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治国

作品数:9 被引量:53H指数:4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动脉
  • 2篇血管
  • 2篇血管造影
  • 2篇造影
  • 2篇神经内科
  • 2篇缺血
  • 2篇卒中
  • 2篇脑卒中
  • 2篇内科
  • 2篇教学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盗血
  • 1篇盗血综合征
  • 1篇低氧
  • 1篇低氧预处理
  • 1篇动脉狭窄
  • 1篇动脉硬化
  • 1篇短暂性
  • 1篇短暂性脑缺血

机构

  • 7篇苏州大学
  • 4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陈治国
  • 5篇董万利
  • 4篇恽文伟
  • 2篇张志翔
  • 2篇倪健强
  • 2篇方琪
  • 2篇蒋建华
  • 2篇祁加俊
  • 1篇高萍
  • 1篇周慧
  • 1篇赵进委
  • 1篇张正春
  • 1篇陈卓友

传媒

  • 2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中国神经免疫...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成都医学院学...
  • 1篇医学信息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19
  • 3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急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及预后分析
2022年
急诊用机械取栓的方法治疗急性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救治疗效。方法 将时间固定在2019年1月到2020年12月期间,在这之中抽调我院收治的部分急性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例数80例,在不同治疗方式下将患者划分成两个组别,常规组患者使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共计67例,研究组使用机械取栓治疗,共计13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包括术后3个月预后良好率、不同时间扩展版NIHSS(E-NIHSS)评分、血管再通率、术后并发症、发病至血管再通时间等情况。结果 研究组术后3个月预后的良好率可达到92.31%,与常规组的相比具有十分显著的差异,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研究组的发生率比对照组低,有差异性,P<0.05;E-NIHSS评分根据术后不同时间记录,研究组患者术后各个恢复时间的评分都比较低,与常规的患者形成显著差异(P<0.05);血管再通率比较,也是研究组的患者更高,可达到92.31%,常规组偏低,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从发病到血管再通的时间为(122.03±30.42)分钟,与常规组患者的(160.12±31.25)分钟对比,研究组更短,组间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机械取栓在治疗急诊急性的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上获得了理想疗效,见效快,安全性尚可,可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案,对快速修复患者神经功能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和普及。
陈睿言陈治国王启
关键词:急诊机械取栓
内囊预警综合征的临床分析(附6例报道)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分析内囊预警综合征(CWS)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影像学表现,并探讨其病理生理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7-2012-05作者医院收治的6例CW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均有脑卒中危险因素,其中有高血压病史6例,高血脂1例,高尿酸1例,有吸烟史4例。入院时ABCD2评分均在4~5分之间。于首次发作后第1~6天患者出现4~14次短暂性运动或运动感觉症状发作,持续时间30s~90min。发作后1例患者无任何症状体征及DWI异常,2例患者无体征但DWI显示有急性病灶,余3例患者残留体征及DWI异常。内囊梗死4例,丘脑梗死1例。DSA或CTA、MRA检查未发现大动脉狭窄。联合治疗效果不佳。结论 CWS主要损害中央运动通路,其发病病理生理机制复杂且仍不十分清楚,可能与深穿支动脉粥样硬化、血流动力学改变有关。
高萍张志翔陈治国恽文伟
关键词:颅内动脉硬化
脑卒中患者肠屏障功能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肠屏障功能的变化,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7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64例,定量检测血清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内毒素水平,并行体成分分析检测,通过多因素Logistic分析肠屏障功能的影响因素,探讨BMI、FFMI与肠屏障之间的关系。结果64例患者中DAO、D-乳酸、内毒素升高分别为23例、20例、3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白蛋白是DAO的影响因素,前白蛋白、血糖是D-乳酸的影响因素;不同BMI、FFMI水平的脑卒中患者DAO、D-乳酸、内毒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易合并肠屏障功能障碍,这种功能障碍可能与蛋白、血糖水平相关。
周慧陈治国
关键词:脑卒中肠屏障二胺氧化酶D-乳酸内毒素
低氧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B细胞淋巴瘤2、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mRNA表达的影响
2006年
目的:观察低氧预处理对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B细胞淋巴瘤2、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脑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①实验于2004-10/2005-06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完成。选用清洁级成年SD雄性大鼠55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和低氧预处理组。②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只手术不插线。低氧预处理组在低氧预处理后12h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模型。③假手术组在缺血3h再灌注24h、对照组和低氧预处理组在缺血3h再灌注3,6,12,24,48h不同时间点,进行脑切片的苏木精-伊红染色、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检测B细胞淋巴瘤2水平、原位杂交染法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mRNA表达。结果:55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假手术组无凋亡细胞,低氧预处理组的凋亡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②低氧预处理组大鼠缺血再灌注3h可见B细胞淋巴瘤2阳性细胞数开始表达,再灌注24h达高峰,缺血再灌注6,12,24,48h均较对照组增高(101.40±2.78,68.20±1.45;137.92±2.41,81.34±2.28;172.21±2.89,103.12±2.61;105.68±12.67,60.12±1.47;P<0.05)。③低氧预处理组和对照组缺血再灌注3h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mRNA阳性细胞数的表达逐渐增加,至24h达高峰;低氧预处理组缺血再灌注12,48h阳性细胞数的表达均较对照组减少(45.96±5.02,85.48±7.88;33.84±4.67,56.31±7.02;P<0.05)。结论:低氧预处理的脑保护作用与其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有关;而上调B细胞淋巴瘤2及下调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mRNA的表达,可能是实现保护作用、抑制凋亡的机制之一。
陈治国张正春董万利
关键词:脱噬作用基因,BCL-2
SP与C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教学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研究探讨SP和C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从2017年6月—2018年5月期间,选择该院神经内科中的实习医生(60名)以及神经内科患者(6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医生30名,患者30例进行常规教学)和研究组(医生30名,患者30例,进行SP和CBL相结合的教学),对比两组教学的效果。结果在教学效果评分数值对比上,研究组的数值相对较高;在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上,研究组的满意程度较高;在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的对比上,研究组发生的概率较低(P<0.05)。结论在进行神经内科的教学过程中采用SP和C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的效果,更好地培养实习医生的治疗水平。
陈治国倪健强蒋建华董万利方琪祁加俊
关键词:CBL教学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ABCD^2评分与脑动脉狭窄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ABCD2评分与脑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将71例TIA患者根据ABCD2评分分为低危组(15例)、中危组(32例)、高危组(24例)3组,行全脑血管造影(DSA)检查并将脑动脉狭窄程度分为轻度狭窄(狭窄<50%);中度狭窄(狭窄50%~69%);重度狭窄(狭窄70%~100%)。分析3组患者ABCD2评分与脑动脉狭窄严重程度及动脉狭窄范围的关系。结果高危组患者重度脑动脉狭窄的比例高于低、中危组(P<0.01);出现多支脑动脉狭窄的比例高于低危组(P<0.05)。结论 ABCD2评分≥6分时重度脑动脉狭窄和多支动脉狭窄的发生率增高,可能是高危TIA患者短期脑卒中风险增加的原因之一。
陈卓友恽文伟陈治国张志翔赵进委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ABCD2评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脑动脉狭窄
循证医学结合PBL用于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被引量:15
2019年
目的探讨循证医学结合PBL教学法在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10月于我院神经内科接受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64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32)。对照组住院医师采用PBL教学法,观察组住院医师采用循证医学结合PBL教学法。比较两组住院医师规培完成后的考试成绩和综合能力。结果观察组住院医师的理论知识成绩、实际操作成绩、职业素养成绩和考试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住院医师的组织协调能力、研究问题能力、知识理解能力、查阅文献能力和评价文献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循证医学结合PBL教学法能显著提高神经内科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的教学质量。
陈治国倪健强蒋建华董万利方琪祁加俊
关键词:循证医学PBL教学法神经内科住院医师
尤瑞克林在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在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7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治疗组接受尤瑞克林和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接受相同剂量的依达拉奉及银杏达莫活血化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第7、14天时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治疗前及治疗第14天时的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两组治疗第7、14天时,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治疗第14天时治疗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第14天时,ADL较治疗前显著改善,治疗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尤瑞克林能有效改善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神经功能损伤,提高ADL及临床有效率。
陈治国恽文伟董万利
关键词:尤瑞克林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疗效
介入治疗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评估血管内支架治疗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ubclavian steal syndrome,SSS)的效果。方法回顾36例患者的临床表现、颈部血管超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相关资料及血管内支架置人情况,分析血管内支架置入的疗效。结果左侧锁骨下动脉重度狭窄27例,闭塞1例,右侧锁骨下动脉重度狭窄8例,左侧椎动脉重度狭窄1例;成功置人36枚锁骨下动脉支架和1枚椎动脉支架;术后同侧上肢脉搏、血压恢复;随访12月,无明显再狭窄。结论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SSS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且安全有效。
陈治国恽文伟董万利
关键词: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脑血管造影术血管内支架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