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3篇电子电信
  • 1篇理学

主题

  • 1篇电台
  • 1篇电台广播
  • 1篇端盖
  • 1篇信干噪比
  • 1篇信号
  • 1篇信息融合
  • 1篇软件架构
  • 1篇数学模型
  • 1篇数字化数据
  • 1篇天线
  • 1篇内筒
  • 1篇频段
  • 1篇微处理器
  • 1篇无源定位
  • 1篇相位
  • 1篇相位差
  • 1篇相位差变化率
  • 1篇立筒
  • 1篇矩阵
  • 1篇矩阵理论

机构

  • 5篇中国电子科技...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西安电子科技...

作者

  • 5篇高义
  • 1篇张君毅
  • 1篇王建
  • 1篇王玉林
  • 1篇高元锋
  • 1篇周豫民
  • 1篇刘志刚
  • 1篇张海瑛
  • 1篇陈开颜
  • 1篇李刚
  • 1篇解建勇
  • 1篇吴旭
  • 1篇邵蔚天
  • 1篇杨兵
  • 1篇杨国栋
  • 1篇郑纪民
  • 1篇陈军
  • 1篇张洪义
  • 1篇谷双春
  • 1篇张波

传媒

  • 2篇无线电工程
  • 1篇无线电通信技...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5
  • 1篇200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一种L频段测向天线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L频段测向天线,属天线技术领域。包括天线罩和支撑立筒;所述天线罩包括外筒、内筒、上端盖和下端盖,所述内筒上端与上端盖的中心孔连接,内筒下端与下端盖的中心孔连接,所述外筒的上端与上端盖的外周连接,外筒的...
赵航杨兵肖松杨国栋吴旭张大炜俸彥鸣张波刘书静俞晨高义解建勇王玉林
文献传递
LMS算法输出信干噪比数学模型及仿真被引量:2
2005年
通过对LMS算法的分析及运用矩阵理论,得出了LMS算法波束形成干扰数学模型,并假设信号与干扰互不相关时,得出了输出信干噪比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算法在无干扰信号时(只有噪声)的抗噪性能,在有干扰时得出了干扰较小和较大时,算法对干扰起的作用是完全不同的这一结论。通过数学仿真验证了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的一致性。
陈军高义陈开颜
关键词:LMS算法数学模型信干噪比矩阵理论抗噪性能仿真验证
广播信号监测系统遥控监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广播信号监测系统遥控监测装置,它涉及无线电通信领域中的对各种广播电台广播效果的监测设备。它由接收模块,微处理器,信号采集模块,存储模块,调制解调模块,温度传感模块,电源等部件组成。它由接收模块接收广播...
张君毅邵蔚天高义郑纪民李刚张海瑛刘志刚王建谷双春周豫民张洪义
文献传递
基于相位差变化率的无源定位技术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基于单站无源定位技术研究基础,对相位差变化率定位原理进行了简要介绍,针对相位差变化率定位过程中相位模糊、定位时间长和定位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MGEKF滤波算法的相位差变化率单站无源定位方法,该方法采用了相位差参数预处理和MGEKF定位滤波算法。经过仿真分析和外场试验验证表明:采用MGEKF定位滤波处理的相位差变化率无源定位方法,可以使单站定位速度和定位精度比传统的只测角定位法提高很多。
高义高元锋
关键词:EKFMGEKF无源定位
基于软件架构设计的多源信息融合系统被引量:7
2012年
以往对多源信息融合系统的研究大多是基于某种算法,针对某一层级或某一类传感器数据的特征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和综合。为优化多源信息融合系统综合处理及集成能力,针对多级多源信息融合处理系统进行领域工程分析,提出了该领域的通用软件架构模型,对软件构件化技术在多级多源信息融合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索。
高义刘承禹
关键词:多源信息融合软件架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