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益友
- 作品数:84 被引量:527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教委科研基金湖南省科委科研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十二指肠病患者体内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浓度的变化
- 2008年
- 目的:观察幽门螺杆菌(Hp)所致不同疾病中,血清与胃液内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与一氧化氮(NO)的浓度变化,初步探讨ADMA在Hp所致不同疾病中的作用。方法:139例患者,分为Hp阳性组(n=72),其中胃炎24例,胃溃疡13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5例;男42例,女30例,年龄20~50岁,平均(33.6±10.4)岁;Hp阴性组(n=67),其中胃炎47例,胃溃疡6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4例,男40例,女27例,年龄19~54岁,平均年龄(34.9±11.5)岁。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与胃液内ADMA与NO浓度并进行组内与组间对比。结果:胃液内ADMA和NO浓度Hp阳性组明显高于Hp阴性组(P<0.05),血清内ADMA和NO浓度在两组患者之间无明显差别。Hp阳性患者不同病变之间,胃炎患者胃液内ADMA浓度最高,胃溃疡患者次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最少(P<0.05);而NO浓度以十二指肠溃疡最高,胃溃疡次之,胃炎患者最少(P<0.01)。结论:Hp感染导致患者胃内ADMA与NO浓度增加,且二者在不同病变中变化程度不同,说明Hp的致病作用可能与ADMA调节NO的产生有关。
- 李富军邹益友周惠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一氧化氯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
- 奥曲肽和垂体后叶素联用硝酸甘油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对照被引量:6
- 2003年
- 目的 :探讨奥曲肽与垂体后叶素联用硝酸甘油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病入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给予奥曲肽和垂体后素联用硝酸甘油治疗 ,通过胃管抽吸胃内容物 ,观察止血情况并记录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奥曲肽组止血率略高于垂体后叶素组 ,两组均无严重不良药物反应。结论 :奥曲肽和垂体后叶素联用硝酸甘油均能有效 ,快速控制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 胡寒华邹益友
- 关键词:奥曲肽垂体后叶素出血
- 克罗恩氏病96例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克罗恩氏病的诊断与治疗情况。方法对1996年至2006年诊断的96例克罗恩氏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以腹痛、腹胀、腹泻为首发症状者占58.3%,以结肠镜确诊者占64.6%,49例回访患者经治疗后病情得到缓解,45例在缓解后2年内复发。结论结肠镜为诊断克罗恩氏病的主要手段,药物和/或手术可缓解病情,但复发率高。
- 李富军邹益友
- 关键词:克罗恩氏病
- 乐复能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疗效及其对小鼠结肠黏膜内TNF-α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观察乐复能对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诱导的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及其对小鼠结肠黏膜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表达的影响,了解乐复能对UC的治疗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70只Balb/C雌性小鼠,8周龄左右,体质量18~22 g/只,清洁级。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美沙拉嗪治疗组、泼尼松治疗组以及乐复能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4%DSS水溶液自由饮用的造模方法制作UC小鼠模型。造模第8天,各组同时分别给予对照剂与实验药物,实验第14天处死小鼠,游离并取出全段结肠,测量回盲部至肛门的长度,记录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结肠长度、组织学损伤评分、结肠黏膜组织中TNF-α的表达。结果:1)使用DSS的各干预组小鼠均不同程度地出现腹泻、黏液便、大便隐血阳性或血便等症状,随天数增加,小鼠DAI积分逐渐增高。美沙拉嗪、泼尼松、乐复能均能改善小鼠的一般状况,降低小鼠的DAI评分,减轻结肠长度缩短情况,降低组织学损伤评分。2)乐复能低、中、高剂量组,美沙拉嗪组及泼尼松组DAI积分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美沙拉嗪组、泼尼松组与乐复能低剂量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乐复能中、高剂量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美沙拉嗪组、泼尼松组与乐复能低剂量组(均P<0.01),且乐复能治疗效果呈剂量依赖性,乐复能高剂量组好于乐复能中剂量组(P<0.01)。3)乐复能低、中、高剂量组、泼尼松组、美沙拉嗪组黏膜缺损相对较轻,小部分腺体不完整,炎症细胞较少,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乐复能高剂量组与乐复能低、中剂量组,美沙拉嗪组与泼尼松组比较,组织损伤明显减轻,组织学评分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 李富军王维赵桢邹益友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肿瘤坏死因子-Α葡聚糖硫酸钠
- 克罗恩病维也纳、蒙特利尔临床分型的对比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应用维也纳(Vienna)和蒙特利尔(Montreal)临床分类标准,探讨我国克罗恩病的临床表型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湘雅二医院和湘雅医院共168例住院克罗恩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Vienna、Montreal标准分别进行分型,对比分析两标准中各亚型特征。结果:Montreal标准的小于等于16岁A1亚型9例仅占5.4%,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7~40岁,占63.1%,与Vienna标准小于40岁亚型的65.5%一致。累及部位均以回肠和回结肠亚型为主,Montreal标准的L4亚型7.1%明显少于Vienna标准的L4亚型13.7%(P=0.049)。疾病行为的狭窄亚型在Vienna、Montreal标准中分别为40.5%和41.7%,是主要的并发症,Montreal标准的穿透亚型为10.7%,明显低于Vienna标准的18.5%(P=0.044)。在Montreal标准下穿透行为的手术率为88.9%,明显高于Vienna标准的54.8%(P=0.014)。结论:我国青少年克罗恩病极少,仍以17~40岁患者居多,累及部位以回肠和回结肠亚型为主,并发症以狭窄常见,穿透是手术的主要原因。Vienna、Montreal标准对我国克罗恩病患者分型各有优势,目前综合应用Vienna、Montreal标准对我国克罗恩病进行临床分型可能更有价值。
- 李学锋邹益友叶玲娟任科雨陈琳琳崔熠卢放根
- 关键词:CROHN病临床表型
-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十二指肠溃疡的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临床观察
- 1998年
- 目的:旨在探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幽门螺杆菌(Hp)感染时导致十二指肠溃疡的作用。方法:选择Hp感染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30例,正常健康人20例,抽静脉血,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清CGRP含量。
- 阳惠湘邹益友张熙纯李学文
- 关键词:十二指肠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基因相关肽血清降钙素HP感染放射免疫方法
- 幽门螺杆菌在牛奶和自来水中存活力的观察被引量:9
- 1998年
- 目的:了解幽门螺杆菌(Hp)在外环境的存活力,以及其流行病学意义。方法:通过细菌学培养.观察Hp在人工污染的牛奶和自来水中的繁殖和存活情况。结果:不论是保存于4℃抑或室温(25℃),Hp均不能在牛奶和自来水中繁殖;随着保存日期的延长,牛奶和自来水中的Hp复活菌落数逐渐减少;4℃时,Hp在牛奶中存活可长达10d,在自来水中则仅4d左右。电镜观察发现,不可复活的Hp转化成了球形。结论:虽然Hp在牛奶中并不增殖,但由于生存时间较长,故牛奶作为媒介物在Hp的传播上具有一定的流行病学意义。
- 范学工李铁刚邹益友欧阳颗吴安华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牛奶自来水存活力
- 肝硬化患者血浆环核苷酸、环鸟苷酸含量的变化
- 1993年
- 环核苷酸(cAMP)及环乌苷酸(cGMP)是各种动物细胞内具有重要生物效应的物质,肝硬化时,由于其免疫功能失调,肝细胞变性、坏死与增殖,从而影响 cAMP 及 cGMP 的血浆含量。本文对14例肝硬化患者血浆 cAMP 和 cGMP 含量的变化进行了观察并探讨其临床意义。对象和方法1 对象1.1 对照组本院健康献血员19人,男15人,女4人,年龄20~40岁。1.2 肝硬化组皆为本院消化专科住院病人,经检查均确诊为肝硬化者,男12人,女2人,年龄28~55岁。
- 邹益友张熙纯雷闽湘钟惠菊
- 关键词:环核苷酸肝细胞变性血浆含量健康献血员环鸟苷酸
- Ang-2和VEGF在大肠腺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探讨促血管生成素2(Ang-2)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肠腺瘤组织中的表达,研究其在肠腺瘤进展至腺癌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Ang-2、VEGF和ki67蛋白在30例肠腺瘤中的表达水平,计数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30例肠腺瘤,其中Ang-2阳性表达率为40%,VEGF为30%,Ang-2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41,0.036),小于大肠癌组(P=0.012,0.020);肠腺瘤中MVD和ki67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8,0.034),低于大肠癌组(P=0.023,0.042)。肠腺瘤中Morson分级高和多发性息肉中Ang-2的表达高于分级低和单发性息肉;腺瘤直径大、Morson分级高和多发性息肉的VEGF表达高于直径小、分级低和单发性息肉;腺瘤直径大、Morson分级高的MVD的表达高于直径小和分级低者。结论 Ang-2、VEGF及其相互作用在肠腺瘤进展至腺癌中可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可能在大肠腺瘤癌变中起到重要作用。
- 王晋涛李晓杰邹益友
- 关键词:大肠腺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P73蛋白在胃炎、不典型增生和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p73基因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胃炎、轻度不典型增生、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和胃癌(均为外科手术患者)各30例组织中p73蛋白的表达。结果p73蛋白在胃癌组和不典型增生组中表达高于胃炎组,胃癌组中表达高于不典型增生组(P<0.05);p7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胃癌的不同的分化度之间有差异,低分化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强度高于高、中分化腺癌(P<0.05),p73蛋白在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组的阳性表达率与轻度不典型增生组无显著差异(P>0.05);在胃癌的不同TNM分期之间也有差异(P<0.05),并且TNM分期越高,阳性表达率越高;均与淋巴结转移、肿瘤部位、胃癌侵及层次、肿瘤大小无关(P>0.05)。结论p73的高表达可能参与了胃癌发生、发展,作为胃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肿瘤指标物。
- 李忆岚邹益友刘功成刘剑波李衍军
- 关键词:P73不典型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