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
- 作品数:3 被引量:30H指数:1
- 供职机构:句容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后外 后内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髁骨折
- 2012年
- 胫骨平台后髁骨折是一种较少见的骨折类型,骨折线的走行是冠状位,而非像常见的胫骨平台骨折一样,骨折线为矢状位,应用常规的前外侧入路和前内侧入路无法进行骨折的显露。针对这种类型的骨折,国外学者设计了胫骨平台的后内.侧和后外侧入路,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2006年3月至2010年6月,本院骨科采用后外、后内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髁骨折患者12例,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 陈明胡继坤郑威伟
- 关键词:后内侧入路髁骨折前外侧入路后外侧入路骨折类型
- 创伤骨科中的髋关节治疗技术与效果探讨
- 2017年
- 目的:探讨创伤骨科中的髋关节治疗技术与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创伤骨科治疗的髋关节创伤患者40例,均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VAS评分及Harris评分,并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40例患者术后Harris评分明显高于术前,VAS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其治疗优良率高达95%。结论:对创伤骨科中髋关节创伤患者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关节疼痛程度,恢复髋关节功能。
- 陈明丁晓鹏
- 关键词:创伤骨科髋关节人工关节置换术疗效
-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3种内固定治疗方法的比较被引量:30
- 2013年
- 目的:比较动力髋钢板(DHS)、PFNA、InterTan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2月至2012年5月收治并获得随访的136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男71例,女65例;年龄60~88岁,平均69岁。分别采用DHS(A组,80例)、PFNA(B组,36例)、InterTan(C组,20例)治疗,比较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髋内翻及股骨颈短缩畸形愈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随访,时间2.5~14个月,平均4.1个月。B、C组与A组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髋内翻及股骨颈短缩畸形愈合发生、骨折固定失败例数、Harris总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B组的髋内翻及骨折畸形愈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和InterTan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均优于DHS,而InterTan在粉碎、复杂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更优于PFNA。
- 王义国陈明胡继坤郑威伟丁骁鹏
- 关键词:髋骨折股骨病例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