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慧芳
- 作品数:6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百色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小儿浅静脉留置针护理体会被引量:1
- 2011年
- 针对患者对医疗服务、治疗水平越来越高的要求,从专业理论、操作技巧、新知识等方面有重点地对护士开展继续教育,促进专业发展十分必要[1].静脉治疗是一种有创性介入治疗,操作中任何环节的疏忽都有可能导致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甚至引起医疗纠纷[2].有报道[3],静脉输液是发生护患纠纷最多的治疗环节.婴幼儿头皮输液是儿科护理中最基本的护理技术,也是治疗、抢救危重患儿的一种基本手段[4].近年来,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普遍应用很大程度解决了维持小儿静脉通道的难题.现对我院儿科2009~2010年留置针静脉输液效果进行分析与总结如下.
- 韦慧芳
- 关键词:留置针护理浅静脉小儿儿科护理静脉留置针继续教育
- 婴幼儿发育和行为的预见性保健指导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探讨婴幼儿发育和行为的预见性保健指导在儿童保健上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儿科门诊进行常规健康体检的100例42d足月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婴幼儿发育和行为的预见性保健指导,对照组仅进行常规保健,比较两组婴幼儿的保健效果。结果对照组婴幼儿在9个月、12个月、18个月智力发育指数评价分别为(95.12±4.32)、(100.32±4.89)、(106.32±4.72);观察组婴幼儿在9个月、12个月、18个月智力发育指数评价为(99.02±5.76)、(107.12±5.76)、(114.35±6.43)。对照组婴幼儿在9个月、12个月、18个月心理运动发育指数评价为(92.76±3.87)、(98.78±4.61)、(102.12±4.12);观察组婴幼儿在9个月、12个月、18个月心理运动发育指数评价为(97.43±4.56)、(104.89±4.12)、(110.65±5.12)。结论对婴幼儿进行发育和行为进行早期预见性保健指导,可以显著提高婴幼儿的行为、发育偏差,促进其智力、体格正常发育,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韦慧芳黄艳玲
- 关键词:婴幼儿发育儿童保健
-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再灌注后早期应用洋地黄的近期疗效观察与系统评价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AMI-AHF)再灌注后早期应用洋地黄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68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再灌注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时机不同分为观察组(34例,早期应用洋地黄治疗),对照组(34例,后期应用洋地黄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心率(H R)、射血分数(EF)、动脉收缩压(SBP)、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再灌注后早期应用洋地黄治疗,可改善左室功能,提高治疗总有效率,且无副作用,有利于患者更好地恢复健康,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黄永照韦慧芳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再灌注
- 重症手足口病患儿16例临床护理
- 2014年
- 目的分析与探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1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了解患儿的护理方法。并对所有患儿的临床结局进行分析与探讨,以了解通过护理后,患儿是否发生并发症、是否存在死亡病例以及康复情况。结果 16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2例患儿最终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病死率为12.5%。其余患儿均最终痊愈出院,在护理过程中未发生任何严重并发症。结论在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医院相关规定进行消毒、提前做好预防肺水肿、心功能不全、脑炎等并发症的护理、严密监控患儿的临床体征。通过积极的、科学的、有效的护理,能够显著降低患儿的病死率,提高其临床疗效。
- 韦慧芳黄艳玲
- 关键词: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护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