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旭

作品数:6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辽源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骨折
  • 3篇脊柱
  • 3篇脊柱骨
  • 3篇脊柱骨折
  • 2篇内固定
  • 1篇带锁
  • 1篇带锁髓内钉
  • 1篇动力髋
  • 1篇动力髋螺钉
  • 1篇动力髋螺钉治...
  • 1篇早期治疗方法
  • 1篇治疗肱骨
  • 1篇治疗肱骨干骨...
  • 1篇生物相容
  • 1篇生物相容性
  • 1篇失重率
  • 1篇手术
  • 1篇疏松性
  • 1篇髓内
  • 1篇髓内钉

机构

  • 6篇辽源市中心医...
  • 1篇吉林大学第二...
  • 1篇北京电力医院

作者

  • 6篇陈旭
  • 1篇程兆华
  • 1篇邵国喜
  • 1篇康建国

传媒

  • 3篇中国医药指南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分析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脊柱骨折患者97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2例,观察组5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治疗,观察组采用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VAS评分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不同方案治疗后,病情均有不同程度好转,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后路手术内固定方法在临床治疗脊柱骨折中效果显著,该疗法是脊柱骨折患者的理想选择,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陈旭
关键词:脊柱骨折脊柱功能
研究脊柱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早期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研究脊柱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早期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对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接受的脊柱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患者68例,按照Frankel脊髓损伤评定标准分为A-E级,其中A级21例,B-E级47例,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对所有患者脊髓损伤术后恢复效果进行判定。结果术后脊髓完全损伤21例中优良率28.57%,脊髓不完全损伤47例中优良率61.70%,总优良率达到51.74%。结论脊柱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受伤后早期采用大量激素对脊髓减压治疗效果显著,适合早期手速治疗,及时解除患者脊髓压迫和进行脊柱内固定能促进患者的运动功能和脊柱功能恢复。
陈旭
关键词:脊柱骨折脱位脊髓损伤脊髓减压脊柱内固定
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68例临床体会
2010年
目的观察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切开复位,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68例。结果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优良率达98%。结论该方法能有效地防止髋内翻,减小卧床时间,降低并发症,加速功能恢复。
陈旭
关键词:动力髋螺钉股骨转子间骨折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9年
目的针对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实施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时间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保守治疗;观察组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椎体高度与后凸Cobb角的变化情况。结果根据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对比,观察组的椎体高度与后凸Cobb角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针对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实施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并能降低其疼痛感,值得推广。
陈旭
关键词:椎体后凸成形术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
带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体会
2010年
目的总结带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治疗经验。方法 2001年8月至2007年7月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闭合骨折18例(20肢),新鲜骨折8例,骨折不愈合10例(12肢),10肢采用鹰嘴窝入路4肢,Minachia髓内钉2肢。平均随访18.7个月。结果平均手术时间3.6h,8肢骨折骨性愈合(80%),2肢骨折不愈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2.4个月。8肢肘关节活动正常,肩关节Neer评分:优10肢,良6肢,失败4肢。结论带锁髓内钉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陈旭
关键词:髓内钉肱骨骨折
左旋聚乳酸-聚三亚甲基碳酸酯共混物的降解特点和生物相容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制备出左旋聚乳酸-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LLA-PTMC)共混物的成型栓棒,研究其降解性能和生物相容性,探讨该栓棒作为生物可降解骨折内固定材料的可能性。方法选用分子量为16×10^4的左旋聚乳酸(PLLA)与不同的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TMC),采用热熔加压成型的方式制备二者的共混物栓棒。将PLLAPTMC共混物栓棒分别置于磷酸盐缓冲液(PBS)、脂肪酶溶液、成年新西兰大白兔股骨髁内,定期观察栓棒的表面形貌并测量各个时期的失重率变化,探寻其体内外降解规律。结果①在同一种降解环境下,PTMC的相对分子质量越高,该共混物降解越快。②三种不同的降解环境中,脂肪酶中共混物降解最快,动物体内次之,降解速率都较为理想,但PBS中共混物降解缓慢,PBS中共混物在16周内质量损失率最大不超过3%。相对分子质量为330×10^3的PTMC与PLLA共混物栓棒在脂肪酶中降解16周后质量损失率达到了79.48%,在动物体内降解16周后质量损失率达到了61.35%。③试件在植入8周后,植入物周围组织已经基本恢复正常。结论①PLLA-PTMC共混物具有良好的降解性能,其降解速率受PTMC的相对分子质量及降解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②PLLA-PTMC共混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杨浩康建国陈旭程兆华邵国喜
关键词:聚乳酸降解失重率生物相容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