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凯

作品数:12 被引量:114H指数:5
供职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板蓝根
  • 4篇生物碱
  • 4篇总生物碱
  • 4篇纯化
  • 3篇纯化工艺
  • 2篇液相
  • 2篇液相色谱
  • 2篇色谱
  • 2篇清热
  • 2篇清热解毒
  • 2篇总氨基酸
  • 2篇相色谱
  • 2篇膜分离
  • 2篇解毒
  • 2篇抗炎
  • 2篇抗炎作用
  • 2篇钩藤
  • 2篇钩藤总生物碱
  • 2篇氨基酸
  • 2篇比色

机构

  • 12篇山东中医药大...
  • 3篇济南市第二人...
  • 2篇山东中医药大...

作者

  • 12篇陈凯
  • 7篇田景振
  • 6篇窦月
  • 4篇陈智
  • 3篇田源
  • 2篇周洪雷
  • 2篇李运伦
  • 2篇孟凡刚
  • 1篇化晓凯
  • 1篇李慧芬
  • 1篇苗建武
  • 1篇黄润芸
  • 1篇崔清华
  • 1篇张晓平
  • 1篇齐冬梅
  • 1篇魏盛
  • 1篇刁清岩

传媒

  • 4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兽医杂志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国药房
  • 1篇安徽医药
  • 1篇齐鲁药事
  • 1篇食品与药品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13
  • 6篇2012
  • 3篇201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采用膜分离技术分离筛选板蓝根抗炎作用有效部位研究
目的:分离并初步筛选板蓝根抗炎作用有效部位。方法:通过膜分离将板蓝根总提取物为不同截留分子量段,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初步筛选,再将有效分子量段用大孔树脂、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得到不同部位进一步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小鼠腹...
陈凯窦月孟凡刚田源田景振
关键词:板蓝根抗炎作用膜分离技术中药化学
文献传递
板蓝根清热解毒有效部位提取纯化及质量标准研究
对板蓝根清热解毒有效部位进行筛选,并对筛选后的有效部位群进行提取纯化研究,最后建立相应的有效部位的质量标准,为下一步进行各部位发挥清热解毒作用最佳配比研究和相应药理作用对比实验研究打下基础。 用不同截留分子量超滤...
陈凯
关键词:板蓝根清热解毒总生物碱总氨基酸总有机酸
文献传递
冻融-酶解-膜分离复合技术纯化板蓝根多糖的工艺优选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优选冻融-酶解-膜分离复合技术纯化板蓝根多糖的工艺。方法:以板蓝根多糖和剩余蛋白含量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考察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用量对板蓝根多糖纯化工艺的影响。结果:最佳纯化工艺为板蓝根残渣水提取液反复冻融3次,过滤,按3.5万U.g-1加入蛋白酶2,酶解温度35℃,酶解时间3 h,酶解后用截留相对分子质量30 kD中空纤维组件超滤。结论:优选的纯化工艺稳定可行,冻融-酶解-膜分离复合技术可用于板蓝根多糖的纯化。
陈智陈凯田景振
关键词:板蓝根多糖纯化工艺
2种诱导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方法的比较
2024年
为比较小鼠经直肠给予或自由饮用葡聚糖硫酸钠(DSS)溶液后诱发溃疡性结肠炎的成模情况,本试验选取3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WT组)、3%DSS自由饮用组(3%DSS组)和6 g/(kg·bw)DSS直肠给药组[6 g/(kg·bw)DSS组],每组10只,连续造模7 d。每天称重计算体重增长率,并进行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造模第8天解剖小鼠,分离结肠,测量结肠长度,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并进行组织病理学评分,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肠上皮组织黏蛋白-2(MUC2)的表达并计算组织化学评分(H-score),分离脾脏并称重,计算脾脏指数。结果显示,与WT组比较,DSS造模组小鼠的体重和结肠上皮组织MUC2的H-score极显著下降(P<0.01);DAI评分、病理学评分和脾脏指数极显著升高(P<0.01),结肠长度极显著缩短(P<0.01);与3%DSS组比较,6 g/(kg·bw)DSS组小鼠的体重和结肠上皮组织MUC2的H-score显著下降(P<0.05),DAI评分和脾脏指数显著升高(P<0.05),病理学评分极显著升高(P<0.01),结肠长度显著缩短(P<0.05)。结果表明,小鼠自由饮用3%DSS和直肠给予6 g/(kg·bw)的DSS溶液均可建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其中6 g/(kg·bw)DSS造模症状较重、均一性较好且DSS用量较少。
郑晓霞何小华李欣关永霞魏盛张岱州陈凯
关键词:葡聚糖硫酸钠直肠给药溃疡性结肠炎
板蓝根抗炎作用有效部位初步筛选被引量:33
2012年
目的:分离并初步筛选板蓝根抗炎作用有效部位。方法:通过膜分离将板蓝根总提取物分为不同截留相对分子质量段,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初步筛选,再将有效相对分子质量段用大孔树脂、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得到不同部位进一步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评价活性,最后通过特殊颜色反应确定有效部位化学性质。结果:板蓝根中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 000的物质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抑制率为40.29%,与空白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板蓝根小于1 000 D物质中被732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部分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抑制率为28.20%,对醋酸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模型抑制率为17.76%,与空白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颜色反应说明该部位主要为氨基酸类及生物碱类成分。结论:板蓝根总氨基酸、总生物碱部位可能是其抗炎有效部位。
陈凯窦月孟凡刚田源陈智田景振
关键词:板蓝根抗炎作用膜分离
板蓝根抗病毒与抗内毒素等清热解毒药效作用及化学基础研究进展被引量:57
2011年
目的:对板蓝根发挥清热解毒药效作用及其物质基础方面研究进行文献整理和分析。方法:检索近10年来板蓝根研究相关文献,引用文献45篇,按照现代中药药理学关于中药清热解毒作用的认识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结果:板蓝根在抗病毒、抗内毒素、抗菌、抗炎、提高免疫功能等药理作用及其机制和相关药效物质基础等方面均有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多途径多组分研究板蓝根清热解毒作用的思路。结论:目前对于板蓝根的研究已经取得较大成果,但是对于板蓝根在中医理论中的清热解毒作用的相关药理及物质基础认识还不完善、不统一。建议采用多途径多机制多组分的思路对板蓝根进行研究。
陈凯窦月陈智田景振
关键词:板蓝根抗病毒抗内毒素药效作用
大孔树脂分离纯化钩藤总生物碱的工艺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研究大孔树脂分离纯化钩藤总生物碱的工艺条件及参数。方法比较D101、AB-8(安徽)、DM301、HPD-100、AB-8(河北)等5种大孔树脂对钩藤总生物碱的动态吸附率和动态解析率,以钩藤总生物碱含量为指标筛选大孔吸附树脂上样条件和洗脱条件。结果 AB-8大孔树脂对钩藤中总生物碱有最好的吸附分离性能。最佳工艺为:钩藤提取物上样药液浓度为0.2 g/ml(生药量,以湿树脂计);上样药液pH为5.0~6.0;上样流速为1 ml/min;上样后先用8BV(倍柱体积)水洗脱除杂,再用10BV的40%乙醇除杂,最后用8BV的75%乙醇洗脱。结论 AB-8型大孔吸附树脂适于钩藤总生物碱的分离纯化,纯度超过24%,此工艺可行。
周洪雷李运伦窦月陈凯
关键词:大孔吸附树脂钩藤总生物碱纯化工艺
基于液相色谱分离技术的核酸类药物生物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2024年
核酸类药物的生物分析方法主要有基于配体结合分析、基于聚合酶链反应和基于液相色谱分离技术3大类,前两者灵敏度虽高,但选择性较差,很难区分寡核苷酸本身及其较短的代谢产物。基于液相色谱分离技术生物分析方法的灵敏度虽略有逊色,但由于其具有高选择性,能够区分寡核苷酸本身及其代谢产物,故在核酸类药物的临床前和临床研究中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该类方法中的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HPLC-UV)法、高效液相色谱-荧光(HPLC-FL)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微流液相色谱-串联质谱(microflow LC-MS/MS)法、杂交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的特点及其在核酸类药物分析中的应用情况,发现除HPLC-UV法的检测灵敏度较低以外,其余方法均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但尚存在一些不足,如HPLC-FL法需要设计合适的探针、LC-MS/MS法需要标准物质、microflow LC-MS/MS法成本较高等。另外,一些相关策略及技术(如非特异性吸附解决策略、样品前处理技术等)的发展,在提高方法灵敏度的同时,也进一步加速了基于液相色谱分离技术的核酸类药物生物分析方法的发展。
孙淑萌林琳张岱州李欣关永霞陈凯
关键词:寡核苷酸生物分析液相色谱
离子交换树脂对钩藤总生物碱的纯化工艺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建立阳离子交换树脂纯化钩藤总生物碱的工艺。方法:以钩藤总生物碱为研究指标,考察离子交换树脂分离钩藤总生物碱的工艺条件。结果:选择732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以1 mL.min-1的流速上样,分别用10 BV水,6 BV 80%乙醇洗脱除杂,最后选用1%氨性80%乙醇洗脱得到钩藤总生物碱,含量达到50%。结论:该方法工艺较简单,总碱含量较高,适合工业化生产。
窦月周洪雷齐冬梅李运伦陈凯
关键词:离子交换树脂钩藤总生物碱纯化
板蓝根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方法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建立板蓝根中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溶剂萃取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板蓝根总生物碱含量,以4(3H)-喹唑啉为对照品,检测波长417.5 nm。结果 4(3H)-喹唑啉在4~24μg.mL-1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0.023X+0.222,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3%,RSD=2.17%(n=6)。结论所建立的总生物碱含量测定方法准确性较好,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板蓝根总生物碱的质量控制。
黄润芸陈凯崔清华李慧芬张晓平田景振
关键词:板蓝根总生物碱比色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