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郝春生

作品数:20 被引量:87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17篇病毒
  • 8篇免疫
  • 8篇肠道
  • 8篇肠道病毒
  • 6篇疫苗
  • 6篇手足
  • 6篇手足口
  • 6篇手足口病
  • 6篇抗体
  • 6篇肠道病毒71...
  • 5篇EV71
  • 4篇中和抗体
  • 4篇柯萨奇
  • 4篇柯萨奇病毒
  • 4篇柯萨奇病毒A...
  • 4篇基因
  • 4篇肠病
  • 4篇肠病毒
  • 4篇肠病毒71型
  • 3篇免疫原性

机构

  • 13篇北京生物制品...
  • 6篇北京生物制品...
  • 5篇北京科兴生物...
  • 4篇中国食品药品...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中国药品生物...
  • 1篇江苏省疾病预...
  • 1篇北京市朝阳区...

作者

  • 20篇郝春生
  • 13篇李秀玲
  • 9篇张中洋
  • 6篇毛群颖
  • 5篇沈心亮
  • 5篇马淑花
  • 5篇杨永娟
  • 4篇高强
  • 4篇刘宇
  • 4篇李懿
  • 4篇王潇潇
  • 4篇梁争论
  • 4篇赵敏
  • 3篇王军志
  • 3篇于丹
  • 3篇何薇薇
  • 3篇宋冬梅
  • 3篇董承红
  • 3篇吴蕴怡
  • 3篇张晨

传媒

  • 10篇中国生物制品...
  • 3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微生物学免疫...
  • 1篇第九次全国生...
  • 1篇第十次全国生...
  • 1篇第四届全国免...
  • 1篇2011中国...

年份

  • 2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84-7株全基因序列测定及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分析我国自行分离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疫苗株北京株(VZV84-7株)的全基因序列及特征。方法采用超速离心法获得纯化病毒颗粒,酚-氯仿法抽提病毒基因组DNA后超声破碎,回收1500~3000bp的片段,克隆至质粒pUC18中,构建病毒DNA文库,进行测序及序列分析,并与Dumas野毒株进行比较,绘制种系发育树,分析其与其他株VZV的同源性。结果VZV84-7株基因组全长125083bp,G+C含量为46.1%。基因组各区段长度及G+C含量分别为:UL:104746bp,G+C:44.3%;TRL和IRL:各89bp,G+C:69.7%;Us:5235bp,G+C:42.8%;TRS和IRS:各7462bp,G+C:59.3%。其R2可变区重复单位的拷贝数为7个,R4可变区为9个,R5可变区为1个。VZV84-7株共有71个ORFs,其中3个基因位于重复序列区,位于IRS的ORF69~71与位于TRS的ORF62~64序列完全一致。与Dumas株相比,共有248个核苷酸位置存在差异,大部分突变为单个核苷酸替换,另有部分插入或缺失性突变。其中碱基转换比碱基颠换更常见,发生率分别为66%和34%。种系发育分析结果显示,VZV84-7株与其他株VZV的同源性为95%以上。结论VZV84-7株具有其独特的基因特征,但与其他株VZV具有较高的同源性。
李秀玲王潇潇张中洋郝春生张晨何薇薇
关键词: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基因
抗脊髓灰质炎病毒Ⅰ型D抗原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初步应用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制备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virus)Ⅰ型D抗原单克隆抗体,并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方法采用Vero细胞培养脊髓灰质炎病毒Ⅰ型,柱层析纯化病毒抗原,SDS-PAGE鉴定病毒蛋白,HPLC分析抗原纯度,Western blot分析抗原的反应原性。以纯化的脊髓灰质炎病毒Ⅰ型D抗原免疫BALB/c小鼠,进行细胞融合,筛选可分泌脊髓灰质炎病毒I型D抗原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单克隆抗体经纯化后,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小鼠腹水抗体效价、单抗的特异性及相对亲和力。分别以纯化的单抗作为捕获抗体和酶标抗体,进行配对试验,建立用于脊髓灰质炎病毒Ⅰ型D抗原检测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确定方法的最佳线性范围,并验证方法的特异性。结果纯化的脊髓灰质炎病毒Ⅰ型D抗原经SDS-PAGE分析,共显示4条蛋白条带,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约40 000、35 000、32 000和28 000;经HLPC分析,纯度达99%;小鼠免疫血清可与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5 000的VP1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共筛选出5株可稳定分泌脊髓灰质炎病毒I型D抗原单克隆抗体的阳性杂交瘤细胞株,纯化的单抗仅与D抗原发生反应;2H1和3B5株单抗的效价分别为2×107和2×106,且亲和力高于其他3株单抗。采用2H1和3B5株单抗配对,可以特异性检测D抗原,而与C抗原不反应;D抗原最佳线性范围为4.300~0.071 DU/ml,R2为0.994 6。该法仅可检出脊髓灰质炎病毒Ⅰ型D抗原,而与脊髓灰质炎病毒Ⅱ型、Ⅲ型D抗原和脊髓灰质炎病毒Ⅰ型C抗原、EV71抗原、Vero细胞培养上清不发生交叉反应。结论制备了脊髓灰质炎病毒Ⅰ型D抗原单克隆抗体,建立了可用于脊髓灰质炎病毒Ⅰ型D抗原特异性检测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
张中洋郭会杰赵敏杨永娟郝春生李懿马淑花刘宇宁海京张晨陈明田龙李秀玲
关键词:脊髓灰质炎病毒D抗原C抗原抗体单克隆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人肠道病毒71型中和抗体检测方法的实验室评价被引量:33
2010年
目的对人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71,EV71)中和抗体检测方法进行实验室评价,为该方法的标准化提供依据。方法 5个实验室按照统一制定的EV71中和抗体检测操作细则(SOP),应用A、B和C基因型的10株EV71病毒株,分别测定10份人免疫球蛋白、20份健康成人血浆和15份EV71动物高效价免疫血清样品中EV71中和效价,检测实验室内、实验室间重复性及不同EV71病毒株对中和抗体检测的影响。结果相同实验室应用各病毒株重复测定中和效价的最大值与最小值(Max-Min)倍数差均在4倍以内,3次重复试验结果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实验室应用相同病毒株检测结果的Max-Min倍数差在4倍以内;不同实验室应用不同病毒株检测结果为:A型株与其他基因型病毒株中和效价的Max-Min差在192倍以内,B3与C4亚型的病毒株中和效价的Max-Min倍数差在64倍以内,C4亚型不同病毒株之间中和效价的Max-Min倍数差在16倍以内。结论按统一SOP操作后,EV71中和抗体检测方法应用相同毒株在实验室内和实验室间具有较好的重复性,而不同病毒株对中和效价的测定结果有较大影响。
毛群颖何鹏于祥李楠郝春生高强董承红梁争论李凤翔沈心亮王军志
关键词:手足口病中和抗体基因型
不同CA16流行株的相关生物学和VP1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对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病毒株进行生物学特征与基因背景研究,为CA16病原和疫苗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从咽拭子标本中分离出CA16病毒;通过中和鉴别试验和RT—PCR对病毒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病毒的VPl基因序列测定后,与其他CA16序列进行比较,绘制种系发育树,确定病毒基因型;测定病毒滴度,观察病毒在Vero细胞上的噬斑形态;攻击乳鼠分析病毒的致病性。结果从手足口病患者咽拭子标本中分离到6株病毒,采用肠道病毒通用引物可以从病毒感染细胞中扩增出约150bp大小的目的产物带;采用CA16特异性引物可以从病毒感染细胞中扩增出210bp大小的目的产物带。而采用EV71特异性引物未见特异性扩增条带。噬斑分析发现,6株病毒在Vero细胞上接种96h后均能出现清晰的噬斑,其中BJ-3噬斑直径为4—5mm,BJ-5噬斑直径约为3mm,BJ-1、BJ-2、BJ4、BJ-6噬斑直径为1.5~2mm;除BJ-3噬斑边缘模糊外,其余5株噬斑边缘整齐。该6株病毒均可被人CA16抗体阳性血清中和。在Vero细胞上连续传5代,滴度均在7.0LgcCID50/ml左右。基于VPI基因序列的种系发育分析结果显示,BJ-2、BJ-4、BJ-5属于C1亚型,BJ-1、BJ-3、BJ-6属于C3亚型,该6株病毒核苷酸同源性达90%以上,氨基酸同源性达99%以上。乳鼠攻击试验结果显示,BJ-3和BJ-5攻击后第4~5天乳鼠开始发病,后肢出现明显的麻痹、瘫痪症状,至第6~7天全部死亡,正常对照组和其他病毒组直至攻击后第14天均无异常。结论不同CA16病毒株的生物学特性有所不同,基因背景相近,致病性明显不同,需进一步了解中国流行的CA16病毒株的致病特点,为疫苗的研发提供直接依据。
郝春生杨永娟宋衍燕李懿张中洋郭会杰赵敏支惠罗凤基李秀玲
关键词:流行株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的小鼠细胞免疫效果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评价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灭活疫苗诱导小鼠的细胞免疫效果。方法分别以不同剂量(1、2.5、5、10μg/ml,均含铝佐剂1 mg/ml)、不同剂型(含铝佐剂1 mg/ml或不含铝佐剂)、不同免疫剂次(单次免疫或加强免疫)EV71灭活疫苗经腹腔免疫小鼠,0.5 ml/只,均设铝佐剂对照组(仅注射铝佐剂1 mg/ml)。采用经典小鼠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培养方法制备正常小鼠DC,瑞氏染色法检测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分析其表型及纯度;免疫磁珠分选法(magnetic activated cell sorting,MACS)分离小鼠脾脏CD4+、CD8+T淋巴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纯度。ELISPOT法检测各组免疫小鼠CD4+、CD8+T淋巴细胞分泌IL-2、IL-4、IFNγ的水平;细胞因子试剂盒检测小鼠淋巴细胞培养上清及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 DC形态不规则,表面树枝状突起形态不同,细胞核较大且不规则;DC纯度为(81.39±9.24)%,可高水平表达MHⅡ(I-A/I-E)类分子,中度表达CD86和CD40。CD4+、CD8+T细胞纯度分别为95.27%和94.08%。随着疫苗免疫剂量的增加,CD4+T细胞分泌IL-2、IL-4、IFNγ及CD8+T细胞分泌IFNγ的SFC显著增加,5μg/ml疫苗组达最大值,且明显高于其他组(P均<0.05);5μg/ml疫苗组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IL-2、IL-4、IL-6、IL-10、IL-13、IL-5、TNF-α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1、2.5、5μg/ml疫苗组血清中IL-10含量明显高于铝佐剂对照组(P<0.05),1μg/ml疫苗组明显低于2.5及5μg/ml疫苗组(P<0.05)。含铝佐剂疫苗组CD4+T细胞分泌IL-2、IL-4、IFNγ及CD8+T细胞分泌IFNγ的SFC、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IL-2、IFNγ、IL-4、IL-5、IL-6、IL-10、IL-13、TNF-α水平及血清中IL-10含量均明显高于无铝佐剂疫苗组(P均<0.05)。加强免疫组CD4+T细胞分泌IL-2、IL-4、IFNγ及CD8+T细胞分泌IFNγ的SFC、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IL-2、IFNγ、IL-4、IL-5、IL-6、IL-10、IL-13、TNF-α水平、血清中IL-10含量均明显高于单次免疫组(P
鲁卫卫吴蕴怡郝春生宋冬梅马淑花刘宇陈蕾李秀玲
关键词: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细胞免疫
肠病毒71型(EV71)分离株的鉴定及免疫原性研究
本研究首先对采用Vero细胞从EV71感染流行地区患者体内分离到的病毒进行鉴定,电镜下可观察到直径约为20-30nm的圆形病毒颗粒,呈典型的肠道病毒形态;采用特异性EV71单抗进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其可与EV71特异...
李秀玲张中洋王潇潇杨永娟郝春生赵敏何薇薇张晨沈心亮
关键词:免疫原性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基因序列测定
文献传递
肠病毒71型空斑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建立肠病毒71型(EV71)空斑检测方法,为EV71生物学特性及疫苗的研究提供手段。方法将不同稀释度的5株EV71分别接种至单层RD细胞和Vero细胞,加入甲基纤维素覆盖,计数空斑,并计算病毒滴度。通过3次连续检测,验证空斑法的精密性,并对空斑法与微量细胞病变法检测病毒滴度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采用RD细胞和Vero细胞,通过空斑法对EV71病毒滴度进行检测,96h后均能规律地出现边缘整齐、清晰的空斑,RD细胞和Vero细胞检测的空斑直径分别为1~2mm和0.5~1mm。连续3次重复试验结果显示,试验间变异系数的平均值Vero细胞为2.52%,RD细胞为4.49%。空斑法与微量细胞病变法比较,其检测结果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相关系数为r=0.972,P=0.006。结论已建立了精密性好、出斑规律的EV71病毒空斑检测方法。
郝春生赵敏张晨何薇薇王潇潇杨永娟张中洋沈心亮李秀玲
关键词:肠病毒71型
EV71疫苗中和试验检测标准病毒候选株的研究
目的:研制1批EV71疫苗中和试验检测标准病毒候选株,用于EV71中和抗体检测的标准化。方法:采用冷冻干燥方法,按《中国药典》相关要求制备符合我国疾病流行特征的检测用标准病毒1批。联合国内3家EV71检测实验室,采用经典...
毛群颖郭增兵郝春生于丹李秀玲梁争论
关键词: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
文献传递
EV71疫苗中和试验检测标准病毒候选株的研究
目的研制1批EV71疫苗中和试验检测标准病毒候选株,用于EV71中和抗体检测的标准化。方法采用冷冻干燥方法 ,按《中国药典》相关要求制备符合我国疾病流行特征的检测用标准病毒1批。联合国内3家EV71检测实验室,采用经典细...
毛群颖郭增兵郝春生于丹李秀玲梁争论
关键词: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
文献传递
肠道病毒71型中和抗体检测用标准病毒候选株的筛选及制备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筛选并制备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中和抗体检测用标准病毒候选株,规范EV71中和抗体检测方法。方法通过对亲本株与非亲本株交叉中和试验,进行相应的几何平均滴度(GMT)比较,从10株EV71毒株中筛选出具有理想亲本中和能力、又具有较广泛交叉中和作用的毒株。筛选出的毒株按《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相关要求,冷冻干燥后制备1批符合我国疾病流行特征的标准病毒候选株,联合3家实验室对候选株的病毒滴度进行协作标定,并初步应用于人血清样品的检测。结果筛选出交叉中和能力强、分离、传代背景清晰的EV71 V03株(523-07T)作为候选病毒株;制备的候选病毒株分装精确度、水分含量、无菌检查、支原体检查、其他外源因子检查等项目均符合《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相关要求;经联合标定,候选毒株的平均病毒滴度为4.83 lgTCID50/ml(95%CI:4.53~5.12 lgTCID50/ml),变异系数为3.16%;应用候选毒株和中和抗体定值标准品检测EV71自然感染人血清样品,可将实验室间检测差异由4.4倍降至1.6倍。结论初步筛选出的候选株EV71/523-07T株具有理想的亲本株中和作用,又具有较广泛的交叉中和特性,有望成为EV71中和抗体检测的标准毒株候选株。
毛群颖郭增兵郝春生于丹高帆董承红安文琪高强谢忠平李秀玲梁争论
关键词:手足口病中和抗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