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康杰
- 作品数:22 被引量:166H指数:8
- 供职机构:山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年山西省研究生优秀创新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历史地理更多>>
- 矿区生态环境治理与农民利益保护——以山西平朔矿区为例被引量:3
- 2013年
- 本文以山西平朔矿区为例,对矿区生态环境难题破解机制进行研究。平朔矿区在煤炭开发中实现了生态环境治理与农民利益保护的统一,平朔矿区制定复垦规划对农民进行补偿,通过边开发边治理改善了生态环境,发展生态产业促进了农民就业增收,形成了"以煤补农"的平朔模式。平朔矿区通过土地使用制度、补偿协议、企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产学研合作制度等方面的创新,促进了政府、企业、农民、科研机构多中心合作治理机制的形成,这对于我国其他矿区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 赵康杰
- 关键词:农民利益
- 煤炭资源整合及其对山西经济发展的影响被引量:5
- 2010年
- 2009年,煤炭大省山西开展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煤炭资源整合,在社会各界产生了较强影响。文章在分析煤炭资源整合产生根源的基础上,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分析了整合对煤炭产业组织变化的积极影响,也概括了整合带来的就业挤出、经济震荡与财富分配等负效应,文章最后认为整合从总体上看是有利的,整合也将产生示范效应。
- 赵康杰赵红梅
- 关键词:煤炭资源整合煤炭产业产业集中度
- “三重”开放、空间溢出与城乡收入差距被引量:5
- 2020年
- 文章从省域经济"三重"开放视角,分别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对经济开放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及内在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经济开放不仅能够显著缩小本地区城乡收入差距,而且能够通过空间溢出效应缩小邻近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城镇化和工业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均存在显著阶段性特征;基于泰尔指数的稳健性检验显示,FDI、劳动力流动以及私营经济发展均能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佐证了结论的可靠性。
- 赵康杰赵康杰景普秋
- 关键词:空间溢出效应城乡收入差距
- 资源型地区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创新研究
- “三农”(农业、农村、农民)和“四矿”(矿业、矿山、矿工、矿城)问题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亟待破解的突出难题,在资源型地区工业化过程中这两大问题相互交织,增添了难题解决的复杂性,矿产开发会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发展、农民增...
- 赵康杰
- 关键词:资源型地区农村经济包容性增长可持续发展
- 人力资本与资源型经济关系:文献评述及其对山西的启示被引量:8
- 2009年
- 本文首先对人力资本与资源型经济关系的相关文献进行评述,在总结实证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并对相关问题进行理论解释。接着本文以山西为例,考察了人力资本与山西资源型经济的关系,在山西,人力资本的挤出效应明显,人力资本的缺失导致山西经济增长方式粗放,提出要以人力资本积累促进山西经济转型。
- 韩淑芬赵康杰
- 关键词:人力资本资源型经济
- 矿产品价格冲击下的资源型区域经济增长波动研究——基于山西与全国的比较被引量:11
- 2014年
- 经济增长短期波动强烈是山西、内蒙古等资源型区域的典型特征,经济波动强烈对长期稳定发展会产生不利影响。在分析资源型区域经济增长强烈波动及其福利损失的基础上,着重从矿产品价格冲击的视角对资源型区域经济增长波动进行解释。通过山西与全国的比较发现,资源型省份山西经济增长波动强度高于全国,而且资源型区域经济增长波动造成了长期增长缓慢、消费需求不足而预防性储蓄过多、收入差距与失业问题突出等方面的福利损失。对于资源型区域经济增长波动强烈的原因,研究发现煤炭价格波动是导致资源型省份山西经济波动强烈的原因,煤炭价格波动通过价格直接效应、投资效应、资源依赖效应带来山西经济增长波动强烈。最后指出平抑资源型区域经济增长波动可以采取的措施:一是建立稳定基金制度调节矿产品成本构成,二是制定资源型区域"负面清单"明确投资领域,三是根源上要实现产业多元化摆脱资源依赖。
- 赵康杰景普秋
- 关键词:资源型区域资源诅咒经济波动价格冲击
- 资源型区域多维贫富差距及其治理——基于包容性增长视角被引量:3
- 2015年
- 扭转贫富差距拉大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贫富差距悬殊的资源型区域尤其值得关注。文章基于矿业收益分配使用的偏差性分析了资源型区域多维贫富差距的形成,矿业收益的波动在"荷兰病"效应下带来了行业贫富差距,矿业收益分配的耗散在贪婪效应下导致了"利益群体—普通民众"贫富差距,矿业收益误用中财富配置的空间效应导致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拉大,"资源诅咒"效应导致了资源型区域与非资源型区域的贫富差距。山西的煤炭开发历程也显示了资源型区域多维度贫富差距的存在。贫富差距的原因主要在于矿业开发主导的资源型经济缺乏包容性、普惠性,基于此,从包容性增长的视角提出了治理资源型区域贫富差距的思路:通过调节矿业繁荣缩小行业贫富差距,矿业收益共享治理"利益群体—普通民众"贫富差距,优化矿业收益使用的空间布局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破解"资源诅咒"提升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 赵康杰
- 关键词:贫富差距资源型区域
- 资源依赖、有效需求不足与企业科技创新挤出——基于全国省域层面的实证被引量:13
- 2014年
- 科技创新挤出是资源型区域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的主要障碍。本文从企业创新有效需求不足角度分析资源依赖对科技创新的挤出效应。在资源依赖的形成中资源企业受限于产品同质、资源高收益而缺乏创新动力和能力,制造业企业在要素流动作用下出现萎缩且有创新动力无能力,进而资源企业、制造业企业创新有效需求不足带来创新挤出。实证结果显示我国省域层面存在资源依赖对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创新挤出,发现我国资源型区域企业创新存在效率低下、规模报酬递减、劳动投入贡献低等问题。最后指出要从增强资源企业、制造业企业创新动力和能力入手,提升创新有效需求,实现科技创新内生化。
- 赵康杰景普秋
- 关键词:资源依赖挤出效应
- “一村一品”农业发展模式的形成与变迁——对晋南A村的案例分析
- 2012年
- "一村一品"是农业发展的一种有效模式,也是国家近年政策所鼓励的。文章利用案例对"一村一品"的形成与变迁进行分析。A村在"一村一品"形成中种植技术的演进具有路径依赖特征,村庄提供了"学习机制"实施的制度条件,规模化种植改变了农产品销售模式,也形成了农户与村集体相联系的组织形式;而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单个农户经营规模缓慢扩大,种植结构发生调整,A村建立了农业合作社。从发展绩效看,"一村一品"促进了农民增收,优化了要素配置,维护了农民利益,但也存在一些难题。
- 赵康杰
- 关键词:农业组织契约治理
- “以煤补农”与资源型县域农业发展——以山西乡宁模式为例被引量:6
- 2011年
- "以煤补农"是煤炭资源型区域破解"三农"问题的必然出路。本文对乡宁县以"一矿一业一事"为主的"以煤补农"模式进行案例研究:煤炭开发的制度失灵导致乡宁面临发展困境,矿农冲突频发,农民、煤企、政府都产生了新制度的需求,因而地方政策得以出台;乡土社会约束、政府的激励、自身转型动力、参与村庄治理,都促使煤企执行政策。政策实施保障了农业资本投入,促进了农业资源开发与结构优化,并建立了现代农业经营组织。最后指出了乡宁模式的局限性,未来"以煤补农"需要国家规范制度安排。
- 赵康杰
- 关键词:资源型县域