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卓
- 作品数:7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科技厅科研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麦麸及其挥发性物质对二点委夜蛾幼虫的引诱作用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二点委夜蛾Athetis lepigone是我国夏玉米上的一种新害虫,对玉米苗危害严重。由于其幼虫常隐蔽在收割机收获小麦后留在田间的麦秸和麦糠下,防治非常困难,因此开展二点委夜蛾幼虫引诱剂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本实验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二点委夜蛾幼虫对麦秆﹑麦糠﹑玉米苗﹑麦麸﹑炒麦麸5种试材的行为反应;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比较了炒麦麸、麦麸中挥发物的成分,并从中挑选出6种化合物单体、8种混合物进行室内诱集实验。【结果】5种试材中炒麦麸引诱效果最好。6种单体中,2-庚酮在5μg/μL浓度下的引诱效果最好,引诱率为75.9%。8种混合物中,2-庚酮+苯甲醛+对二甲苯的引诱效果较好,引诱率为72.7%,但引诱效果不如2-庚酮单体。【结论】结果说明,2-庚酮对二点委夜蛾幼虫有强烈的引诱作用,从而为二点委夜蛾幼虫的田间诱杀技术提供了研究基础。
- 李哲刘廷辉陶晡马卓何运转
- 关键词:二点委夜蛾麦麸趋性挥发性物质
- 异色瓢虫卵巢发育及卵子发生过程观察被引量:13
- 2015年
- 为明确异色瓢虫卵巢发育和卵子发生过程,采用内部解剖和石蜡切片技术,分别对异色瓢虫卵巢形态和卵母细胞组织结构进行系统观察,并对其发育阶段进行了划分。结果表明:异色瓢虫雌性内生殖器官主要由1对卵巢、1对侧输卵管、1根中输卵管、受精囊、受精囊附腺、交配囊和黏腺组成;根据有无卵室和卵黄沉积情况将其卵巢发育划分为未分化期、生长发育初期、卵黄沉积期和成熟待产期4个等级;根据卵母细胞所在位置、体积和细胞核的变化,滋养细胞和滤泡细胞的形态变化以及卵黄沉积情况,将异色瓢虫卵子发生划分为卵母细胞分化期、卵母细胞营养期和卵黄形成期3个时期7个阶段。本研究首次对异色瓢虫的卵子发生进行了观察,并初步划分了异色瓢虫卵巢发育的分级标准。
- 陈洁吴春娟张青文马卓孙海昆何运转
- 关键词:异色瓢虫卵巢发育卵子发生
- 何首乌对棉铃虫生物活性的影响
- 刘廷辉马卓李哲李春英万喻杨心月岳建明何运转
- 对何首乌干粉和不同溶剂提取物对棉铃虫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何首乌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进行研究,从而分离出杀虫活性物质,为进一步了解何首乌的化学成分和在天然产物农药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成果在今后害虫防治方面,成本低于市...
- 关键词:
- 关键词:何首乌害虫防治
- 河北转Bt基因棉田棉铃虫对杀虫剂的抗性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被引量:3
- 2013年
- 为明确河北省推广种植植转Bt基因抗虫棉(简称Bt棉)后,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及其生化机理,2011-2012年采用点滴法对保定南郊、沧州南皮、邢台巨鹿3个地区的田间种群以及敏感种群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并采用生化分析法对4个种群相关的羧酸酯酶(carboxylesterase,CarE)、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s,GSTs)和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的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个田间种群对高效氯氰菊酯和氰戊菊酯处于中至高抗水平,抗性倍数为20.02~73.70倍;对灭多威处于低至中抗水平,抗性倍数为6.27~11.84倍;对高效氯氟氰菊酯(抗性倍数:1.07~4.20倍),辛硫磷、毒死蜱和马拉硫磷(抗性倍数:1.00~2.69倍),以及氯虫苯甲酰胺(抗性倍数:2.00~3.67倍)均处于敏感水平。3个田间种群的CarE,GSTs和AChE活性分别是敏感种群的1.06~1.23,1.20~1.63和1.15~1.23倍,这可能与其对高效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和灭多威产生的抗性有关。
- 张少华李哲马卓王春一李春英王秀吉何运转
- 关键词:棉铃虫转BT基因棉杀虫剂酶活性
- 麻黄等6种中草药对棉铃虫生物活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为了筛选出新型植物源杀虫活性物质,本试验以棉铃虫为试虫,对6种中草药干粉进行了杀虫活性测定。结果表明:6种中草药干粉对棉铃虫均表现出一定的生长发育抑制作用,其中以麻黄的影响最为显著。第5天对试虫的体重抑制率达到最大值,为90.3%;对成虫的繁殖能力亦有一定的影响,与对照相比,产卵历期缩减了3.7d,平均产卵量减少623粒。用麻黄干粉处理饲料进行饲喂(第5天不换饲料),试虫在幼虫期全部死亡。在麻黄的不同提取物中,乙醇粗提物对棉铃虫的生长发育影响最为显著,第5天对棉铃虫幼虫的体重抑制率高达82.2%,但不同浓度乙醇提取物间没有显著差异。
- 王引马卓张少华李哲何运转
- 关键词:麻黄棉铃虫生物活性
- 异色瓢虫卵黄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为了能准确地追踪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Pallas)卵黄原蛋白(vitellogenin,Vg)的合成、转运途径和吸收方式,以及卵黄蛋白(vitellin,Vn)在卵母细胞内的积累及分布情况,本研究对异色瓢虫的Vn进行了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c Ab)的制备。【方法】以异色瓢虫Vn免疫BLAB/C小鼠,应用杂交瘤技术,经过3次亚克隆筛选,制备能稳定分泌抗Vn的单克隆抗体。【结果】实验获得4株能够稳定分泌抗异色瓢虫Vn的单克隆抗体,即5E2,5E11,1E9和5H8。其中1E9,5E11和5E2亚型均为Ig G1,5H8亚型为Ig M。Western blot免疫印迹分析显示,4株单克隆抗体可以特异性地识别Vn,而与雄虫血淋巴无反应。其中,5E2和1E9可以与异色瓢虫抗原的4个亚基发生较强的免疫反应,结合腹水制备前上清效价检测结果最终选取5E2制备单克隆抗体。5E2单克隆抗体的效价为1∶81 000,SDS-PAGE分析显示5E2重链和轻链的分子量分别为50和27 k D。【结论】本实验成功制备出一株能够稳定分泌抗异色瓢虫Vn的单克隆抗体,为建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测定其动态变化奠定了基础。
- 马卓刘廷辉陈洁梁超曹美琳何运转
- 关键词:异色瓢虫卵黄蛋白单克隆抗体
- 小麦品种对麦红吸浆虫抗虫性鉴定被引量:1
- 2014年
- 利用田间自然感虫鉴定法,2011、2012年对全国范围种植的284份小麦品种进行了抗麦红吸浆虫鉴定。结果表明:参试的284份小麦品种中,小麦抽穗期与麦红吸浆虫羽化产卵盛期相吻合的品种均为155个,2年抗性级别分别为:免疫品种10个和7个;高抗品种20个和15个;中抗品种19个和18个;低抗品种34个和30个;感虫品种26个和18个;高感品种46个和67个。2年结果相比,对麦红吸浆虫抗性表型相一致的小麦品种共有55个;2年之间抗性级别略有不同的共有45个,其中抗虫品种有27个,感虫品种有18个;抗性结果有明显差异的品种共55个。本试验结果中免疫、高抗品种可供生产和育种部门参考应用,而感虫品种在麦红吸浆虫发生区应限制推广种植。
- 马卓黎丹陶晡武予清杨宁何运转刘廷辉
- 关键词:小麦品种麦红吸浆虫抗虫性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