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晶

作品数:19 被引量:26H指数:4
供职机构:内蒙古自治区气候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水利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6篇天文地球
  • 2篇农业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8篇环流
  • 5篇气候
  • 5篇降水
  • 4篇热带
  • 4篇副热带
  • 3篇东北冷涡
  • 3篇西太平洋
  • 3篇西太平洋副热...
  • 3篇夏季
  • 3篇冷涡
  • 3篇环流特征
  • 3篇降水偏多
  • 3篇海温
  • 3篇副热带高压
  • 3篇大气环流
  • 2篇沙尘
  • 2篇沙尘暴
  • 2篇气候特征
  • 2篇夏季降水
  • 2篇环流场

机构

  • 19篇内蒙古自治区...
  • 4篇中国气象局国...
  • 2篇内蒙古自治区...
  • 1篇内蒙古自治区...
  • 1篇阿拉善盟气象...

作者

  • 19篇高晶
  • 4篇高辉
  • 4篇包福祥
  • 2篇刘炜
  • 2篇马清霞
  • 1篇刘新
  • 1篇冯晓晶
  • 1篇杨晶
  • 1篇李海英
  • 1篇司瑶冰

传媒

  • 5篇内蒙古气象
  • 3篇沙漠与绿洲气...
  • 1篇现代农业
  • 1篇气象
  • 1篇冰川冻土
  • 1篇气象科技
  • 1篇内蒙古水利
  • 1篇干旱气象
  • 1篇山地气象学报
  • 1篇第31届中国...
  • 1篇中国气象局气...

年份

  • 5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影响黄河内蒙古段首凌、首封日期出现早晚的大气环流背景分析
2020年
文章利用1989~2019年NCEP/NCAR再分析数据及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逐月130项环流指数资料,分析了黄河内蒙古段首凌/首封日期出现早晚与大气环流形势的关系。
张宇康晟炜冯晓晶高晶韩理
关键词:大气环流
2023年春末黄淮海麦区“烂场雨”极端性特征及大尺度大气环流场被引量:2
2023年
基于中国气象局逐日降水和日照资料及NCEP/NCAR再分析数据集,分析了2023年5月下旬黄淮海麦区高影响“烂场雨”事件的极端性特征及其大气环流配置型,发现:就旬平均而言,黄淮海麦区寡照的极端性要强于降水;但各省份间差异明显,其中河南省最为严重。为和历史事件对比,首次提出了河南“烂场雨”事件的客观定义指标,并由此筛选出1981年以来全省18次最为典型的“烂场雨”事件。此次“烂场雨”事件在所有事件中,雨量为第六多,日照为第二少。因此,对河南省而言,寡照时长的极端性亦更为明显。对1981—2022年所有事件合成结果显示,造成“烂场雨”的大尺度大气环流形势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西偏强且西段脊线偏北,欧亚中高纬地区为“西低东高”环流型。对比发现,2023年5月下旬“烂场雨”事件的大气环流型在中高纬度和历史事件相似,但热带地区受超强台风玛娃的影响,副热带高压西段发生挤压形变,西北侧的西南风水汽输送明显偏强。同时因“玛娃”长时间稳定维持在菲律宾以东附近,台风东北侧引导的东南风气流较副热带高压西北侧的西南风距平更为强盛。两支水汽在黄淮海地区汇合叠加,造成小麦产区的持续降水和寡照。
高晶高辉
关键词:黄淮海平原冬小麦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阿拉善盟春季沙尘暴变化特征及气候成因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利用1981—2020年阿拉善盟9个国家气象观测站的逐日沙尘暴资料和NCEP/NCAR逐月再分析资料,分析了阿拉善盟春季沙尘暴发生、演变特征及沙尘暴偏多年、偏少年的环流场及前冬海温场特征。结果表明:阿拉善盟春季沙尘暴日数及沙尘暴过程均呈明显下降趋势。春季沙尘暴偏多年,亚洲大陆为经向环流控制,东亚大槽偏强,反气旋性气流前部西北风与气旋性气流后部偏北风在阿拉善盟上空辐合加强,极地冷空气沿乌拉尔山高压脊前偏北气流入侵,从而导致春季沙尘暴偏多;前冬海温场为北太平洋海温、印度洋海温、北大西洋海温冷水位相,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为暖水位相。春季沙尘暴偏少年,亚洲大陆为纬向环流控制,东亚大槽偏弱,阿拉善盟多为高压脊控制,上空为气旋性气流前部西南风与反气旋性气流后部的东南风汇合,不利于冷空气南下,沙尘暴较少发生;前冬海温场为北太平洋海温、印度洋海温、北大西洋海温暖水位相,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为冷水位相。
黄骏莉高晶马圆
关键词:沙尘暴环流场海温
东北冷涡对2013年夏季东北地区降水偏多的影响
2013年夏季东北大部和内蒙古东北部降水明显偏多,和气候态相比主雨季提前,降水主要集中在6月末至7月初以及7月中旬后期至8月上旬前期两个时段.对大气环流的分析表明,该年夏季东亚地区对流层中层最显著的环流特征是西太平洋副热...
高晶高辉
关键词:夏季降水环流特征东北冷涡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云层图像采集分析的气候预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候预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基于云层图像采集分析的气候预测装置,包括固定台板,存储槽中设有收纳抽屉,隔板右侧仓室中设有蓄电池,限位环中心靠近拐角处均设有插柱,插柱圆周外壁上均设有弹簧,显示台上表面嵌设有...
高晶赵艳丽包福祥刘炜申紫薇申飙
文献传递
1971—2014年内蒙古初霜冻的气候特征及环流因子初步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文章对内蒙古110个气象站1971—2014年初霜冻日期长期变化趋势和突变特征详细分析,表明平均初霜冻日期总体呈现推迟趋势,其中呼伦贝尔市偏西部推迟幅度较大,并在1983和1999年分别两次从相对偏早期跃变为相对偏晚期。从年代际尺度上来看,近期内蒙古初霜日明显推迟。从多年平均初霜日空间分布来看,初霜冻从东到西出现。全区初霜日与9月欧亚500h Pa位势高度及850 h Pa水平风场相关分析的结果显示,内蒙古地区受到高压(低压)系统控制,对应于全区初霜冻日期整体偏晚(早)。与其相对应的当内蒙古地区受偏南风(偏北风)控制时,有利于(不利于)南部的暖湿气流输送到内蒙古,导致初霜冻推迟(提早)。初霜冻偏早年与偏晚年9月500 h Pa高度场的合成分析的结果表明,中纬度环流系统对内蒙古初霜冻发生早、晚起着重要的作用。
高晶
关键词:时空分布特征环流场
乌兰察布地区一次大范围沙尘天气过程分析
2012年
运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从天气环流形势的演变过程及有关物理量变化状况,对2010年3月19—20日发生在乌兰察布地区沙尘天气过程做了客观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造成这次沙尘天气过程的主要影响天气系统是蒙古气旋和地面冷锋。蒙古气旋后部西北强冷空气侵入为起源于蒙古国西南部以及内蒙古西中部周边沙尘的输送提供了动力条件;地面冷锋过境使该地区温度梯度增大,空气对流上升加剧,为上游输送而来的尘土、沙石卷入空中浮悬提供了抬升条件。两者共同作用促使沙尘天气过程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并伴有扬沙和沙尘暴出现。
刘建梅高晶包福祥
关键词:蒙古气旋冷高压扬沙沙尘暴
2012年汛期内蒙古大范围降水偏多成因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利用内蒙古113测站1961—2012年6—8月降水资料、1961—2012年NCEP/NCAP再分析资料数据集、国家气候中心太平洋海温资料,采用统计诊断、相关分析等方法,对2012年汛期(6—8月)内蒙古降水特点及影响因子进行分析,探讨2012年汛期(6—8月)内蒙古大范围降水偏多的可能影响因素。通过对近50a汛期降水年际变化特征及海温、印度夏季风活动、中纬度阻塞高压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2年汛期(6—8月)内蒙古大范围降水偏多,主要表现为降水过程频繁、覆盖范围广、强降水过程多,多站突破历史纪录;主要原因为内蒙古汛期降水在减少的年代际背景下,年际变化规律明显,2012年汛期出现多雨的概率较大;2012年汛期北半球500hPa高度场主要特征相似内蒙古典型多雨年的环流形势;La Nina事件在2012年3—5月结束,有利于汛期降水偏多;印度夏季风异常偏强、乌拉尔山高脊和鄂霍次克海高压偏强、贝加尔湖地区受低槽控制均是影响2012年内蒙古汛期大范围降水偏多的重要因素。
马清霞高晶包福祥
关键词:汛期降水偏多
副热带东南太平洋海温对东北夏季降水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本文使用的降水资料为中国气象局最新提供的1981~2013年全国两千多站逐日降水资料。由于内蒙古东部降水特征和影响系统与黑龙江、吉林、辽宁十分相似,因此选取120°E以东,38°N以北的区域作为东北地...
高晶高辉
关键词:SUBTROPICALPACIFICNORTHEASTERNPACIFICSUBTROPICAL
中国东部冬季气温变化的主要区域空间模态及其与大气环流的关系
2024年
本文利用1956—2017年我国519个站点逐日气温资料,通过旋转经验正交函数分析方法得到了近62年我国冬季气温变化主要的区域空间模态,研究了其与大气环流的关系,并进一步使用2018—2023年上述站点冬季气温资料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冬季气温变化有两个较为稳定的区域空间模态:第一模态主要表现为南方大部分地区出现异常低温,低温极值区位于华南和东南沿海区,称之为南方型;第二模态的气温异常信号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称之为东北型。其中,南方型模态与赤道中太平洋的海温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东亚冬季风的“南北反向”模态呈显著正相关。当冬季赤道中太平洋海温异常偏冷时,东亚南部地区表现为强烈的低层偏北风距平,北方则无显著偏北风距平,造成南方大部分地区出现异常低温。冬季北极涛动与东北型低温模态有显著联系,当北极涛动呈负位相时,冷高压主要集中在极区,高压东侧盛行东北风,造成东北地区冬季气温异常偏低。近6年中,2018年与2021年冬季呈东北型低温模态,其关键环流系统接近北极涛动负位相,验证了该结论。
陈金琪范灵悦高晶
关键词:冬季气温北极涛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