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先军
- 作品数:103 被引量:559H指数:13
-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连云港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 影响进展性卒中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7
- 2014年
- 进展性卒中是脑卒中的一个亚型,广义上包括进展性缺血性卒中和进展性出血性卒中,狭义上仅包括临床较多见的进展性缺血性卒中.临床上进展性卒中是指在发病后神经功能损害仍然进行性加重或虽经临床治疗神经功能缺损仍进展恶化的脑梗死,具有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和复发率高的特点.往往患者及家属不能接受和理解住院治疗后卒中仍然不断恶化,经常导致医疗纠纷,处理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也成为最令临床医务人员头痛的棘手情况之一.
- 王惠董万利马先军李乐军
- 关键词:进展性卒中神经功能损害出血性卒中侧支循环进行性加重临床医务人员
- 丰广魁治疗情志病验案被引量:2
- 2019年
- 丰广魁教授是第六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致力于中医临床30余年,对情志病的中医诊治有独到见解。笔者有幸成为丰老师的继承人,在临证跟师中学到了老师辨证灵活,遣方用药精当的临证辨证施治的方法,特别是应用经方的经验收益匪浅。现就治疗情志病验案5则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 杜青马先军丰广魁
- 关键词:情志病惊悸狂证不寐梅核气
- 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卒中单元中的应用被引量:9
- 2011年
- 卒中单元是治疗脑卒中的最新理念,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临床路径在促进疾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和减少医疗费用等方面的作用也已得到公认。经过10多年探索和实践,我院成立了以神经内科、西医康复、中医内科、针灸、推拿、护理为一体的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本研究探讨在急性卒中单元中,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旨在为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路径的推广积累经验并提供实践依据,现报道如下。
- 蒋娟施永敏马先军赵树琴黄蓉李宝梅封爱婷
-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急性脑卒中患者疾病康复
- 丰广魁运用己椒苈黄丸治疗痰饮病经验被引量:1
- 2023年
- 痰饮病是指体内水液运化输布失常,水饮停聚于某些部位的一类疾病。丰广魁教授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临床经验,运用己椒苈黄丸治疗痰饮病饮热互结证,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丰广魁教授强调在明悉患者体质的基础上,辨体施药,因势利导,给邪以出路,并注重固护患者正气。该文介绍丰广魁教授运用己椒苈黄丸治疗痰饮病经验。
- 王英超杜青马先军孙娜万芳村杨晓明
- 关键词:痰饮病己椒苈黄丸慢性心力衰竭
- 多量表分析脑卒中后疲劳相关因素及对老年人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7
- 2015年
- 目的探讨多量表分析脑卒中后疲劳(PSF)相关因素及对老年人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4年8月该院住院治疗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200例。均接受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梗死部位进行标记,统计各梗死部位所具有的患者例数等情况。半个月内进行疲劳严重度量表(F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评分(NIHS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等量表评分,判定PSF的相关因素。经规范治疗后3个月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统计并分析不同部位的脑梗死与相关因素的关系,两组患者预后情况以及分析PSF与各因素及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结果皮层下多发性梗死及基底节区的梗死所占比例最高,分别是35.50%(71/200)及26.50%(53/200)。有血压及脑卒中病史的患者脑梗死发生在基底节区的比例较高,分别为66.04%(35/53),47.17%(25/53)。PSQI评分为11~21分以及NIHSS评分为9~20分的患者梗死部位主要位于皮层下多发性位置以及基底节区。此外,梗死部位发生在基底节区的患者产生PSF的比例为最高,达到92.45%(49/53)。有PSF组半个月内的FSS评分、NIHSS评分及PSQI评分均显著高于无PSF组,治疗后3个月的Barthel指数亦显著高于无PSF组(均P<0.05)。PSF与年龄、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病史、PSQI评分及NIHSS评分均呈正相关,与Barthel指数呈负相关,但与性别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利用多量表分析PSF相关因素并指导老年人脑卒中患者的预后十分必要,值得临床重视。
- 王利卞光荣马先军杜青赵树琴乔本玉
- 关键词:脑卒中后疲劳
-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45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01年
- 脑卒中后极易并发抑郁症,临床可表现为焦虑、多疑、情绪改变、妄想、运动迟缓、缺乏自知力,并伴有心悸、胸闷、失眠和睡眠倒错。严重影响脑卒中后功能的恢复。笔者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并进行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 马先军
- 关键词: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脑卒中后抑郁症胸闷重影
- 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病情进展的预测因素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探讨大动脉粥样硬化(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sis,LAA)型脑梗死病情进展的预测因素。方法:选取收治的急性LAA型脑梗死患者173例。采用斯堪地那维亚卒中量表(Scandinavian Stroke Scale,SSS)评估患者病情是否发生进展,收集患者的病史资料、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对LAA型进展性卒中的发生率及预测因素进行分析。结果:LAA型进展性卒中的发生率为23.1%;入院时血压、H型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y)、颅内外动脉狭窄与LAA型脑梗死病情进展相关;入院时收缩压、H型高血压、HHcy、颅内动脉狭窄对LAA型脑梗死病情进展有显著预测作用。结论:H型高血压、颅内动脉狭窄、入院时收缩压及HHcy是LAA型脑梗死病情进展的独立预测因素。
- 王惠马先军卞光荣朱孟慧宁倩
- 关键词:进展性卒中
- 后循环缺血患者的血管形态和代偿侧支循环的DSA研究
- 目的应用DSA评价确诊为后循环缺血(PCI)患者的血管形态学异常改变类型和存在的侧支循环途径,为本病的防治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 2006.3~2008.3连云港市中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确诊的PCI患者60例为观察对象,设...
- 董万利马先军
- 关键词:后循环缺血侧枝循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 文献传递
- 后循环缺血患者的血管形态和代偿侧支循环的DSA研究
- 目的应用DSA评价确诊为后循环缺血患者的血管形态学异常改变类型和存在的侧支循环途径,为本病的防治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2006年3月~2008年3月在连云港市中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确诊的后循环缺血患者60例为观察对象,设基...
- 董万利马先军邵凤杨
- 关键词:后循环缺血侧支循环DSA
- 文献传递
-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急性脑卒中临床护理路径应用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急性脑卒中的临床护理路径。方法将12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成2组,观察组60例,实施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60例,采用传统护理方法。2组患者均在入院时及治疗15天、30天、45天、60天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定(Barthel指数),在出院时进行并发症以及卫生经济学评定,并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2组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入院45天及60天,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药费、康复护理费用、NIHSS减少及Barthel指数增加值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总费用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急性脑卒中患者采用规范的临床护理路径是取得良好预后的重要保证。
- 蒋娟施永敏马先军赵树琴黄蓉李宝梅封爱婷
-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急性脑卒中临床护理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