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茹

作品数:61 被引量:154H指数:6
供职机构:天津市胸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天津市科技计划天津市卫生局科技重点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2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0篇心肌
  • 22篇动脉
  • 21篇冠状
  • 21篇冠状动脉
  • 15篇心肌梗死
  • 15篇梗死
  • 12篇血管
  • 11篇急性心肌梗死
  • 10篇心脏
  • 7篇心力衰竭
  • 7篇预后
  • 7篇衰竭
  • 7篇起搏
  • 7篇综合征
  • 6篇他汀
  • 5篇心脏起搏
  • 5篇随访
  • 5篇描记
  • 5篇描记术
  • 5篇介入

机构

  • 61篇天津市胸科医...
  • 9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大港油田
  • 2篇玉田县医院
  • 1篇天津市南开医...
  • 1篇内蒙古医科大...
  • 1篇天津市和平区...

作者

  • 61篇赵茹
  • 23篇孙根义
  • 20篇丛洪良
  • 17篇刘玉洁
  • 16篇李曦铭
  • 14篇胡越成
  • 13篇陈刚
  • 12篇肖健勇
  • 11篇李作成
  • 10篇张颖
  • 9篇刘寅
  • 8篇肖建勇
  • 8篇吴建国
  • 7篇杨丽
  • 7篇张迎怡
  • 7篇田青平
  • 5篇姜华
  • 5篇萧健勇
  • 4篇张我素
  • 4篇高明东

传媒

  • 13篇天津医药
  • 5篇临床心血管病...
  • 5篇中国心血管杂...
  • 5篇中华老年心脑...
  • 5篇第二届中国老...
  • 4篇中华老年医学...
  • 4篇中国循环杂志
  • 3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华超声影像...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介入心脏...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国心脏起搏...
  • 1篇中华老年多器...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华高血压杂...
  • 1篇中华医学会心...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9篇2012
  • 1篇2011
  • 6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 7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 3篇2000
  • 2篇1999
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抗房颤起搏器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合并房颤一例
2005年
1病例报告 男性,75岁.主因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于6年余前安置双腔永久心脏起搏器.患者近3年来反复发作阵发性心房纤颤,每月1~4次,发病时感心悸,胸闷,气短,心率达120~130次/min(起搏器上限频率为130次/min),多次到天津市胸科医院临时紧急关闭心房电极起搏功能.经用静脉及口服药可转复窦性心律.
刘玉洁张颖陈刚赵茹孙根义
关键词: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永久心脏起搏器心房纤颤起搏方式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后血浆B型钠尿肽水平变化及意义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BNP)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与左心室重构(LVRM)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首次AMI住院患者112例,均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梗死相关动脉(IRA)开通69例(开通组)、未开通43例(未开通组)。入院时检测心肌损伤指标[CK、CK-MB、肌钙蛋白I(cTnI)],入院第7天超声检查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测定入院时、AMI后24 h、入院第7天血浆BNP(记为BNP1、BNP2、BNP3);术后随访2 a,记录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入院时血清CK、CK-MB、cTnI、TG、LDL-C比较,P均>0.05;入院后第7天,开通组较未开通组LVEF升高(P<0.05);两组BNP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NP2明显高于BNP1、BNP3(P均<0.05),未开通组BNP2、BNP3较开通组明显升高(P均<0.01)。AMI患者3个时点血浆BNP与LVEDVI、CK、CK-MB、cTnI均呈正相关(P均<0.01),与LVEF呈负相关(P均<0.01)。开通组2 a内发生MACE 10例,未开通组16例,P<0.01;BNP2预测AMI急诊PCI患者2 a内MACE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1,P<0.05;其分界值为332 ng/L时,预测MACE的敏感性为76.9%、特异性为73.3%。结论 AMI急诊PCI术后血浆BNP水平升高,其水平变化有助于判断IRA开通情况;AMI后24 h血浆BNP水平可预测患者MACE,有助于更早了解LVRM情况,以阻止或减缓AMI后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
张茹艳赵茹宋衍秋胡越成丛洪良
关键词:B型钠尿肽心肌酶心血管不良事件
高危斑块对冠状动脉轻中度狭窄胸痛患者的预测价值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评价高危斑块对冠状动脉(冠脉)轻中度狭窄胸痛患者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入选2014-01-2015-12因胸痛来我院行冠脉CT血管造影(CCTA)提示冠脉轻中度狭窄患者384例,入选患者通过CT检查检出低CT衰减、餐巾环征、正性重构、点状钙化等特征的高危斑块。患者根据高危斑块积分分为3组,0分组292例,1分组30例,≥2分组62例。第1、3、6及12个月时对入选患者进行随访,记录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结果:随访期间共发生76例心脏不良事件。总体不良事件及心源性死亡方面,≥2分组患者高于0分组(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0分组、1分组及≥2分组累积无事件生存率分别为83.2%、78.1%及60.0%,0分组显著高于≥2分组(χ~2=16.29,P<0.05)。COX回归分析表明,高危斑块积分≥2分对患者预后有显著影响(HR=3.447,95%CI:2.112~5.625,P<0.01)。结论:高危斑块是冠脉轻中度狭窄胸痛患者发生心脏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尤其高危斑块积分≥2分与患者预后显著相关,高危斑块积分可尝试评价胸痛患者预后。
李晓卫赵茹屈志萍张静赵惠马卫军梁硕罗玮韩姗查磊
关键词:胸痛血管造影主要不良心脏事件
右束支传导阻滞对急性ST段抬高型及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影响对比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及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中的发生率及其对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75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STEMI组(571例)和NSTEMI组(181例),并将两组分别分为RBBB和无束支传导阻滞(NBBB),均随访1年;比较两组RBBB和NBBB患者之间临床基线资料、早期治疗方案、院内及院外1年病死率;使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法筛选两组患者院内及院外1年病死率升高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STEMI组RBBB58例,NBBB513例;NSTEMI组RBBB22例,NBBB159例。STEMI组RBBB患者与NBBB患者相比,心肌酶峰值高[(530.8±321.6)mmol/L比(232.3±173.7)mmoFL],入院时射血分数(EF)〈40%比例高[44.8%(26/58)比21.2%(109,5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NSTEMI组RBBB患者心肌酶峰值和EF〈40%比例与NBBB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95.5±78.0)mmol/L比(171.4±95.9)mmol/L,22.7%(5,22)比19.5%(31/159),P〉0.05]。NSTEMI组及STEMI组RBBB患者入院48h内接受急诊再灌注、氯吡格雷、B受体阻滞剂治疗的比例明显低于NBBB患者[NSTEMI组:13.6%(3/22)比42.8%(68/159)、27.3%(6/22)比61.0%(97/159)、31.8%(7/22)比57.9%(92/159);NSTEMI组:39.7%(23,58)比63.9%(328/513)、58.6%(34/58)比82.1%(421,513)、50.0%(29,58)比74.5%(382/5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STEMI组,RBBB是该组患者院内[20.7%(12/58)比6.8%(35/513),OR=1.566,95%CI1.320~1.741,P=0.008]及院外1年病死率[15.5%(9/58)比6.6%(34/513),OR=1.475,95%CI1.224~2.006,P=0.021]升高的独立预测因素。但在NSTEMI组中,RBBB不是院�
安国辉刘淑云郝立艾孔令军宗文仓刘丽霞曹庆艳赵茹
关键词: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右束支阻滞临床预后
阿托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治疗对择期PCI术后患者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李曦铭丛洪良马洪俊李建张迎怡胡越成李作成金冬霞肖建勇赵茹
血小板减少症伴肺栓塞患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1例报道被引量:4
2014年
1病例资料 患者男,52岁,主因突发心前区疼痛5h,于2014年4月26日就诊于天津市胸科医院。患者于入院前5h无明显诱因突发心前区疼痛,放射至肩背部,伴出汗,无恶心、呕吐,无头晕、头痛,无黑矇及晕厥,症状持续不缓解,进行性加重,入院时心电图(图1):窦性心律,前壁、侧壁导联ST段抬高。
杨寿娟刘寅赵茹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肺栓塞血小板减少症易栓症
房室传导正常的病窦综合征患者心房或心室起搏的长期随访
2002年
评价长期心房或心室起搏对病窦综合征 (SSS)患者心功能及房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对 1 1 8例SSS伴房室传导正常的患者 (AAI组 56例、VVI组 62例 )进行随访。随访 40 .8± 2 .3个月 ,VVI组 62例中 1 9例NYHA分级增加 ,而AAI组 56例中 4例NYHA分级增加 (P <0 .0 5)。左室射血分数VVI组明显下降 (从 0 .491± 0 .0 4 1至 0 .451± 0 .0 4 3 ,P <0 .0 5) ,而AAI组则增加 (从 0 .482± 0 .0 75增至 0 .535± 0 .0 59,P <0 .0 5)。左房内径VVI组明显增加 (从 33± 6增至 40± 6mm ,P <0 .0 5) ,AAI组从 34± 7增至 36± 6(P >0 .0 5)。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VVI组明显增加 (从 35 .5 %增至 45 .2 % ,P <0 .0 5) ,AAI组减少 (从 2 6 .8%降至 0 % ,P <0 .0 1 )。结论 :心房起搏对SSS患者是一安全、可靠的起搏方式 ,可减少房性心律失常的发作 。
赵茹路雅茹田青平吴建国
关键词:病窦综合征生理性心脏起搏
B型钠尿肽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介入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
2010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血运重建后,B型钠尿肽(BNP)水平的变化及其对患者2年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首次ST段抬高AMI住院患者114例,测定入选时,入院后第1、7天的血浆BNP水平,根据发病6 h内梗死相关血管(IRA)开通情况分为:开通组69例和未开通组45例,入院后7 d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出院后随访2年,记录其临床事件。结果开通组与未开通组血浆BNP水平在入院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开通组血浆BNP水平在第1、7天较开通组明显升高(P<0.01)。多元COX回归分析显示,Killip分级、入院第1天BNP经自然对数转换后的数值及发病6 h内IRA状态是AMI后2年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P<0.05,P<0.01)。ROC曲线显示,第1天的血浆BNP能够预测AMI后2年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其分界值332 ng/L时的敏感性为76.9%,特异性为73.3%。结论血浆BNP水平是AMI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BNP的动态变化支持早期开通IRA在改善近、远期预后方面的重要性。
赵茹徐丽娜孙根义刘寅王林
关键词:心肌梗死预后
B型利钠肽检测在鉴别心原性和肺原性呼吸困难中的价值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探讨血浆B型利钠肽(BNP)水平在鉴别慢性心力衰竭(心衰)和肺原性疾病导致呼吸困难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30例因呼吸困难收入急诊室的患者,床旁测试BNP值,最后由两名事前不知道BNP测试结果,各自独立的心内科医师判断这些患者是否患有慢性心衰。结果:慢性心衰患者(n=136)的血浆BNP水平为(996.3±78.2)pg/ml,明显高于最后诊断为肺部疾病的患者(n= 76),其BNP值为(70.8±21.4)pg/ml(P<0.01),有左心室功能不全但呼吸困难最终确定并非心脏原因引起的患者(n= 18),BNP值为(162.5±41.7)pg/ml。用100 pg/ml作为BNP界值时,其诊断的准确性为91%,多变量分析表明,在预测慢性心衰的各变量中BNP测定比其他的变量更具独立和重要的诊断价值。结论:血浆BNP水平有助于区分呼吸困难是否为慢性心衰或肺部疾病。
赵茹杨丽张敬霞孙根义刘玉洁董军陈刚萧健勇张颖
关键词:心力衰竭B型利钠肽
变异型心绞痛发作所致心律失常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被引量:1
2004年
赵茹孙根义刘玉洁陈刚肖健勇张颖杨丽
关键词:变异型心绞痛发作心律失常冠状动脉病变冠状动脉疾病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