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茹菲

作品数:58 被引量:87H指数:4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2篇医药卫生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2篇小鼠
  • 17篇子宫
  • 16篇子宫内膜
  • 16篇内膜
  • 16篇宫内
  • 16篇宫内膜
  • 12篇胚胎
  • 11篇蜕膜
  • 11篇着床
  • 11篇基因
  • 10篇早孕
  • 10篇蜕膜化
  • 10篇细胞
  • 9篇胚胎着床
  • 8篇卵巢
  • 7篇多态
  • 7篇多态性
  • 7篇自噬
  • 6篇多囊
  • 6篇多囊卵巢

机构

  • 4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9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教育部
  • 1篇重庆三峡医药...
  • 1篇重庆市中医院

作者

  • 57篇高茹菲
  • 27篇何俊琳
  • 25篇王应雄
  • 22篇陈雪梅
  • 17篇李启富
  • 17篇刘学庆
  • 17篇杨淑敏
  • 14篇丁裕斌
  • 7篇刘露路
  • 6篇穆欣艺
  • 5篇叶鹏
  • 4篇赵长虹
  • 4篇林川
  • 4篇李方方
  • 4篇彭川
  • 3篇吕琼
  • 3篇张文龙
  • 3篇陈书梅
  • 3篇罗婷
  • 3篇王越

传媒

  • 15篇重庆医科大学...
  • 7篇中国细胞生物...
  • 3篇基础医学与临...
  • 2篇浙江大学学报...
  • 2篇重庆医学
  • 1篇分析化学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遗传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职业卫生与病...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毒理学杂志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中华医学会糖...
  • 1篇中国生理学会...

年份

  • 4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5篇2019
  • 3篇2018
  • 11篇2017
  • 7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9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庆地区汉族人群葡萄糖激酶调节蛋白基因多态性与多囊卵巢综合征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葡萄糖激酶(GCK)是糖代谢过程的关键酶,葡萄糖激酶调节蛋白(GCKR)通过对GCK的调节影响葡萄糖代谢及胰岛素分泌.近年来多篇大样本研究均提示,中国汉族人群中GCKR基因多态性与糖脂代谢紊乱有一定的相关性.本研究...
王越杨淑敏林川周恍高茹菲李启富
氟苯尼考影响子宫内膜基质细胞蜕膜化的功能研究
2024年
目的:探究氟苯尼考(florfenicol,FLO)暴露对蜕膜化的影响及线粒体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方法:构建FLO暴露的原代小鼠蜕膜基质细胞(mouse decidual stromal cells,mDSCs)模型,经FLO(1.56、6.25、25.00μg/mL)暴露后,采用鬼笔环肽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蜕膜化标志分子HOXA10表达以分析FLO对蜕膜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增殖标志分子PCNA表达以分析FLO对蜕膜化过程中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采用荧光探针Mito-tracker Red观察线粒体形态,采用免疫荧光检测线粒体外膜标志蛋白TOMM20表达并检测ATP水平以分析FLO对蜕膜基质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结果:25.00μg/mL FLO暴露导致细胞形态异常,蜕膜化标志分子HOXA10表达降低(P=0.002),细胞凋亡水平增加,细胞增殖能力降低;进一步发现FLO暴露后线粒体外膜标志蛋白TOMM20表达降低(P=0.010)、线粒体形态异常和ATP水平降低(P=0.003)。结论:25.00μg/mLFLO暴露可能与线粒体功能打破mDSCs的细胞增殖、凋亡平衡,损伤蜕膜化进程有关。
何佳仪代德贤李伟轲高茹菲王应雄龙菁
关键词:氟苯尼考蜕膜化线粒体
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同时测定小鼠红细胞中S-腺苷甲硫氨酸和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被引量:3
2013年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同时测定红细胞中S-腺苷甲硫氨酸(SAM)和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SAH)的方法。采用ZORBA×Eclipse×DB-C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以含3 mmol/L庚烷磺酸钠的40 mmol/L磷酸钠缓冲溶液(pH 3.72)-甲醇(95∶5,V/V)为流动相,流速0.9 mL/min,柱温35℃,紫外检测波长设置:0~8.00 min,450 nm;8.01~16.00 min,260 nm。SAH与SAM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25~3.0 mg/L和0.50~10 mg/L,检出限分别为0.15和0.07 mg/L。方法日内和日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小于6.5%和7.4%,平均回收率为80.9%~116.2%。利用本方法对19例叶酸缺乏孕小鼠和11例健康对照孕小鼠红细胞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叶酸缺乏组SAH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而SAM两组间无显著差异。
唐秀芳王箭张晓清高茹菲丁敏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S-腺苷甲硫氨酸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红细胞
SF-1诱导小鼠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增殖及其机制的研究
2016年
该研究分离并鉴定了原代小鼠子宫内膜基质细胞(mouse endometrial stromal cell,m ESC)。过表达类固醇生成因子-1(steroidogenic factor-1,SF-1)可显著诱导该细胞的增殖能力、促进增殖相关基因PCNA(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及PH3(phospho-histone 3)的蛋白质水平表达增高以及激活PI3K-AKT-m TOR信号通路;PI3K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和m TOR信号通路抑制剂Rapamycin等可抑制mESC中SF-1过表达所引起p AKT S473、pm TOR S2448、pp70S6K T389、p S6 S235/236和p4E-BP1 T37/46的蛋白质水平的增高。该研究初步揭示了SF-1表达与mESC增殖的相关性。
牟春凤刘学庆何俊琳陈雪梅高茹菲王应雄丁裕斌
关键词:细胞增殖
加强医学生在见习阶段医德教育的思考被引量:9
2010年
杨成顺高茹菲吴小翎
关键词:医德教育医学生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社会关系社会道德
自噬相关蛋白Atg5及P62在DEHP引起新生鼠卵泡发育异常过程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自噬相关蛋白Atg5及P62在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diethylhexyl phthalate,DEHP)引起新生鼠卵巢卵泡发育异常这一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健康6-8周龄清洁级成年雌性昆明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玉米油)和DEHP组,每组30只,均不做任何处理。成年雌鼠生产后的新生鼠分为对照组(玉米油)和DEHP组,采用腹腔注射方式,DEHP组按0.62 mg/kg浓度对新生鼠进行注射,对照组注射相同体积玉米油,从新生鼠出生第1天开始注射,每天1次,连续5 d,注射结束后收集新生鼠卵巢组织,HE染色观察卵巢各级卵泡的发育情况,q 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卵泡发育标志分子GDF9及自噬相关蛋白Atg5、P62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E染色结果显示DEHP组原始卵泡数量明显减少(P=0.005),而初级卵泡数量无明显改变(P=0.555);q RT-PCR结果显示DEHP组新生鼠卵巢组织中卵泡发育标志分子GDF9 m RNA表达明显降低(P=0.034),而自噬标志分子Atg5、P62 m RNA表达明显增加(P值分别为0.001、0.024)。Western blot结果显示DEHP组新生鼠卵巢中自噬相关蛋白Atg5及P62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8、0.001)。结论:在DEHP暴露引起新生鼠卵巢卵泡发育异常这一过程中,自噬标记蛋白Atg5及P62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汪玉姮穆欣艺苏燕谢翼王应雄何俊琳刘学庆陈雪梅高茹菲
关键词: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自噬卵泡发育P62
胎盘病因不明绒毛炎发病关键基因筛选
2024年
目的分析胎盘病因不明绒毛炎(Villitis of Unknown Etiology,VUE)可能的发病机制,筛选出在疾病中起关键作用的靶基因.方法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中下载VUE及正常对照组织的基因表达谱数据.通过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Correlation Network Analysis,WGCNA)和基因差异表达分析识别关键的VUE基因.使用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以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分析VUE可能的发病机制.通过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对关键VUE基因进一步筛选发现VUE核心靶基因;最后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和单因素逻辑回归对核心靶基因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WGCNA)分析和基因差异表达分析,发现了206个VUE核心基因,对其进行功能分析发现这些核心VUE基因主要在跨膜受体蛋白丝氨酸/苏氨酸的负调控、细胞结构组织和细胞外基质结构成分等功能上富集,而富集通路主要包括Hippo信号通路、TGF信号通路和Wnt信号通路等.利用这206个关键基因构建PPI网络筛选出10个VUE核心靶基因,对其进行分析发现它们均可作为识别VUE的独立因素,且其中9个基因与VUE发生风险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结论发现了几种VUE发生发展的可能作用机制,且MRPL13,FBN1,CTGF,SLC2A10,SLIRP,CAV1,WNT5A,VAMP7,PPP1CB,VBP1有望成为VUE诊断和治疗的生物标志物.
陈义凤谭丽萍杨春雪陈雪梅何俊琳何俊琳
关键词:靶基因
重庆地区汉族人群Fetuin-A基因rs2248690多态性与多囊卵巢综合征易感性的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中国重庆地区汉族人群Fetuin—A基因rs2248690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s,SNPs)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ovarysyndrome,PCOS)易感性及其内分泌代谢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Taqman探针荧光定量PCR法对147例PCOS患者和156例对照Fetuin—A基因rs2248690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同时进行人体学测量及代谢指标的检测.并对147例PCOS患者和20例对照行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实验,用M值表示其胰岛素敏感性。结果:Fetuin—A基因rs2248690多态性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在PCOS组和对照组间无统计学差异(OR=4.432,P=0.09,95%CI=0.925~21.224;OR=I.123,P=0.57,95%C1=0.751~1.679)。PCOS患者AA基因型空腹胰岛素水平、稳态模型的胰岛素抵抗指数显著高于AT+TT基因型,而M值水平明显低于AT+TT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P=-0.00)。结论:Fetuin—A基因rs2248690多态性可能与重庆地区汉族人群PCOS无明显关联.而与PCOS患者胰岛素敏感性有关。
林川李启富叶鹏杨淑敏高茹菲赵长虹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多囊卵巢综合征
ApoA Ⅳ在早孕期小鼠和女性妊娠不同时期的变化规律及其作用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AⅣ(apolipoprotein AⅣ,Apo AⅣ)在早孕期小鼠和妊娠期女性不同时期的表达规律,初步分析其在早孕期小鼠胚胎着床和蜕膜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84只购于重庆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的雌性昆明小鼠随机分成2组,真孕组(42只)为正常雌鼠与正常雄鼠交配,假孕组(42只)为正常雌鼠与结扎后的雄鼠交配,应用ELISA方法分别分析早孕期真孕组和假孕组小鼠孕1天~7天(d1~d7)血清中Apo AⅣ和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的表达量;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前诊断中心提供的70例孕妇血清按照孕周的不同分为孕早期12周(15例)、13周(15例)和孕中期15~18周(每组各10例)组,分别检查血清中Apo AⅣ和HDL的表达量;利用免疫组化法,分析Apo AⅣ在孕d1、d5、d6、d7子宫内膜中的表达情况。结果:Apo AⅣ和HDL在早孕期小鼠真孕组血清中孕d1~d7随着妊娠天数的增加,其表达量逐渐升高,孕d2~d7分别与孕d1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而在假孕组中并无明显的变化(P>0.05);Apo AⅣ和HDL在早、中孕期女性血清中的表达量随着妊娠周数的增加其升高趋势也逐渐加强,孕12周血清中Apo AⅣ和HDL的表达量分别都明显低于后面的孕周(P=0.000);通过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po AⅣ在孕d1的腺上皮有轻微的表达,而在孕d5、d6具有广泛表达且在孕d7初级蜕膜区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早孕期小鼠血清中的Apo AⅣ表达量可能与胚胎发育和子宫内膜基质细胞的蜕膜化进程相关。
刘鑫李剑刘娜高茹菲何俊琳王应雄刘学庆
关键词:脂蛋白A高密度脂蛋白小鼠子宫内膜
SLP-2调控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细胞系T-HESC的增殖和分化
2017年
目的:研究stomatin样蛋白2(stomatin-like protein 2,SLP-2)对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系T-HESC的增殖和分化的调控作用。方法:培养子宫内膜基质细胞系T-HESC,体外诱导蜕膜化,RT-q PCR、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方法检测SLP-2在体外诱导蜕膜化模型中的表达变化以及蜕膜化标志分子催乳素(prolactin,PRL)、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 1,IGFBP1)和Desmin的表达。转染特异性SLP-2干扰小RNA(si RNA),敲低SLP-2的表达,分析敲低SLP-2表达对基质细胞增殖和分化(蜕膜化)的影响。结果:体外诱导蜕膜化条件下,诱导蜕膜化标志物IGFBP1和PRL的表达明显增加;Desmin显著表达于在体外诱导蜕膜化的细胞中;SLP-2表达明显升高。在蜕膜化细胞中转染SLP-2 si RNA敲低SLP-2表达,蜕膜化行为受到显著抑制;细胞增殖标志分子CCND3表达明显下降,细胞增殖降低。结论:SLP-2的表达可影响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细胞系T-HESC的增殖和分化。
冯倩刘学庆张雪兰曦耿艳清陈雪梅高茹菲何俊琳王应雄丁裕斌
关键词:胚胎植入蜕膜化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