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国洪

作品数:51 被引量:93H指数:5
供职机构: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8篇动脉
  • 23篇冠状
  • 22篇冠状动脉
  • 16篇心肌
  • 14篇介入
  • 10篇梗死
  • 9篇心肌梗死
  • 9篇术后
  • 8篇冠脉
  • 6篇动脉支架
  • 6篇心肌病
  • 6篇介入治疗
  • 6篇肌病
  • 6篇冠脉介入
  • 5篇心肌梗死后
  • 5篇血管
  • 5篇造影
  • 5篇室壁
  • 5篇术后脑出血
  • 5篇死后

机构

  • 49篇武汉亚洲心脏...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49篇陈国洪
  • 31篇宋丹
  • 28篇彭剑
  • 25篇苏晞
  • 22篇朱国英
  • 16篇苏唏
  • 15篇万海燕
  • 14篇刘成伟
  • 12篇王人彭
  • 10篇朱汉东
  • 9篇陈运清
  • 8篇吴明祥
  • 8篇张治平
  • 5篇蔡建华
  • 4篇鄢华
  • 4篇杨遇春
  • 4篇苏希
  • 4篇熊辉
  • 3篇汪敏
  • 3篇严亚林

传媒

  • 5篇心血管康复医...
  • 5篇中国心血管杂...
  • 4篇心脏杂志
  • 3篇中国介入心脏...
  • 2篇内科急危重症...
  • 2篇岭南心血管病...
  • 2篇中华老年多器...
  • 2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第一军医大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心脏起搏...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3篇2013
  • 5篇2012
  • 12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6篇2007
  • 5篇2006
  • 6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15例冠状动脉闭塞病变介入治疗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探讨亚急性、慢性闭塞性冠状动脉病变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型术(PTCA)及支架置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5例行PTCA术的冠状动脉闭塞病例(115支闭塞血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冠状动脉闭塞的时间将病人分为二组:43例为亚急性闭塞组(1-30d),72例为慢性闭塞组(1-108月),均按常规行PTCA及支架置入术操作。结果两组病人的性别、年龄、冠心病的易患因素、病变支数、闭塞血管部位等无明显差异。亚急性闭塞组心肌梗死发生率为65%,明显高于慢性闭塞组9%;慢性闭塞组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生率为91%,明显高于亚急性闭塞组35%。亚急性闭塞组导丝通过率97%,球囊扩张率97%,支架置入率为95%。慢性闭塞组导丝通过率90%,球囊扩张率87%,支架置入率为85%。结论本研究表明闭塞血管的介入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亚急性闭塞组成功率高于慢性闭塞组。急性并发症发生率很低。手术的成功与闭塞的时间、造影的特点、器械的选择以及术者的技术有关。
彭剑朱国英王人彭苏唏万海燕宋丹陈国洪李炬程光辉熊辉
关键词:冠状动脉闭塞亚急性慢性发生率介入治疗支架置入
急性心肌梗死后室壁瘤形成与左室附壁血栓的关系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室壁瘤形成与左室附壁血栓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附壁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并发左室附壁血栓分为血栓组与非血栓组,血栓组30例,非血栓组36例,比较两组左房直径、左室舒张末期直径、左室收缩末期直径、左室舒张期室间隔厚度、左室舒张期后壁厚度、室壁瘤基底直径、膨出直径及左室射血分数。结果:(1)左房直径、左室舒张末期直径、左室收缩末期直径、左室舒张期后壁厚度、室壁瘤基底直径、室壁瘤膨出直径、左室射血分数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2)左室舒张期室间隔厚度血栓组显著大于非血栓组[(1.17±0.26)cm比(1.04±0.19)cm,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室壁瘤形成易发生附壁血栓,但左室附壁血栓与瘤体大小无明显关系。
张治平鄢华刘成伟陈国洪苏晞
关键词:心肌梗死室壁瘤左室附壁血栓
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对有与无心肌梗死史患者QT离散度影响的比较被引量:3
2002年
探讨和比较冠心病患者经过成功冠状动脉 (简称冠脉 )内支架置入术对有与无心肌梗死史的病人QT离散度(QTd)影响的程度 ,选择术前QTd≥ 60ms者 1 0 0例 ,根据有无心肌梗死病史分为两组 ,其中无心肌梗死组 62例 ,心肌梗死组 38例 ,于术前、后 72h分别做 1 2导联同步心电图进行测量QTd和计算校正QTd(QTcd)。在无心肌梗死组中 ,支架置入术后 ,QTd、QTcd明显缩短 (分别为 51± 1 9vs 72± 34ms,54± 2 4vs 81± 37ms;P <0 .0 5) ;而在心肌梗死史组中 ,术后QTd、QTcd上无显著变化 (分别为 70± 2 6vs74± 30ms ,80± 30vs82± 32ms;P >0 .0 5)。结论 :冠脉内支架置入术显著缩短无心肌梗死史冠心病患者的QTd和QTcd 。
陈运清张年萍韩宏伟陈国洪苏唏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缺血性心脏病支架置入术QT离散度心肌梗死
冠脉介入术后脑出血9例临床分析
吴明祥陈国洪刘成伟苏唏
心肌梗死后室壁瘤形成与室性心动过速的关系探讨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 探讨心肌梗死(MI)后室壁瘤形成大小、左室大小、左心功能与室性心动过速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14例心肌梗死后室壁瘤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动态心电图、心电监护证实并发室性心动过速21例归为室速组,其余为非室速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病史特点、左房直径、左室舒张末期直径、左室收缩末期直径、左室舒张期室间隔厚度、左室舒张期后壁厚度、室壁瘤大小及左室射血分数.结果 两组间左房直径[(4.49±0.47)cm比(4.07±0.62)cm,P=0.040]、左室舒张末期直径[(6.34±0.80)cm比(5.77±0.76)cm,P=0.029]和左室收缩末期直径[(5.18±1.01)cm比(4.33±0.94)cm,P=0.00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左房直径、左室舒张期后壁厚度、室壁瘤基底直径、室壁瘤膨出直径、左室射血分数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肌梗死后室壁瘤形成,其左室大小与室性心动过速有一定关系,而与室壁瘤大小无关.
张治平陈国洪韩宏伟苏晞
关键词:心肌梗死室壁瘤室性心动过速
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对冠状动脉(冠脉)搭桥术(CABG)患者术后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在术前、术中解除主动脉十字夹钳即再灌注即刻、30min、60min、90min、2h、3h、4h、5h、6h、12h、24h采取动脉血检测H-FAB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蛋白I(cTnI)。共连续检测了50例。按临床表现分为心肌损伤组和对照组。结果:①对照组(40例)的H-FABP、CK-MB、cTnI在手术前后均没有明显变化。②在心肌损伤组中(10例),在手术前血清H-FABP值为(3.56±1.2)μg/L,在术后(0.85±0.2)h血清H-FABP开始升高并达到峰值(72.4±18.1)μg/L,比CK-MB和cTnI均明显提前(P<0.0001);血清CK-MB值于(4.9±0.6)h开始升高,于(5.9±0.2)h到达峰值(64.4±17.6)IU/L;cTnI值于6h开始升高,于(13.8±5.7)h达峰值(11.6±4.6)μg/L;再灌注即刻的H-FABP值和H-FABP的峰值呈显著正相关(r=0.88,P<0.0001);H-FABP的峰值分别与CK-MB峰值、cTnI亦呈显著正相关(r=0.91,P<0.0001和r=0.87,P<0.0001)。结论:CABG术后监测H-FABP能早期发现心肌损害,并能预示心肌损害的程度,H-FABP是极具前途的血清心脏标记物之一。
张兰宋丹苏晞陈国洪王琳陈运清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心肌损害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中并发冠状动脉穿孔5例分析
2009年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并发冠状动脉穿孔的发生及其处理对策。【方法】对本院1999年11月至2007年5月3125例PCI病例及发生冠状动脉穿孔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行PCI治疗3125例,并发冠状动脉穿孔5例,发生率为0.16%,2例为完全闭塞性病变,考虑超硬导丝导致穿孔,经灌注球囊长时间低压扩张,穿孔全部闭合,1例为叉口病变,切割球囊扩张后出现冠脉穿孔,经球囊长时间加压扩张,穿孔不能闭合行带膜支架植入,1例为钙化病变伴肌桥,支架选择偏大,高压扩张后冠脉穿孔,经球囊长时间加压扩张,穿孔不能闭合行带膜支架植入。1例为次全闭塞伴钙化病变,有侧支循环,支架高压扩张后出现冠脉穿孔,经球囊长时间加压扩张,穿孔不能闭合,行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无一例死亡。【结论】PCI并发冠状动脉穿孔并不常见,术前正确治疗方案选择可尽量避免出现,术中及时发现,恰当处理,可以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陈国洪宋涛蔡建华苏唏宋丹彭剑朱国英
45岁以下胸痛女性冠心病特点分析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探讨中青年女性(<45岁)冠心病(CHD)患病的特点。方法:230例中青年女性(<45岁)胸痛患者按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CHD)组和非CHD组,比较两组患者危险因素及无创检查的结果。结果:中青年女性胸痛患者CHD检出率为10%,其中单支病变者占78.3%;CHD组高脂血症,高血压发病率显著高于非CHD组(P<0.01),而无创检查阳性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且假阳性率高。结论:中青年女性胸痛患者CHD患病率低,高脂血症、高血压是其患病主要危险因素;无创检查对中青年女性CHD的诊断价值有限。
蔡建华苏唏万海燕宋丹陈国洪彭剑朱国英
关键词:女性冠状动脉疾病冠状血管造影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的临床预测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冠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的临床预测因素。方法对比分析203例CTO患者(CTO组)和173例非CTO患者(非CTO组)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特征。结果CTO组较非CTO组急性冠脉综合征病程长(P〈0.01)、急性心肌梗死病程长(P〈0.01)、年龄大(P〈0.01);CTO组急性冠脉综合征反复发生的比例高于非CTO组(80.8%比59.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TO临床预测因素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病程≥12个月(OR=4.313,95%CI为1.020-18.142,P〈0.05)。结论CTO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病程及反复发作有关,急性冠脉综合征病程≥12个月是一个独立预测CTO的临床因素。
朱汉东朱国英苏晞宋丹陈国洪彭剑
关键词:冠状动脉心绞痛慢性完全闭塞
主动脉腔内隔绝术后脑缺血发作的原因分析与处置对策-附病例3例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根据破口位置以及夹层撕裂范围,可分为3型(Debakey分型),其中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行腔内隔绝术近期随访结果良好,部分病例随访已超过10年。近年来该手术方式已经得到较大程度的推广。随着手术量的...
杨遇春陈国洪刘成伟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