸活动和对指功能恢复正常,其中1例再造拇指冬天易生冻疮,拇指指腹感觉基本丧失,因拇指指神经未找到,仅接合足背皮神经与桡神经浅支者.其余病例感觉恢复.足部皮瓣切取后1例[足母]甲瓣供区植皮部分坏死,余植皮Ⅰ期愈合,供区行走良好,无疼痛,植皮处肤色深,关节活动无影响,随着足趾植皮处瘢痕的挛缩,植皮处范围的缩小,相应[足母]趾正常皮肤的生长,趾底负重区正常皮肤面积扩大,供区行走和活动良好.结论 改良[足母]甲皮瓣与第2趾胫侧联合皮瓣修复拇指套状撕脱伤,不但恢复了拇指的外形和功能,是治疗拇指脱套伤较好的术式;而且保留了[足母]趾胫侧的皮肤和趾底皮肤的负重区和一侧趾神经,随着[足母]趾皮肤的生长,使趾底负重区正常皮肤面积扩大,减少了单纯[足母]甲瓣移植后遗症.
张全荣芮永军施海峰陆征峰薛明宇魏苏明
关键词:拇指显微外科手术
环指血管神经肌腱一期移位再植拇指被引量:4
2004年
张志海寿奎水张全荣魏苏明
关键词:拇指再植指血离断伤撕脱
不同构制的皮瓣修复儿童足部和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不同构制的皮瓣移植修复儿童足部或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适应证和治疗效果。方法自1998年以来.应用不同构制的皮瓣移植修复儿童足部或踝部软组织缺损25例,其中胫后动脉穿支血管蒂营养皮瓣9例。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10例,吻合血管的股前外侧皮瓣移植6例。皮瓣面积:4.5cm×5.0cm×5.0cm×14.0cm。结果本组25例中22例皮瓣全部成活,3例皮瓣部分远端坏死,经再次处理植皮愈合。术后随访4个月~2年,皮瓣血运、弹性和质地良好,吻合血管神经的皮瓣感觉恢复,两点辨别觉8-10mm。全部病例弹跳功能无严重影响。结论应用不同构制的皮瓣移植修复儿童足部或踝部不同程度的皮肤软组织缺损、肌腱及骨外露,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张全荣芮永军薛明宇杨凯张志海钱俊吴权魏苏明李伟
关键词:儿童外科皮瓣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