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小燕

作品数:9 被引量:91H指数:4
供职机构:浙江省台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剖宫产
  • 2篇剖宫产术
  • 2篇子宫
  • 2篇干预
  • 2篇产妇
  • 1篇督查
  • 1篇毒效
  • 1篇新生儿
  • 1篇循证
  • 1篇循证护理
  • 1篇医务
  • 1篇医务人员
  • 1篇医务人员职业...
  • 1篇原菌分布
  • 1篇孕产
  • 1篇孕产妇
  • 1篇杀菌效果
  • 1篇手术
  • 1篇手术风险
  • 1篇术后

机构

  • 9篇浙江省台州医...
  • 1篇台州学院

作者

  • 9篇陈小燕
  • 3篇陈倩
  • 2篇郑灵芝
  • 2篇徐春丽
  • 1篇孙玲
  • 1篇卢爱金
  • 1篇章菊琴
  • 1篇柴泽英
  • 1篇杨莉
  • 1篇曹海华
  • 1篇边才苗
  • 1篇张建伟
  • 1篇余素飞
  • 1篇邬群丽
  • 1篇周薇
  • 1篇诸溢扬
  • 1篇朱玲凤
  • 1篇李俊
  • 1篇金海萍
  • 1篇曹海华

传媒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中国消毒学杂...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解放军护理杂...
  • 1篇医院管理论坛
  • 1篇护理研究(中...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年份

  • 3篇2020
  • 2篇2017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新生儿奶具微波消毒效果的试验观察
2010年
陈倩边才苗陈小燕余素飞
关键词:微波杀菌效果
孕产妇宫腔感染相关危险因素调查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孕产妇宫腔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可能造成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宫腔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12月孕产妇宫腔感染1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46例宫腔感染患者中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真菌分别为50%、44.7%、5.3%。logistic回归性分析发现孕妇胎膜早破、孕期母体存在生殖道感染性疾病、产程延长、妊娠合并贫血、产程发热等情况是患者发生宫腔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针对引起宫腔感染的危险因素,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有效降低宫腔感染发生,保障母婴健康。
陈小燕诸溢扬陈倩郑灵芝
关键词:宫腔感染剖宫产术
1 628例高龄产妇妊娠结局调查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了解高龄产妇的生育现状、合并症发生率以及妊娠结局等。方法收集高龄产妇1 628例,对并发症、合并症及围产儿结局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同期非高龄孕产妇1 628例作为对照。结果高龄组子宫肌瘤、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瘢痕子宫、妊娠期糖尿病(GDM)、胎盘异常发病率均高于非高龄组(均P<0.05);非高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高于高龄组(P<0.05)。两组产后出血、羊水栓塞、难产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龄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非高龄组(P<0.05);非高龄组阴道分娩率和产钳助产率均高于高龄组(均P<0.05)。两组臀位助产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早产儿和低出生体质量儿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非高龄组(均P<0.05),两组死胎、死产、新生儿死亡、重度窒息及巨大儿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重视高龄产妇的围产期保健,进行有效的干预,积极防治并发症和合并症,加强分娩监护,保障产科质量。
陈小燕周薇徐春丽郑灵芝
关键词:高龄产妇干预措施
156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调查分析及管理对策被引量:33
2011年
目的探讨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原因,以提高医务人员整体的职业防护能力。方法对2008年1月-2009年12月全院所有医务人员发生的156名职业暴露案例进行回顾性调查总结。结果 2008年1月-2009年12月发生锐器伤118名,发生率75.64%,居首位,接触暴露38例,暴露率为24.36%;156名职业暴露人员无1人感染。结论职业暴露是医务人员面临的职业问题,必须重视职业暴露教育,加强职业暴露的安全管理,最大限度防止职业暴露的发生,降低职业风险。
陈小燕徐春丽陈倩褚江洪杨莉
关键词:管理对策干预
改良LEC 法在SARS-CoV-2标本检测感染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运用改良LEC评价法(Likelihood exposure consequence method,LEC)对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标本检测的全流程进行风险评估,对感染风险高的流程及风险点进行防控,确保医务人员安全。方法我院于2020年1月19日成立SARS-CoV-2感染控制督导工作小组(简称督导组),跟踪COVID-19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标本检测的全流程,运用改良LEC评价法,对现行措施的24个风险点进行感染风险等级评估。督导组确定D值≥70,风险等级≤3的风险点为高度风险或不可容忍的风险,对此加强管理。结果督导组根据评估结果和存在的风险,对SARS-CoV-2标本检测实验室(如检验科、中心实验室)限期完成整改,跟踪改进的全过程,并再次进行风险等级评估。结果所有的风险点均D值<70,风险等级>3,督查工作取得明显效果。结论运用改良LEC评价法可以客观、科学地识别SARS-CoV-2标本检测流程中的感染风险,明确工作重点,加强高风险流程的资源配置,集中有限的防疫物资,保障高风险岗位使用,实现院内“零感染”目标。
陈飞李俊陈小燕张建伟朱玲凤
关键词:风险评估
子宫过度前屈简易纠正方法
2008年
章菊琴陈小燕邬群丽
关键词:子宫穿孔无痛人工流产术全身麻醉手术风险负压吸引
助产士应对梅毒患者的不安全因素及防护对策被引量:1
2011年
梅毒是一种由苍白(梅毒)螺旋体引起的全身性、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是我国乙类管理的传染病。随着近年来性传播性疾病的不断增加,梅毒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妊娠合并梅毒的发生率也逐年增加。助产士由于工作的特殊性,经常会接触到含有梅毒螺旋体的产妇血液及体液,职业暴露时有发生,
陈小燕卢爱金曹海华
关键词:助产士梅毒防护对策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29
2020年
目的了解住院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和影响因素,旨在为有效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感染监测和病原菌分离鉴定技术,对某医院住院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尿路感染情况和病原菌分布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分析恶性肿瘤患者238例,发生术后尿路感染56例,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为23. 53%。从尿路感染患者的尿标本中共分离培养出病原菌81株,其中大肠埃希菌所占分离菌株总数的50. 6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 60岁、尿管插管次数> 2次、留置尿管时间> 7 d以及膀胱冲洗是导致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大肠埃希菌是最常见的病原菌,可针对感染危险因素制定有效干预措施。
陈小燕孙玲曹海华金海萍
关键词:妇科恶性肿瘤尿路感染病原菌
基于循证的临床护理路径对前置胎盘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患者的应用效果被引量:21
2020年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的临床护理路径对前置胎盘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患者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满意度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7月在浙江省台州医院收治的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的前置胎盘患者14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基于循证的临床护理路径。比较2组患者妊娠结局、新生儿结局、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产后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子宫切除率、输入异体血率及切口感染率分别为0.00%(0/70)、2.86%(2/70)、4.29%(3/70),均低于对照组的5.71%(4/70)、11.43%(8/70)、15.71%(11/7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且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新生儿转入NICU率分别为4.29%(3/70)、2.86%(2/70),均低于对照组的17.14%(12/70)、14.29%(10/7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29%(3/70),对照组为14.29%(10/7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2.86%(65/70),对照组为81.43%(57/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循证的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改善前置胎盘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患者的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结局,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陈小燕柴泽英
关键词:循证护理临床护理路径前置胎盘剖宫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