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静兰
- 作品数:56 被引量:317H指数:10
- 供职机构:华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新大纲·文化素质·创新能力——我们对《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精神的理解与执行被引量:2
- 2003年
- 新编《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以“1+3+3+3”(一个基础、三种知识、三种能力、三种素质)为模式,强调21世纪英语专业人才要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和一定的相关知识,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具有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 颜静兰杨慧敏
- 关键词:文化素质英语专业英语教学教学大纲基本功
- 陌生化视角下目的语文化导入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
- 2012年
- 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外语教学的最高目标,外语教师都应把培养大学生自觉的跨文化意识以及对不同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为己任。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一个重要的核心概念,对外语教学颇具教学价值取向。讨论了如何在陌生化视角下进行有效的目的语文化的导入,提出了可行的方法与策略。
- 颜静兰
-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陌生化
- 写作评分员疲劳因素初探——以2019年TEM4写作评分为例被引量:1
- 2020年
- 本文以2019年TEM4写作评分为例,分析讨论了阅卷过程中评分员产生的生理与心理的疲劳表现、疲劳产生的主客观因素以及对阅卷评分的影响。研究基于截取的评卷数据,并对评分员的访谈进行分析研究,最后对缓解评分员疲劳与提高阅卷质量提出了若干建议。
- 颜静兰杨帆
- 关键词:访谈数据分析
- 礼貌原则下《红楼梦》敬称的英译——基于语料库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采用汉英平行语料库的研究方法,根据礼貌原则对《红楼梦》杨宪益译本和霍克斯译本中"令"、"尊"、"贵"、"世"字敬称的翻译进行对比研究,探讨两译本翻译方法的异同。研究发现,杨译本多用含"尊人"之意的词,让读者意识到汉语礼貌原则;霍译本高频使用不含"尊人"之意的词,符合英语语言文化习惯。两译本在翻译四种敬称上存在差异:"令"字敬称中都用不含"尊人"之意的名词短语,杨译本也频繁使用表敬形容词;"尊"字敬称中"尊人"之意在杨译本中得到保留,在霍译本中却被淡化;"贵"字敬称在两译本中都再现原文的礼貌原则;"世"字敬称在两译本中多翻为代词或表敬名词。这些说明了译者不同的翻译特点,也体现了四种敬称在礼貌程度上的差异。
- 颜静兰陈逸飞
- 关键词:《红楼梦》敬称语料库翻译礼貌原则
- 模拟联合国大会中的跨文化交际错误分析
- 2018年
- 随着世界各国跨文化交流的进一步加深;跨文化能力的培养显得愈加重要。如今风靡中国各大高校的模拟联合国大会活动;正是一个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大平台。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分析学生代表们在模拟联合国会议期间的跨文化交际错误;并进一步探讨学生代表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与其在模联大会上表现的关系。
- 李佳蔚周叶子颜静兰
-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 个体主义—集体主义文化维度透视——中美流行歌曲的跨文化启示被引量:16
- 2003年
- Hofstede在研究中发现,任何文化都能在个体主义—集体主义这一维度上找到各自的位置,它是文化比较中最重要的一维,是打开中西文化的一把钥匙。中美流行歌曲所折射出的中美文化差异,主要是理想主义—现实主义和行动主义—消极主义的差异,而行动主义—消极主义又可以用来解释两国文化在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态度以及自我表现等方面的差异。
- 颜静兰陈乐
- 关键词:文化维度流行歌曲个体主义集体主义
- 创伤理论视域下《长日留痕》的解读被引量:1
- 2020年
- 创伤理论是弗洛伊德早期理论研究的核心,创伤指某些人对突发性或灾难性事件的一次极不寻常的经历,该理论在20世纪末被广泛运用于文学研究领域。《长日留痕》是石黑一雄的代表作,描述了战后英国管家史蒂文森对于自己往日创伤经历的回忆与反思。该文学文本描述了创伤经历的产生、延续和修复的三个阶段,以及史蒂文森对过去经历的梳理和逐步建立的与外界的联系使其成功实现创伤修复的心路历程,而该经历对于创伤修复来说富有借鉴性。
- 余孙文颜静兰
- 关键词:创伤修复《长日留痕》
- 计算机辅助写作阅卷过程效度调查研究——以2013年TEM4写作阅卷为例被引量:4
- 2013年
- 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是专业教学检查类测试,自2009年开始实施主观题的计算机辅助阅卷。主观题特别是写作阅卷的信效度直接关系到该专业教学测试的科学性。本文介绍了2013年TEM4写作阅卷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分析了计算机辅助写作阅卷的过程,并通过对阅卷员进行问卷调查来分析写作阅卷过程的效度。分析表明,TEM4的写作阅卷过程总体具有信度和效度。
- 杨慧敏颜静兰
- 关键词:测试效度TEM4
- 熟悉的故事 陌生的感觉——《透明的红萝卜》陌生化解析被引量:3
- 2013年
- 该文基于陌生化理论,从语言、修辞、情境和审美观念等方面分析了莫言的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中的陌生化元素。陌生化理论元素突出新颖、奇异的语言和形式加强审美主体的体验,彰显了文学作品的创造性魅力。莫言通过在故事中运用陌生化手法将作品深层的意蕴和美学价值巧妙彰显于众。
- 詹丽娟颜静兰
- 关键词:陌生化《透明的红萝卜》
- 词汇类联接的近义相似性及其对二语词汇习得的影响
- 2008年
- 词汇习得是二语习得的关键,而词汇类联接习得又是词汇习得的关键。因此,词汇类联接的习得也就成了教授二语词汇的重要课题。从认知角度剖析词汇与其类联接之间的本质关系,结果发现词汇与它的类联接之间的关系不是任意的,而是由词的意义决定的。并进一步研究发现,当一个词与另外一个词的某一义项相同或相近时,它们此时的类联接基本相同。从而在词汇教学中可以有效地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促进学生对外语新词汇的习得速度,并有效促进和巩固学生对词汇类联接的记忆能力和新词运用能力。
- 明平植颜静兰
- 关键词:类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