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钟伟秋

作品数:11 被引量:50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山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山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疗效
  • 3篇风湿
  • 2篇依那西普
  • 2篇系统性红斑
  • 2篇系统性红斑狼...
  • 2篇疗效分析
  • 2篇临床疗效
  • 2篇临床疗效分析
  • 2篇狼疮
  • 2篇类风湿
  • 2篇类风湿关节炎
  • 2篇护理
  • 2篇关节炎
  • 2篇红斑
  • 2篇红斑狼疮
  • 2篇风湿关节炎
  • 1篇胆管
  • 1篇胆管造影
  • 1篇胆管造影术
  • 1篇胆胰

机构

  • 6篇中山市人民医...
  • 4篇广东省中山市...

作者

  • 10篇钟伟秋
  • 5篇何善智
  • 5篇丁菱
  • 4篇高燕萍
  • 2篇董金燕
  • 2篇梁淑华
  • 2篇范玲娟
  • 1篇彭侠彪
  • 1篇黄丹平
  • 1篇梁志翔
  • 1篇张秋生
  • 1篇阮巍山
  • 1篇陈影洁
  • 1篇黄丽燕
  • 1篇余霭行
  • 1篇梁干雄
  • 1篇邹婵娟
  • 1篇刘倩怡
  • 1篇李时春
  • 1篇王敏

传媒

  • 2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医学综述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海南医学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风湿病与关节...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2
  • 1篇200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护理干预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观察专项药物护理在降低急性胰腺炎生长抑素治疗中药物相关性不良反应出现可能性及提高满意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接受生长抑素药物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接受生长抑素治疗常规护理,试验组接受生长抑素药物治疗专项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急性胰腺炎生长抑素治疗患者干预后药物相关性不良反应和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急性胰腺炎生长抑素治疗干预后的药物相关性不良反应出现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给药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药物治疗专项护理服务模式引入至急性胰腺炎接受生长抑素药物治疗患者的护理实践之中,有利于降低药物相关性不良反应的出现几率,提高患者对给药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临床推广价值显著。
钟伟秋高燕萍胡建凤范玲娟董金燕梁淑华
关键词:生长抑素急性胰腺炎护理
依那西普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依那西普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我科收治疗的69例R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给予依那西普皮下注射治疗,每次25 mg,每周2次;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治疗,每次10 mg,每周1次。观察两组患者症状及体质改善情况、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各症状及体征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4.74%vs 7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依那西普治疗RA具有疗效好、见效快、不良反应少等优点,是目前治疗活动性RA的一种较佳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丁菱何善智钟伟秋
关键词: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依那西普甲氨蝶呤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浆皮质醇清晨水平及与病情活动指标的关系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浆皮质醇清晨水平及其与临床病情活动指标的关系。方法: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13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浆皮质醇清晨水平,同时收集临床及血清学资料,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评估病情活动度,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浆皮质醇清晨水平与临床病情活动指标的关系。结果:①本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浆皮质醇清晨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志愿者(73.4±12.2 vs 157.3±66.8ng·mL^-1,P〈0.001)。②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浆皮质醇清晨水平与SLEDAI评分呈负相关(r=-0.204,P=0.019),与补体C4呈正相关(r=0.135,P=0.023),而与ANA滴度、抗dsDNA抗体滴度、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补体C3等无显著相关。③为排除治疗的影响,进一步分析其中89例初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根据SLEDAI评分分组,重度活动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SLEDAI积分≥15分)血浆皮质醇清晨水平显著低于轻中度活动组(SLEDAI积分5~14分)及基本无活动组(SLEDAI积分0~4分)(30.1±6.5 vs 78.1±14.9ng·mL^-1,P=0.017;30.1±6.5 vs 91.2±18.7ng·mL^-1,P=0.001);初治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有血液系统受累者,血浆皮质醇清晨水平显著低于无血液系统受累者(25.0±4.8 vs 79.2±15.2ng·mL^-1,P=0.017)。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浆皮质醇清晨水平表达异常,并可能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活动存在关联。
何善智丁菱黄丹平李时春梁干雄邹婵娟王明霞王敏钟伟秋
关键词:皮质醇血浆病情活动
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治疗风湿病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依那西普)对风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5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27例)以及对照组(25例),实验组采用依那西普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硫酸羟氯喹片治疗,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92.5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0%;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后关节疼痛数、关节压痛积分、晨僵、20 m步行时间、关节肿胀积分等临床指标比较中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后其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血沉治疗后指标较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风湿病患者采用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
丁菱何善智钟伟秋
关键词:依那西普风湿病疗效
ERCP在老年胆胰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老年胆胰疾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对2000年1月~2006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32例70岁以上的胆胰管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老年患者行ERCP治疗36例次,成功率100%。进行单纯EST2例,EST加ENBD2例,EST加取石术19例(23例次),EST加取石术及ENBD2例,ENBD5例,ERBD2例。本组发生内镜有关的并发症4例,无死亡病例。术后各项指标与术前相比有明显好转。结论对胆胰疾病的老年患者行ERCP治疗具有创伤小、安全性好、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阮巍山彭侠彪陈影洁刘倩怡张秋生钟伟秋
关键词: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老年胆胰疾病
类风湿关节炎预后影响因素调查被引量:5
2012年
选择2010年5月~2012年5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21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查阅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相关文献制定自编影响因素问卷,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本研究入选的121例患者中,93例患者预后良好,预后良好率为76.86%,不良率为23.1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女性和体质量指数高是影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而治疗及时是影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预后较差,预后好坏同时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患者需要加强锻炼达到减肥的目的,同时,一旦出现类风湿关节炎,及时寻求医师的帮助,改善患者的预后。
丁菱何善智钟伟秋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预后影响因素
利多卡因碘伏液在肛周术后无痛切口拆线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碘伏液在肛周术后无痛切口拆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利多卡因碘伏液拆线;对照组采用常规拆线方法。结果:观察组拆线中、拆线后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切口愈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拆线耗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利多卡因碘伏液具有快速、有效、安全等优点,能有效减轻混合痔术后切口拆线患者的疼痛,促进愈合,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钟伟秋吴群英高燕萍黄丽燕余霭行梁宝玲刘勇敢梁志翔
关键词:利多卡因碘伏
远程管理联合个案管理对消化性溃疡青年患者复发情况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远程管理联合个案管理对消化性溃疡青年患者复发情况的控制效果,为临床降低消化性溃疡青年患者复发率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青年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照入组先后顺序编号,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患者等分为A组和B组。所有患者符合出院指征后进入研究方案。两组患者均行远程管理对患者实施出院后护理,B组患者在远程管理的基础上再结合个案管理模式对患者行出院后护理。两组患者出院后第3,6,9,12个月回院随访,随访内容:临床症状、复发危险因素调查。统计患者在12个月观察期内第3,6,9,12个月因出现消化性溃疡临床症状且符合住院治疗指征者再住院率、患者对出院后护理的满意度、患者复诊率、患者复发率并比较。结果 B组患者入组后第3,6,9,12个月消化性溃疡复发危险因素发生率均明显低于A组患者(P<0.05);B组患者入组后第3,6,9,12个月消化性溃疡临床症状率、复发率、再住院治疗率明显低于A组患者(P<0.05),患者按照医嘱复诊率明显高于A组(P<0.05);B组患者入组后第3,6,9,12个月对护理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远程管理结合个案管理可有效降低患者出现消化性溃疡复发危险因素的发生率、消化性溃疡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的复诊情况和对护理的满意度,降低患者再住院治疗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梁淑华何信英高燕萍董金燕钟伟秋范玲娟
关键词:青年患者复发危险因素远程管理个案管理再住院
三级质量控制法在护理病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三级质量控制法应用于护理病历质量管理中的效果及价值。方法:将我院消化内科收治住院的400例患者的护理病历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研究组实施三级质量控制法管理。观察护理病历质量情况。结果:研究组护理病历质量高于对照组,其相关缺陷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病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三级质量控制法应用于护理病历质量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病历质量,促进临床护理文书质量实施持续改进。
高燕萍梁淑华董金燕钟伟秋左玲芳
关键词:护理病历质量管理
来氟米特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来氟米特对60例狼疮性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1月到2011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狼疮性肾炎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采取来氟米特治疗,对照组使用CTX治疗,观察患者主观感受和各种客观临床指标。结果对于疗效比较,两组有效率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各种指标当中尿蛋白定量、ANA和ds-DNA在治疗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蛋白、C3、C4的数值两组之间的差异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CTX相比较,来氟米特较在治疗狼疮性肾炎患者上不但能保证治疗效果,还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更为经济实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丁菱何善智钟伟秋
关键词:来氟米特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