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国富

作品数:13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赣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赣州市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动脉
  • 4篇手术
  • 4篇腔内
  • 4篇静脉
  • 4篇闭塞性
  • 3篇血栓
  • 3篇腔内治疗
  • 3篇髂动脉
  • 3篇下肢
  • 2篇修补术
  • 2篇择期
  • 2篇择期手术
  • 2篇曲张
  • 2篇疝修补
  • 2篇疝修补术
  • 2篇静脉曲张
  • 2篇急诊
  • 2篇股疝
  • 1篇大隐静脉
  • 1篇导管

机构

  • 13篇赣州市人民医...
  • 2篇南昌大学第二...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山西白求恩医...

作者

  • 13篇郑国富
  • 10篇刘小春
  • 10篇叶波
  • 9篇陈伟清
  • 3篇熊吉信
  • 2篇赵霞
  • 2篇傅麒宁
  • 1篇齐一侠
  • 1篇张磊
  • 1篇谢元才
  • 1篇郭连瑞
  • 1篇陈革
  • 1篇刘兴燕
  • 1篇黄小进
  • 1篇王翔
  • 1篇彭军路
  • 1篇潘以锋
  • 1篇李相杰
  • 1篇陈兵
  • 1篇洪毅

传媒

  • 4篇江西医药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华疝和腹壁...
  • 2篇血管与腔内血...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赣南医学院学...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股疝开放式前入路修补的临床疗效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总结开放式腹膜前修补40例股疝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6年12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接受手术40例股疝的临床资料,其中急诊股疝组27例,择期股疝组13例。结果择期组中疝囊内容物8例为网膜,4例为积液,1例为小肠;急诊组中内容物为肠管的26例,1例为单纯嵌顿网膜。13例择期组和13例急诊组患者进行了经腹膜前使用补片修补,另14例急诊组患者进行了Mcvay法组织的缝合修补;急诊组中有6例进行了肠切除肠吻合。择期组中早期并发症为3例次,急诊组为24例次,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6.615±1.321)d和(7.777±2.206)d,平均手术时间分别(77.692±22.695)min和(94.211±13.927)min,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访过程中26例补片修补的患者均未发生补片感染;补片修补的无复发病例,急诊组缝合修补的出现1例复发。结论开放式腹膜前无张力补片疝修补术是一种安全和可供选择的治疗择期股疝和部分急诊股疝的手术方式;但急诊手术的早期并发症较择期手术多,建议尽可能在择期状态下对股疝进行手术治疗。
刘小春陈伟清郑国富谢海亮叶波陈革
关键词:股疝疝修补术急诊手术择期手术并发症
破裂性主-髂动脉瘤诊治体会
2013年
目的 探讨主-髂动脉瘤破裂的救治经验.方法 对8例破裂性主-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6例患者采用开腹手术救治:紧急分别阻断胸降主动脉、膈下腹主动脉、或肾下腹主动脉以止血,自体出血回输装置进行自体输血,人工血管置换(其中1例单纯破口修补).结果 6例手术患者均存活,随访3~48个月,平均(24±2)个月,随访期间无死亡.术前死亡2例:1例为动脉瘤忽然发生破裂入腹腔,血压测不到,经抢救无效;另1例为伴有严重低血压的老年患者,低血压时间超过6换h以上,在准备手术时循环功能衰竭死亡.结论手术仍是治疗主髂动脉瘤破裂的主要方法.早期诊断,适时复苏,急诊外科手术,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刘小春叶波陈伟清郑国富
关键词:动脉瘤外科手术腹主动脉瘤髂动脉瘤
超声定位及肿胀麻醉下腔内激光闭合术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25例报告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总结超声定位及肿胀麻醉下腔内激光闭合术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在赣州市人民医院接受超声定位及肿胀麻醉下腔内激光闭合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患者25例。其中,男11例,女14例,年龄32~67岁,平均(43.3±6.9)岁;单侧18例,双侧7例;共32条肢体按CEAP分级:C2级6条,C3级17条,C4级9条;所有均采用超声定位及肿胀麻醉下腔内激光闭合术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术式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术中顺利,术中疼痛VAS评分(3.2±0.35)分。术后随访半年,痊愈16例占64%,有效9例占36%,总有效率100%。其中,皮肤局部过敏3例、皮肤轻度烧伤4例、隐神经烧伤2例,患者无感染和近期复发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在腔内激光联合泡沫硬化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中,应用超声定位及肿胀麻醉有助于减轻术中疼痛,操作精准,疗效安全、可靠。
叶波陈伟清蒙斌郑国富刘小春谢海亮张滕
关键词:下肢浅静脉曲张超声定位肿胀麻醉
402例下肢慢性静脉疾病的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就诊于我院的下肢慢性静脉疾病(chronic venous disease,CVD)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赣州市人民医院普外科住院的402例下肢慢性静脉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02例患者当中,年龄≥50岁的有296例,占73.63%;其中男170例,女232例,男女比例为1:1.36;病程≥20年206例,占51.24%;下肢水肿胀痛289例,占71.89%;下肢皮肤色素沉着245例,占60.95%;下肢溃疡139例,占34.58%,溃疡癌变2例,占0.50%;曲张静脉破裂出血5例,占1.24%;深静脉反流时间>2s有212例,占52.74%;浅静脉反流时间>1s有389例,96.77%占;穿通静脉返流>1s有115例,占28.61%;浅静脉血栓110例,占27.36%;深静脉血栓53例,占13.18%;深浅静脉血栓32例,占7.96%。结论就诊于我院的下肢慢性静脉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是女性多于男性,病程长,合并症多,病情较严重。
刘小春叶波陈伟清郑国富谢海亮
关键词:下肢
静脉曲张封闭胶套件治疗大隐静脉功能不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静脉曲张封闭胶套件治疗大隐静脉功能不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随机对照试验。前瞻性纳入2022年6至10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上海东方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赣州市人民医院、山西白求恩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共9家医院血管外科拟行手术治疗的大隐静脉功能不全患者1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试验组患者接受静脉曲张封闭胶套件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射频消融术治疗。主要观察指标为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大隐静脉完全闭合率。次要观察指标为两组患者术后即刻及术后6个月大隐静脉完全闭合率、大隐静脉主干闭合操作时间、疼痛评分、手术前后不同时间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VCSS)和阿伯丁静脉曲张问卷(AVVQ)评分以及并发症情况。两种治疗方法的非劣效界值设定为“-10.00%”。结果最终入组177例患者。试验组89例,男38例,女51例,年龄[M(Q_(1),Q_(3))]为59.7(49.6,66.7)岁;对照组88例,男30例,女58例,年龄为57.2(46.9,65.9)岁。174例患者完成3个月随访,167例患者完成6个月随访。试验组大隐静脉主干闭合操作时间为(22.1±11.1)min,长于对照组的(18.7±9.8)min(P=0.031)。试验组、对照组术后即刻大隐静脉完全闭合率均为100%;术后3个月大隐静脉完全闭合率分别为98.8%(85/86)、98.9%(87/88),两组差值的95%CI下限为-3.19%,大于非劣效界值-10.00%(非劣效性P<0.001);术后6个月大隐静脉完全闭合率分别为97.6%(81/83)、100%(84/84),两组差值的95%CI下限为-5.71%,大于非劣效界值-10.00%(非劣效性P<0.001)。试验组、对照组在麻醉完全清醒后的即刻疼痛评分[M(Q_(1),Q_(3))]均为1.0(0,2.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5)。试验组与对照组术后1周瘀斑发生率
邹思力职康康洪毅郭连瑞齐一侠张磊彭军路叶波郑国富郝斌续慧民陈兵潘以锋朱越锋吴劲进黄小进温神赐王翔曲乐丰
关键词:静脉曲张氰基丙烯酸酯腔内治疗
导丝成袢技术协助导管通过长段闭塞髂动脉的应用
2016年
目的探讨导丝成袢协助导管"翻山"通过长段闭塞髂动脉的技术要点和可行性。方法把导丝的"J"形头在闭塞的血管内塑成"U"型袢,顺势将"U"型袢向远端推送,利用"U"型袢的撑张作用,协助导管跟进,逐步进入流出道。结果 11例髂动脉长段闭塞(>10cm)患者中有9例采用了导丝成袢技术,8例导管导丝通过闭塞段进入流出道,技术使用率72.7%,成功率88.9%,未成功1例采用逆穿股动脉协助通过,均未出现血管穿孔严重并发症,2例患者导丝未成袢通过闭塞段。结论导丝成袢协助导管"翻山"通过长段闭塞髂动脉的技术可行,有效,但必须由熟练掌控导管、导丝技术的医师进行操作。
刘小春陈伟清郑国富谢海亮叶波熊吉信
关键词:闭塞性髂动脉介入治疗导丝
盐酸沙格雷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总结盐酸沙格雷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赣州市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32例TAO患者,经患者知情同意后予盐酸沙格雷酯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 32位患者均口服盐酸沙格雷酯,治疗前间歇性跛行距离(382±256)m,治疗后间歇性跛行距离(864±416)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例静息痛患者症状均得以缓解,但受冷刺激后仍有疼痛不适;15例溃疡患者溃疡面愈合。结论盐酸沙格雷酯治疗TAO患者是有效的,值得临床研究应用。
郑国富刘小春陈伟清谢海亮张腾叶波
关键词: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盐酸沙格雷酯药物治疗
长段髂动脉闭塞性病变的腔内治疗
2017年
随着腔内技术的不断发展,腔内治疗(endovascnlar therapy,EVT)已经成为髂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首选治疗方式。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赣州市人民医院对20例长段髂动脉闭塞性病变患者进行了EVT,病变分型均符合泛大西洋协作组织(transatlantic inter-Society consensus。TASC)Ⅱ治疗指南的D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病变.现报道如下。
刘小春陈伟清郑国富谢海亮叶波熊吉信
关键词:动脉闭塞性病变腔内治疗ARTERIAL腔内技术
腘动脉弯曲特征在下肢缺血病变腔内治疗中的应用
2016年
目的评估动脉在膝关节不同功能状态下的弯曲特征,探讨动脉的弯曲特征在下肢缺血性病变中腔内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9月到2015年8月我院动脉硬化闭塞症16例(16条肢体)患者,采取膝关节屈曲和伸直位对动脉造影,明确动脉拐点所在位置;根据动脉拐点所在位置进行动脉支架治疗。结果 动脉具有多种弯曲形态,其中4例拐点位于P1段,10例位于P2段,2例位于P3段;支架末端位于P1段的10例,位于P2段的6例。16例患者动脉支架术后即刻通畅率达100%。结论 动脉的弯曲特征对动脉支架植入时的定位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刘小春叶波郑国富谢海亮陈伟清熊吉信
关键词:闭塞性动脉硬化腔内治疗
动静脉移植物内瘘行经皮腔内球囊血管成形术后初级通畅时间的影响因素
2024年
目的探讨动静脉移植物内瘘(AVG)行经皮腔内球囊血管成形(PTA)术后初级通畅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1年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AVG置入的血液透析患者资料。分析年龄、性别、AVG使用时间、狭窄部位、狭窄程度、狭窄长度、残余狭窄、是否合并血栓形成等因素,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PTA术后初级通畅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纳入101例患者,其中男35例,女66例,首次接受PTA的年龄[M(Q_(1),Q_(3))]为61(51,68)岁,随访时长(38.5±15.3)个月,PTA术后初级通畅时间为5(3,10)个月,共计331次PTA治疗。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静脉端吻合口和回流静脉闭塞(β=-2.773,95%CI:-5.440~-0.105,P=0.042)、女性(β=-2.247,95%CI:-3.853~-0.642,P=0.006)及既往PTA处理次数多(β=-0.516,95%CI:-0.978~-0.054,P=0.029)为PTA术后初级通畅时间短的危险因素。结论AVG静脉端吻合口和回流静脉狭窄程度、女性及既往多次PTA治疗与AVG患者PTA术后初级通畅时间短相关。
李相杰郑国富赵霞孙浩傅麒宁
关键词:动静脉瘘血管成形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