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志伟 作品数:18 被引量:81 H指数:6 供职机构: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新疆医科大学科研创新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理学 更多>>
不同组织分化类型与临床分期直肠癌的ADC值研究 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DC)在不同组织分化类型与临床分期直肠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的73例直肠癌患者的扩散加权成像(DWI)资料,测量其ADC值。根据术后病理组织分化类型分为6组:高分化(n=11)、高中分化(n=8)、中分化(n=29)、中低分化(n=7)、低分化(n=5)、黏液腺癌(n=13);根据TNM将临床分期分为4期:Ⅰ(n=13)、Ⅱ(n=16)、Ⅲ(n=34)、Ⅳ(n=10),对不同组织分化及临床分期直肠癌ADC值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不同组织分化类型直肠癌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0.993,P=0.000),组间ADC值两两比较:黏液腺癌与其余各组、高与中低、高与低、高中与中低、高中与低、中与低分化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与高中、高与中、高中与中、中与中低、中低与低分化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黏液腺癌ADC值最高(1480.05±236.05)×10^(-3)mm^2/s,其余各组随着肿瘤分化程度的减低,ADC值有逐渐减低的趋势。不同临床分期直肠癌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5.695,P=0.127)。结论直肠癌ADC值可以作为判断肿瘤不同组织分化类型的生物影像指标,但对不同临床分期的判断无帮助。 朱丽娜 颜社平 卢喜 张峤 赵志伟 明洁 杨爱梅 刘艳关键词:直肠癌 表观扩散系数 3T磁共振T_1灌注参数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评估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3T磁共振T1灌注成像相关参数对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术前行新辅助化疗方案(NAC)的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化疗前,化疗中(第2疗程后)、化疗后的3T磁共振T1灌注成像,并进行3T磁共振T1灌注定量参数:容量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e)及半定量参数:达峰时间(PeakT)、增强最大斜率(Mxslp)、对比剂浓度增强率(CER)的对比分析。结果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过程中有效组患者化疗中及化疗后T1灌注定量参数Ktrans、Kep均低于化疗前,且化疗后Ktrans、Kep均低于化疗中(P<0.05)。有效组患者化疗中及化疗后T1灌注半定量参数PeakT高于化疗前,且化疗后PeakT均高于化疗中(P<0.05)。结论 3T磁共振T1灌注成像在监测乳腺癌治疗疗效方面具有可行性,定量参数Ktrans、Kep及半定量参数PeakT可用于评估乳腺癌辅助化疗的疗效,为临床上化疗疗效的评估提供了一种真实客观的检查方法。 赵志伟 董占飞 刘艳关键词: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化疗疗效 3.0T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与直肠癌组织分化程度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利用3.0T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DCE-MR),探讨直肠癌患者容量转移常数(volume transfer constant,Ktrans)、速率常数(rate constant,Kep)以及细胞外血管外间隙容积比(extra-vascular extra-cellular space fractional volume,Ve)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的关系。材料与方法:根据术后病理,56例直肠癌患者分为高、中、低分化组,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Ktrans、Kep、Ve值。结果:高、中、低分化组的Ktrans值分别为0.154±0.009/min、0.210±0.027/min、0.365±0.021/min;Kep值分别为0.469±0.008/min、0.528±0.080/min、0.637±0.006/min;Ve值分别为0.739±0.006、0.841±0.070、0.923±0.105,高、中、低分化组间Ktrans、Kep、Ve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DCE-MR定量参数Ktrans、Kep、Ve值可提供肿瘤微循环信息,并且能够无创性预测直肠癌的恶性程度。 朱丽娜 张曦 颜社平 刘艳 黎星 赵志伟 明洁 王慧丽 杨爱梅关键词:直肠癌 医学影像专业课程与教学内容优化分析 被引量:2 2020年 随着我国当前医学教学改革推进,临床医学教学研究中对于学生教学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影像专业教学为例,在现有专业教学培养中,影像专业教学培养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局限于理论教学,更加注重的是对实践教学培养工作的转换和调整。因而以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优化改进为主的医学影像学专业教学实施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所以本文将着重分析医学影像专业课程与教学内容优化实施策略和效果,力图在本文研究帮助下,能够为医学影像专业课程与教学内容优化提供帮助。 赵志伟 闫霜关键词:医学影像专业 课程教学 建立医学影像病例资料库 推动影像教学改革 被引量:2 2013年 利用PACS系统,建立包含临床资料的影像病例资料库,并与PBL、CBL等教学手段充分整合,推动以病例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而推动整体医学影像诊断及教学水平的进步。 朱丽娜 刘艳 黎星 赵志伟 明洁 杨爱梅关键词:教学改革 高分辨MRI评估直肠癌术前分期及环周切缘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1 2022年 目的 HR-MRI在评估直肠癌术前分期及环周切缘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5至2021就诊于我院并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患者140例,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直肠癌,且术前均行直肠高分辨率MRI检查。H R-MRI评估直肠癌T、N分期、CRM受累情况与术后病理结果 证实的T、N分期、CRIM受累情况的一致性采用Kappa检验,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评价MRI在诊断直肠癌术前T、N分期和CRM中的准确性。结果 MRI评估直肠癌T分期与病理T分期的一致性良好(Kappa值为0.79)、直肠癌N分期MRI评价与病理N分期一致性一般(Kappa值为0.621)、CRM受累情况MRI评价与病理结果 一致性良好(Kappa值为0.71),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RI评估直肠癌T分期总体准确率为87.9%(123/140)、N分期总体准确率为76.4%(107/140)、CRM受累总体准确率为90.0%(126/140)。结论 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及环周切缘受侵情况可以在HR-MR上得以清晰显示,这些结构的受侵情况对指导临床精准医疗有重要意义。 王林 汪志强 肖兰 敬文波 赵志伟 王玲关键词:直肠癌 环周切缘 MRI 3T磁共振T_1灌注成像在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3T磁共振T_1灌注成像在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早期发现乳腺恶性病变提供参考。方法连续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101例乳腺肿瘤患者行磁共振常规检查和T_1灌注成像的相关临床资料。根据2012年WHO乳腺肿瘤分类标准分别纳入良性病变组及恶性病变组,同时选取患者正常对侧乳腺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三组乳腺腺体3T磁共振T_1灌注成像参数容量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_(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_e)。结果良性病变与恶性病变组K^(trans)均高于对照组,且恶性病变组K^(trans)高于良性病变组(P<0.05);恶性病变组K_(ep)高于良性病变组及对照组(P<0.05);良性病变组与恶性病变组V_e均高于对照组(P<0.05)。诊断效能评估结果显示,K^(trans)的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高于K_(ep)和V_e,K_(ep)的灵敏度及阴性预测值高于K^(trans)和V_e。结论 3T磁共振T_1灌注成像参数K^(trans)、K_(ep)在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中具有可行性,为反映乳腺良恶性病变血管灌注的差异及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提供了客观的参考数据,并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赵志伟 董占飞 刘艳关键词:乳腺病变 3T磁共振 3.0T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及扩散加权成像在绒毛状腺瘤和直肠癌鉴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评价3.0T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及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在绒毛状腺瘤和直肠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经病理证实的10例绒毛状瘤患者和30例直肠癌患者作为实验组,选取14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3.0T DCE-MRI及DWI检查。比较两组容积转运常数(Volume transfer constant,K^(trans))、速率常数(Rate constant,K_ep)、容积百分数(Volume per unit tissue volume,V_e)及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并分析ADC值对绒毛状腺瘤与直肠癌的诊断效能。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的K^(trans)、K_ep、V_e及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ADC<0.905×10^(-3)mm^2/s为鉴别直肠癌与绒毛状腺瘤的界值,其敏感性为84.6%,特异性为87.5%。结论 K^(trans)、K_ep、V_e及ADC值对绒毛状腺瘤和直肠癌的鉴别诊断具有参考价值。 刘艳 朱丽娜 杨爱梅 何鑫 赵志伟 明洁 王慧丽关键词:扩散加权成像 绒毛状腺瘤 直肠癌 ^(99m)TcN-NOET显像SPECT/CT检查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颈部淋巴结转移判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99mTc N-NOET显像SPECT/CT检查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判断价值。方法接受甲状腺切除术和131I治疗的DTC患者28例,所有患者诊断性131I全身显像(Dx-WBS)阴性、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阳性,且B超检查发现疑似颈部淋巴结转移。对28例进行99mTc N-NOET SPECT/CT早期、延迟显像。利用ROI技术在病变部位勾画感兴趣区ROI1,取对侧相同面积部位标记为ROI2,以ROI1/ROI2计算病变部位与正常组织摄取比值(T/N)。将SPECT/CT检查结果与颈部淋巴结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28例(52个病灶)经病理检查证实颈部淋巴结转移21例(39个病灶),良性病变7例(13个病灶)。99mTc N-NOET显像提示转移灶17例(30个病灶)、良性病变4例(9个病灶)。99mTc N-NOET显像SPECT/CT检查判断D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灵敏性76.92%,特异性61.54%,准确性73.08%,假阳性率38.46%,假阴性率23.08%,阳性似然比2.00,阴性似然比0.38。7例病理诊断为颈部淋巴结良性病变者T/N,低于21例病理诊断为颈部淋巴结转移者(P<0.01)。结论99mTc N-NOET显像SPECT/CT检查判断DTC患者术后颈部淋巴结转移效能较好,尤其适合Dx-WBS阴性、Tg阳性、B超检查疑似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 董占飞 赵志伟 赵艳萍 肖雄 夏露花 熊正龙 王新华关键词:放射性核素显像 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 分化型甲状腺癌 3.0T磁共振定量动态增强扫描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研究 被引量:3 2015年 为探讨3.0T MRI动态对比增强定量参数鉴别乳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文章使用3.0T MRI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扫描,对48例乳腺肿瘤患者分别测量定量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速率常数(K_ep)、容量转移常数(K_trans)和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_e)。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乳腺恶性病变与良性病变的组间差异,绘制受试者特性曲线(ROC)分析良恶性病变的组间差异。结果显示,乳腺恶性病变K_trans和K_ep的值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V_e值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说明,3.0T MRI动态对比增强定量血流动力学参数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及评价更为客观和准确。 杨爱梅 明洁 赵志伟 刘艳关键词:乳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