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铭民
- 作品数:11 被引量:80H指数:4
- 供职机构:浙江财经学院会计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谈谈目标成本法被引量:1
- 1998年
- 同一专题不同侧面 目标成本法又名成本企划,是战略成本管理的一种重要工具。它首先被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所采用,后发展到电机、制造、精密仪器、化工等行业,现已被日本企业广泛使用,成为“日本最富潜力的竞争武器”。 目标成本法是一种以市场为主,以顾客需求为导向,在产品规划、设计阶段就着手努力,运用价值工程进行功能成本分析,达到不断降低成本,增强竞争能力的一种成本管理方法。
- 骆铭民
- 关键词:目标成本法战略成本管理产品生命周期功能成本分析传统成本管理试生产
-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对接与互动被引量:8
- 2006年
- 本文对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对接的必要性、可能性和方式进行了分析,通过拓宽内部控制的概念内涵,在组织结构和战略管理上实现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对接,并对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互动进行了分析。
- 骆铭民
- 关键词: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对接互动
- 风险投资IPO退出方式风险研究
- 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在整个风险投资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高风险伴随着高收益,而高收益只有通过一定的退出渠道才能实现。在众多退出方式中,IPO被认为是风险投资退出的最佳渠道,它不仅使风险投资者获得了更高的收益,同时也为风险企业...
- 骆铭民
- 关键词:证券市场创业板风险投资
- 文献传递
- 代理理论与管理报酬契约研究被引量:5
- 2003年
- 代理理论的核心问题就是委托人如何设计一个最优激励与约束机制 ,以促使代理人从自身利益出发选择对委托人最有利的行为。最优机制的设计要考虑激励相容约束和个人理性约束 ,同时也需考虑效率问题。最优激励与约束机制体现在签订的管理报酬契约中。管理报酬契约签订的关键在于确定委托代理双方都能观察得到的业绩衡量标准。最理想的报酬契约应将股票价格和净利润共同作为业绩衡量标准。我国上市公司管理报酬契约的设计除了要保证报酬契约方案本身具有激励兼容的功能外 ,加强上市公司内外治理也是不可或缺的 ,同时还需有完善的政策法规。
- 骆铭民
- 关键词:代理理论代理人激励机制管理报酬契约
- 公允价值计量技术路径分析被引量:4
- 2008年
- 公允价值计量是一个世界性财务报告难题。2006年9月,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发布“公允价值计量”准则(SFAS157),制定了新的计量目标和计量框架,明确指出公允价值计量目标是确定资产或负债在计量日的脱手价格。为实现公允价值计量目标,FASB制定了统一的计量框架作为指导公允价值计量操作的一般原则。笔者研究发现,该框架包含了一个报告主体在计量操作中应遵循的技术路径,
- 于永生骆铭民
- 关键词:公允价值计量计量技术财务报告FASB
- 目标成本法的理论与实践被引量:4
- 1998年
- 目标成本法是战略成本管理的一种重要工具。它首先被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所采用,后发展到电机、制造、精密仪器、化工等行业,现已成为日本最富潜力的竞争武器。一、目标成本法与传统成本管理的比较目标成本法是一种以市场为主、以顾客需求为导向,在产品规划、设计阶段就着手努力。
- 骆铭民
- 关键词:目标成本法传统成本管理产品生命周期价值工程战略成本管理顾客需求
- 论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的趋同——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的差异、原因和对策分析被引量:49
- 2004年
- 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是当前国际会计界讨论的热点问题,是会计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要发展经济,就必须融入国际经济潮流中。作为国际通用商业语言的会计,自然就应走向国际化。如何借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东风,尽可能实现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的趋同,这是我国会计界必须正视的问题。本文在探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必然性、可行性,以及分析各国会计准则趋同化形势的基础上,比较目前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之间的主要差异,并进而提出促进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趋同的一些建议。
- 汪祥耀骆铭民
- 关键词:会计准则国际趋同
- 试谈分部财务报告
- 1998年
- 骆铭民
- 关键词:分部财务报告分部信息信息用户可辨认资产现金流量
- 业绩评价系统的初步研究
- 该文试图采用规范分析方法,从业绩评价系统建立的理论基础入手,分析系统建立的动机和指导方法;继而对传统业绩评价系统进行考察,指出不足;最后重点研究权变业绩评价系统建立问题,并对新系统运作实例"平衡记分卡"加以说明,指出它给...
- 骆铭民
- 关键词:业绩评价权变
- 内部人持股与公司治理效率关系研究被引量:7
- 2005年
- 本文利用沪深两地1002家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所作的回归分析表明,内部人持股作为一种激励机制,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我国上市公司内部人持股制度还存在很多不完善之处,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股权激励的强度,降低了其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最后,本文对此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 骆铭民蔡吉甫
- 关键词:内部人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