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春福
- 作品数:47 被引量:143H指数:7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弓形虫DNA疫苗免疫鼠体内重组质粒分布的探讨被引量:6
- 2000年
- 目的 通过肌注弓形虫 DNA疫苗质粒 p BK- P30、p BK- P2 2直接免疫小鼠 ,观察重组质粒在鼠体内不同器官组织的分布。方法 疫苗 p BK- P30、p BK- P2 2经肌注免疫 BAL B/ c鼠 ,5周和 10周后 ,分别取免疫鼠的肺、心脏、肝脏、脾、肌肉、肾脏及血液 ,抽提组织 DNA,并以此为模板进行 PCR扩增 ,扩增的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结果 免疫后 5周 ,p BK- P30免疫组的上述各器官组织 DNA中均扩增出 P30基因片段 ,其大小 10 2 7bp,p BK- p30 & p BK- P2 2免疫组分别扩增出 P30和 P2 2基因片段 ,P2 2基因片段为 5 93bp,均与预期结果相符合。NS对照组和 p BK- CMV空质粒对照组未扩增出片段。免疫后 10周 ,仅免疫鼠血液扩增出上述特异性基因片段。结论 弓形虫 DNA疫苗免疫 BAL B/ c鼠 5周后 ,多个不同器官组织均可检测出重组质粒 ,免疫后 10周血液检测出重组质粒。
- 占国清吴少庭李国光高世同林敏郑春福
- 关键词:弓形虫DNA疫苗重组质粒小鼠
- 实验兔某些自然感染寄生虫及其影响被引量:2
- 1999年
- 寄生虫象其它微生物一样经常是动物实验研究的干扰因素,因为它可使动物发生疾病、损害和死亡,从而影响研究结果。本文综述实验兔的某些自然感染寄生虫及其对动物实验研究可能产生的影响。1.消化系统寄生虫(1)微小隐孢子虫 和其它哺乳动物一样,兔也可感染微小隐孢子虫(Cry...
- 郑春福陈雅棠
- 关键词:实验兔皮肤
- 弓形虫表面抗原P30基因分枝杆菌-大肠杆菌穿梭表达重组质粒的构建及序列测定被引量:5
- 2000年
- 目的 构建编码弓形虫RH株表面抗原P30基因的分枝杆菌 -大肠杆菌穿梭表达重组质粒并进行其序列测定。方法 弓形虫RH株腹腔接种小鼠 ,收集腹水 ,酚 /氯仿法抽提基因组DNA ;根据基因库P30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 ,采用PCR法扩增编码P30的基因片段 ,经低熔点琼脂糖法回收并纯化 ;将P30基因定向克隆到分枝杆菌 -大肠杆菌穿梭表达质粒 ,转化大肠杆菌DH5dα,在卡那霉素阳性LB培养基平板筛选阳性重组子 ,并经双酶切及PCR鉴定 ;最后对重组子进行序列测定。结果 PCR所扩增的P30基因片段为 10 37bp ,阳性重组质粒pBCG -P30经XbaI+KpnI双酶切 ,获得包含P30和热休克蛋白 (hsp70 )启动子的复合基因片段 ,此片段的大小为 1170bp ,与预期的理论值相符合。序列测定分析进一步表明所克隆的基因为编码P30抗原的基因片段。结论 成功构建编码弓形虫表面抗原P30基因大肠杆菌 -分枝杆菌穿梭质粒pBCG -P30。
- 占国清吴少庭李国光高世同林敏梁驹卿郑春福
- 关键词:弓形虫表面抗原P30基因重组
- 恶性疟原虫DNA疫苗在小鼠组织中的表达
- 2002年
- 目的 探讨恶性疟原虫 FCC- 1/ HN株环子孢子蛋白 (CSP) DNA疫苗在小鼠组织中的表达。 方法 用盐酸布比卡因对 BAL B/ c小鼠的骨骼肌进行了预处理 ,然后在同一部位注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 p BK/ CSP。分别在免疫后 4周和 8周应用间接免疫酶法检测免疫小鼠注射部位肌肉组织中重组蛋白 CSP的表达。 结果 小鼠经 DNA疫苗免疫 4周和 8周后肌肉组织及其周围结缔组织均呈现特异性阳性反应。 结论 疟疾 DNA疫苗免疫小鼠后 ,肌肉组织及其周围结缔组织有重组 CSP蛋白的表达。
- 郑春福吴少庭陈雅棠高世同林敏
- 关键词:DNA疫苗恶性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免疫组织化学基因表达
- 弓形虫体外感染巨噬细胞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1997年
- 目的观察弓形虫体外感染巨噬细胞(macrophage,Mφ)及其在细胞内增殖的动态变化。方法用RH株刚地弓形虫感染小鼠腹腔Mφ,计算不同孵育时间的纳虫泡内虫体数,直线回归方程处理。结果弓形虫与Mφ的比例直接影响Mφ的感染率。弓形虫速殖子感染单层Mφ,只需1min便可侵入,虫体侵入细胞至开始增殖,约经3h的迟滞期,弓形虫增殖一代所需的时间为3.13h。结论RH株刚地弓形虫感染小鼠腹腔Mφ及其在细胞内增殖的动态变化,为进一步研究Mφ与弓形虫相互作用的机制提供了基础资料和体外实验模型。
- 郑春福林建银
- 关键词:刚地弓形虫弓形虫感染巨噬细胞体外实验
- 恶性疟原虫抗原变异机制的研究进展
- 2000年
- 近几年来疟疾抗原变异的进展主要在于变异抗原基因的转录和转换以及主要变异抗原区的功能性表达。而且,随着疟疾基因组计划的进展,已发现新的变异基因家族。
- 郑春福
- 关键词:恶性疟原虫抗原变异基因转录基因转换
- 恶性疟原虫DNA疫苗在小鼠体内组织分布和安全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 2002年
- 目的 探讨疟疾DNA疫苗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 ,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观察。方法 将重组质粒pBK -CSP经肌肉途径免疫BALB/c小鼠 ,分别在 4周和 8周后剖杀动物并摘取各种组织 ,抽提全组织DNA进行PCR扩增后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 ,并对DNA疫苗的安全性进行观察。结果 免疫 4周和 8周后 ,仅有DNA疫苗接种位点的肌肉组织检测到CSP基因 ,而 10 0 μg的质粒DNA并未产生明显的毒副作用。 结论 疟疾DNA疫苗接种 4周后 ,质粒DNA仅分布于接种部位 ,并可持续至 8周以上 ,而未发现毒副作用。
- 郑春福吴少庭陈雅棠高世同林敏
- 关键词:恶性疟原虫DNA疫苗安全性疟疾
- 一氧化氮和花生四烯酸在弓形虫侵染宿主细胞中的作用
- 林建银彭碧文郑春福林京胡建石
-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 本课题为自选课题。弓形虫病是重要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优生优育政策。因此弓形虫感染是一个严重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该研究主要探讨一氧化氮(NO)和花生四烯酸...
- 关键词:
- 关键词:弓形虫花生四烯酸一氧化氮
- BCG/恶性疟MSP-2、CSP多价疫苗免疫小鼠应答类型研究被引量:3
- 2002年
- 目的 探讨恶性疟原虫FCC 1/HN株裂殖子表面蛋白 2 (MSP 2 )和环子孢子蛋白 (CSP)与BCG多价疫苗在小鼠体内诱导的免疫应答的特性及抗感染的保护性免疫机制。方法 将重组pBCG/MSP 2和pBCG/CSP多价疫苗经皮下注射BALB/c小鼠 ,小鼠经多价疫苗免疫 8周后 ,用流式细胞仪分析脾脏T淋巴细胞的分化 ,并体外培养脾脏细胞 ,用夹心ELISA法测定IFN γ和IL 2的产生 ;用血清学方法测定免疫鼠IgG抗体的动态变化 ,在体外测定抗体介导的抑制实验。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疫苗组CD4 + 和CD8+ T淋巴细胞有显著性的增高 ,体外培养的脾脏细胞IFN γ有高浓度的分泌。同时 ,免疫鼠血清对疟原虫抗原都表现了较高水平的IgG类抗体反应 ,抗体对原虫的增殖产生明显抑制。结论 恶性疟原虫FCC 1/HNpBCG/MSP
- 张仁利吴少庭高世同林敏郑春福陈雅棠李富荣
- 关键词:环子孢子蛋白
- 免疫性疾病治疗新途径:诱导细胞程序性死亡被引量:1
- 1999年
- 免疫性疾病是一大类难治性的免疫紊乱而造成的疾病, 尤其是自身免疫性疾病一直困扰着免疫学家。传统的免疫治疗是根据不同疾病的需要通过增强免疫、调节免疫或抑制的方式进行, 本文以辩证的观点分析免疫细胞的增殖与程序性死亡这一对矛盾,认为:免疫性疾病的本质是免疫细胞增殖与程序性死亡的失衡, 因而通过诱导免疫细胞程序性死亡将成为免疫治疗的新途径。
- 郑春福陈雅棠
- 关键词:免疫性疾病免疫治疗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